iGEM国际遗传工程大赛金奖获奖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Olivia,目前在天津一所国际学校就读12年级。今年的iGEM国际遗传工程大赛中,我担任了TestDaily-I-Beijing小队的总队长并成功获得金奖。通过这篇文章,我想与大家分享备赛经历与成长收获。

前期线上课程

我在10年级就通过学校老师了解到了iGEM,但当时并没有参加。今年4月份看到小马甲发了iGEM招募队员的信息,因为对课题很感兴趣,我便咨询参加了面试。通过面试后,TD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备赛资料,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手册、文献研究方法以及PS、Pr等软件的使用指南。

课程正式开始前TD很贴心地给我们安排了破冰以及先导课。破冰环节我们每个人做了自我介绍,并分组玩了“谁是卧底”的游戏,让我对队友以及老师们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先导课中老师给我们讲了比赛的形式、规则并对往年的一些优秀案例进行了分析,让我们了解到如何将科研理论转化为项目设计。

正式课程期间,我学习了实验设计、菌株培养与检测等核心技能,掌握了荧光定量PCR、限制性酶切等分子操作方法。同时,参与HP社会实践时,我设计了调研问卷并学会了如何分析数据。虽然前期上课的时候我还没有放暑假,每次上完课老师都会在群里发回放链接以及对课程内容的总结,也让我每次任务遇到问题就可以直接定位到相应的回放里去重新学习。

通过前期的文献学习和技能训练,我逐渐构建了对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全面理解。这些扎实的理论与技术储备,为后续实验操作和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线下集训

暑假期间,我们在上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线下集训。实验部分是整个集训的核心,我和队友们每天早出晚归,亲手完成了从DNA提取到胶体电泳的全过程。特别是菌株改造和荧光蛋白表达实验,不仅让我实践了课本知识,还让我体会到严谨操作的重要性。例如,在一次酶切实验中,配置缓冲液时的轻微误差都会导致结果失败,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中精确性和复查的重要。

除了实验,集训还包含了project promotion video的拍摄、Wiki设计头脑风暴以及生物公司参观等活动。在拍摄promotion video时,我学习了如何将复杂的科研内容简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尝试用PS制作动画来增强视频表现力。尽管当时对软件不熟悉,但通过不断练习以及团队帮助,最终完成了视频的制作。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我认识到科研不仅需要技能,还需要耐心和毅力。同时,通过与队友的密切合作,我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即使实验结束后,我们依然利用空闲时间一起探讨项目细节、分享生活趣事,这些回忆让我倍感珍惜。

巴黎答辩

10月,我们的团队前往巴黎参加Grand Jamboree,这是比赛的高潮也是最具挑战的部分。对于参与巴黎线下答辩的同学,TD为我们安排了答辩指导课,每个人都反复对项目进行讲解、接受指导老师的提问,以确保所有人都对项目足够地熟悉。

在巴黎的一周里,我们在Grand Jamboree的现场和其他参赛队伍进行项目讲解,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们进行live stage talk,每天回到酒店后坐在大堂里继续模拟答辩、完善稿件和ppt。答辩环节共有20分钟,其中包含5分钟的overview和15分钟的Q&A环节。

我和湿队队长合作负责overview,在五分钟内全面展示我们课题的背景、设计及成果。在练习中,我逐渐学会用逻辑清晰且学术严谨的方式讲解数据,这不仅是对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更让我对项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正式答辩时,面对评委提出的问题,我们运用之前积累的科研知识,从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等方面一一回答,获得了评委的认可。赛场上与其他团队的交流让我开阔了眼界,发现全球科研人员在治疗、能源、食品与营养等领域对合成生物学的创新应用,也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队长角色

在比赛过程中,我对“队长”这一角色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是个“喜欢揽活”的人,有时候即使任务已经分配给了别人,只要结果不如预期,我常常会选择亲自“接手重做”,这让我对成果有更多掌控感,但也因此承担了过多压力,甚至一度影响整体工作效率。这样的习惯让我陷入瓶颈,既拖慢进度,也让队友无法充分成长。

比赛中期,我逐渐意识到“信任队友”才是团队协作的关键环节。于是,我尝试改变做法:当发现队友完成的任务需要修改时,我不再直接重做,而是通过具体建议帮助他们改进。这种改变不仅让我的负担减轻了许多,也为团队带来了更多交流机会和共同成长的空间。

除了完成常规任务外,队长还要处理许多琐碎的“幕后”工作。从前期设计团队Logo到后期策划线下活动的海报、PPT制作,再到联系商家定制队服、统计经费开支,所有这些小事都需要一一落实。为提高效率,我创建了大量新文档,详细记录各项流程与需求。

比赛结束时,整合后的团队文件容量竟然高达4个G——这些文件承载的不仅是工作内容,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痕迹。尽管繁杂琐碎,这些任务锻炼了我的统筹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教会我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多个任务的高效分配。

iGEM美工群内沟通

在整个过程中团队PI老师一直是我们的坚实后盾。他定期召集我们三个队长开会,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与时间节点,并通过随时发消息跟进每项任务的进展。在某些困难时刻,PI老师的支持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剪辑promotion video时,我灵感枯竭、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

PI老师立刻拉上我和美工老师开了一小时的腾讯会议,逐帧讨论每个画面的素材与安排,让我重新找到方向。当晚我彻夜未眠,终于完成了整段视频的剪辑。尽管过程艰难,但看到成品时那种满足感让我深深明白坚持和支持的重要性。

PI老师统筹工作

iGEM带给我的收获已经远远超出了比赛本身。这不仅是一场科研挑战,也是一段成长的旅程。我学会了协调团队,信任队友,并在压力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我收获了宝贵的友情和无数值得珍藏的回忆。比赛结束了,但我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我将带着这些经验,迎接未来的每一场挑战。

最后预祝2025的iGEMer们都能收获好成绩,在生物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谢谢大家!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level物理考什么?CAIE和爱德思考试局考纲

下一篇

盘点美国七大生物专业名校的特色与优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