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开学,很多同学也开始准备美国的夏校申请了。我们打算从6个方面给各位同学和家长提供一些准备夏校的建议。
01美国夏校有什么类型?
1)竞赛型营地:
比较经典的就是罗斯数学营和斯坦福数学营,项目主要是包括讲座,指导研究和团队解决问题。研究的内容为纯数学,也就是仅仅研究数学本身而不涉及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属于无学分项目,申请相关专业的学术大牛可以尝试。
2)有主题营地:
理工科类的项目,比如MIT的RSI,SSP,以及宾大的工程项目。
偏文科类的以及综合跨学科的有:比如斯坦福的人文夏校项目,YYGS, 哈弗的2-3周的研究课题营地,都是非常不错的项目。讨论项目比较多,一般也是不含学分的,更多的是看参与过程和收获。
3)含学分项目:
比较知名的就是UC系统的营地,以及康奈尔,杜克等。比如UCberkley和LA,可以上到本科生的大一大二的课程,选择时间一般是本校学生选完之后才能选。一节课大概2-4个学分不等(加州学分有些不一样),课程结束后会有A-F的分数等级,也会有成绩单。
02为什么要参加美国夏校
中国高中生在高中阶段计划科研或者学术交流活动比较少,而美国大学又特别看重这些经历。另外,不同的学生感受度也是不一样的,除了学术上能力的提升,跟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沟通也是一个挑战和经历。
在文书里面,比如common的文书中有几个主题都可以结合这一段经历去描写。
2)填写活动方面:
美国的夏校可以算是一个科研经历,也可以算是跨文化交流的活动,丰富活动填写的diversity。
3)推荐信角度和公信力角度:
目前国内的背景提升项目鱼龙混杂,有些项目给钱就进,无法保证含金量以及推荐信质量。美国的夏校要经过筛选,大多数项目的含金量也是得以保证的,因此对于申请的助力相对比较大。
03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夏校?
这是一个好问题。确实,美国的夏校种类丰富,类型众多,学校选择也多,选择适合的夏校确实需要花一些心思。但是有一个基础是,我不建议托福不足90-100或者沟通能力不够的阶段的学生参加夏校,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会让夏校的收获甚微,显得“性价比不高”。
如果符合了以上要求,那我们来看看怎么选择。
如果准备较早,在高一阶段,可以考虑学分夏校,简单讲就是美国大学的授课,不用太多的互动以及发挥,提前体验美国的课堂,并且能收获一份成绩单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对于普高的学生来讲,学分课程也能从侧面进行说明学生适应国外课程的能力。
如果是高二,且已经对于自己想要申请的专业有了一定的想法,建议考虑主题型或者比赛型的夏校或者有些有跨学科知识的学分夏校。对专业有更多探索,一般来说小班讨论或者授课的比重高,能让自己的研究课题更加深入。
另外,在学校的选择上,也有一些讲究。有些学生和家长觉得想要去哪个学校就参加哪个学校的夏校,这并不一定。我之前跟芝加哥、JHU的招生官聊过这个话题,他们说明申请我们学校的本科不定需要申请我们的夏校,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夏校以及从这个夏校学到什么。
04夏校怎么度过才会更有意义?
1)跟同学之间,多去沟通。
比如我之前有个学生,她夏校的室友是个德国人还有一个越南人,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有趣的冲突和思考,都是文书素材。另外,还有对于专业想法的思考和拓展,同学之间也会有广泛的交流。
2)跟教授之间,多互动。
我之前有个学生参与了SIP的项目,是关于天体物理项目的,学生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也比较强,获得了教授的推荐信,用在申请中也是助力很多。
3)课余时间多去探索,体验不一样的文化活动。
比如去看篮球明星赛,橄榄球比赛,看一场百老汇演出,或者去看博物馆,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05夏校申请要求?
不同学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基本上请具备以下几点录取要求:
1)成绩单
2)推荐信:counselor+授课老师
3)托福:90-100
4)ESSAY(文书)
5)optional:SAT
06含金量高的夏校有哪些?
这要结合分析学生的条件之后决定,夏校是否能发挥作用,主要看跟申请人的匹配(内容,时间,申请方向)。也有有一些含金量高的线上夏校项目对于还在焦头烂额准备分数的同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人文社科类的有:斯坦福人文社科营, TASS, YYGS,以及一些藤校提供的学分课程等等。
理工科的有:SSP,ROSS数学营,RSI等等。
受制于篇幅问题,具体情况也非常欢迎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