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Sharon,现在正在深圳一所国际学校G12就读。目前托福是115,之后计划还会考,因为刚好报多了一场…当初决定参加John Locke是因为我未来大学专业方向是社会学和政治科学,所以选择了竞赛的Politics板块作为个人背景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
在这次竞赛中获得了High Distinction Award, 很感谢机构和我的芝大男神Christopher的悉心栽培和帮助!
在参加John Locke之前,因为我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个人DIY项目(例如慈善,微电影拍摄等等),在学术竞赛方面还是有点匮乏,所以在四月初的时候决定参加John Locke竞赛并联系了Tes机构aily。
我特别喜欢机构给我分配的指导老师Christopher,人很nice并且非常有耐心,基本上所有问题都会及时回复并进行解答。Chris老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的历史专业(我的Dream school!)。我们课下也会时常闲聊,讨论我的大学申请,以及专业选择和个人发展的建议。
选题阶段
因为我本身大学申请的专业就是社会学和政治科学,并且暑假期间参加了Uchicago的对比政治的学分夏校,所以我在学科方面马上就确定了Politics。
在选题上我也没过多的犹豫,果断选择了Q3,主要出于以下综合考虑: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并没有在有竞选机制的国家里生活过,所以很难针对Q1进行深度的评估和讨论;反之,Q2对于我来说问题指向型过于明显,常常存在“潜在答案”,这对于我的批判思维以及论文的原创性并不会有正面影响。
以上是今年JL的Politics Questions虽然我自己在选题方面非常清晰,但机构这边还是非常给力的,对接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破题相关的材料以供参考,保证在选题和构思这种前期准备阶段可以万无一失。
以上是机构提供的破题材料除了选题以外,在报名方面也有详细的指引,跟着老师发的Pdf一步一步报名就可以避免出现技术上的报名问题。
当时我在报名的时候是出现过技术问题的(主要是邮箱地址的问题),但在和老师沟通后也成功解决了。
前期准备
正式开始上课后,Christopher老师和我在论文大纲上花了很多心思。我原先是打算以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将中国和其邻国的政治腐败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但是在和老师的反复讨论以及题眼分析后,我们最终推翻了这版大纲,选择了另外将大陆和台湾进行比较。
因为两地情况更贴合于题目的问题,即虽然两地在种族,文化,以及历史上都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但在国际政治腐败指标上却大相径庭。因此,我的论文针对这个现象提出差异性问题,旨在分析并解释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在彻底确认大纲后,我就进入了文献检索的阶段。由于我还是高中生,还没有Jstor等文献平台的账号,起初我还担心面临文献不够的窘况。
但好在机构提供了Jstor以及其他相关平台的账号,因此英语世界的文献是完全充足可靠的。
以上是机构提供的文献数据库账号尽管如此,为了最大化论文的客观性,即提高文献的多元性以及多面性,我还是想引用一些来自于中国台湾学者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报告。但是中文世界的数据库在这方面是极为有限的。面对这个问题,Christopher老师也想办法找到了中国台湾数据库的账号,让我最终可以多方面多维度对于我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并且,在文献选择上,也不是我一股脑地乱选,老师也会提供给我一些相关文献,保证我所引用的材料在我的论文中具有足够的相关性,逻辑性,和客观性。同时,面临海量的文献,老师也会对于文献的“扫描式阅读”进行指导,帮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有效浏览文献并进行引用。
例如,老师会建议我先通过阅读oxford bibliography中对于Political corruption的讨论以及相关对比政治的研究方法,以其中的内容为例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这样可以避免初期研究缺乏方向以及思维混乱。
以上是Christopher提供的文献
中期写作
开始进行主体段论的写作后,除了每周一次的课时,我和老师私下会通过微信频繁沟通答疑解决一些写作时碰到的问题。
以上是Christopher平时在微信上的实时指导Christopher平时很少直接帮我上手修改,主要都是我自己动手写,然后他帮忙修改句间以及段落逻辑。我觉得这是很好的,除了参赛本身,作为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这也是很宝贵重要的学习经验。
后期收尾
整体论文写完后,我和Christopher从头到尾检查了非常多遍段落逻辑,确保每个部分的讨论都是逻辑完备且证据充足的。
在这个阶段,我已经非常紧张了,经常写着写着就开始大脑发乱哈哈,多亏老师及时给我掰回正道。如下图:
在写作初期和中期,其实老师是很少进行字数以及语言上的调整和润色的。但是在后期收尾阶段,老师会在这个方面用更多心思,我和Christopher在语气上也修饰了很多遍,保证作者的tone不会存在任何的偏见,确认论文的客观性。
并且在引用文献方面,由于部分材料来源于90年代的报纸或者来自于互联网,我对于这些类型的材料引用还非常生疏,Christopher在这方面给予了非常耐心的指导。如下:
最终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以及收尾中,我成功提交邮件啦!最后附上男神Christopher的赛前祝福:
Christopher老师眼中的Sharon
与Sharon的合作是一次愉快的经历。鉴于她对于政治学主题的兴趣,我们都认为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得以用学术的方式对自己感兴趣并感到有义务参与讨论的经验世界的问题表达并论证观点——无疑,Sharon在两方面都成功了。Sharon有着一定的学术训练并在一开始就对自己想写的主题有清晰的倾向,所以我们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选题和学术规范上。
我们选择的题目是“什么造成了你的国家与其最近的邻国/地区在政治腐败程度上的差异?”,那么初期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在“最近”与“差异”这一组近似对立的关系上做文章。
换言之,如果我们认为“最近”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可以是一个文化、政治、人口概念,那么,多重意义上的“最近”为何没有导致腐败程度上的“相近”却导向了“差异”呢?
Sharon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把握:她选择了可能是最适合的比较对象并在导论段对这个题目中隐含的关键信息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在合作的过程中,Sharon总是对自己的主题有着很好的把握。在课上她经常发起有见地的讨论,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政治科学中的定义与材料使用问题;在课下她总是按时甚至提前找到所需要的原始材料并完成写作任务。她文章的结构清晰,论证规范,语言流畅,条分缕析地论证了她的观点。
同时,这一切都离不开机构提供的课上课下交流平台以及课程老师尽职的工作。我祝愿Sharon能够去往她最理想的学校就读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