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哲学奥林匹克大赛(IPO),在竞赛圈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国际竞赛舞台专门针对哲学的竞赛不多,IPO又是目前全球13类International Science Olympiad 之一,代表该领域的顶级含金量。所以 IPO 一直在国际奥赛赛道当中鲜为人知但独领风骚。如果具有 IPO 的参赛经历或获得了奖项,在美本申请的招生官眼中当然也是个完全不能忽视的巨大加分项!
2025年,第33届国际哲学奥林匹克大赛(IPO2025)中国选拔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组织承办,最终仅会选出2位独占鳌头的中国队队员前往意大利里巴继续角逐全球站。
中国选拔赛的开始时间已经确定为2025年2月25日!时间不等人,如果要参加角逐,现在已经非常紧迫了!
IPO 哲学奥林匹克竞赛
International PhilosophyOlympiad
IPO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联合主办,目标是培养中学生对哲学的兴趣,促进创造性思考,推进对文化和社会生活做哲学反思等。
IPO第一届始于1993年,一年举行一次,是目前全球13类International Science Olympiad之一,也是面向全世界高中生最高水平的国际性学科赛事之一。
它是所有奥赛中最烧脑的比赛之一,也是中国人参赛最少的奥赛,迄今为止不到十人。
参与人数比较少的原因是,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哲学涉猎几乎是没有的,虽然哲学奥赛有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
另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要学习西方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也是需要极高的英语水平才可以达到的。而且,IPO要求参赛者从4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在4小时内以英文、法文、德文或西班牙文作论文(Esaay)一篇,所选语言不能是母语,无形中又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但IPO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不但备受名校认可,还可以锻炼学术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以及获得赛中获取全球性的学术资源,有机会与国际知名导师面对面沟通,提升学术人脉!
中国赛区参赛你需要知道
中国赛区今年将在2025年2月25日开始选拔,如果你想参加,你需要知道这些关键信息(以2024年的赛事情况为参考):
1.参赛形式:此次“奥哲中国赛”的选拔方式基本上完全模仿国际赛。参赛学生必须从四道题目中选择一题作为主题,使用英语、法语、德语或西班⽛语,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一篇哲学论文。
2.奖项设置: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八位专家学者组成评委团。经过严格细致的多轮评分,最终12名参赛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3.时间设置:中国区报名时间(截止):2025年2月16日中国区比赛时间:2025年2月25日
国际哲学奥林匹克大赛中国首金
的经验分享
2024年5月,来自上海的高中生徐子扬,在于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32届国际哲学奥林匹克大赛上摘得金牌。这是中国历史上在这个赛事第一次取得金牌。
拿到第一个 IPO 金奖的中国高中生徐子扬
上海新民晚报在去年他获奖之后第一时间去采访了徐子扬以及中国参赛团队,老师专门找到了这篇充满干货的报道,帮助大家整理一些 IPO 获奖的珍贵经验:
第一个问题,IPO到底考什么?
答曰:包罗万象!中国领队、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璇说:“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既写入了 IPO 的宗旨与目标中,还体现在大赛形式与内容中。”
最近几年,中国哲学越来越频繁地作为考题出现。比如,2022年的考题出自《道德经》“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孔子思想格外受到偏爱,至少出现过3次以上。
2024的四道题目分别来自四本著作:
摩西·迈蒙尼德的《迷途指津》(1190年)
弗朗西斯科·德·维托里亚的《论战争法》(1539年)
塞拉·本哈比的《他人的权利:外国人、居民和公民》(2004年)
凯特·克劳福德的《人工智能图谱:权力、政治和人工智能的地球成本》(2021年)
第二个问题,徐子扬是如何针对题目作答的?
在4个题目当中,徐子扬选择了最后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客观、通用或中立的计算机技术,不需要通过人类指导就能做出决定。它的系统嵌入在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世界中……” 根据书中段落,参赛者需要围绕AI在人类社会中应用的科学哲学与伦理学交叉的问题展开思考。
对于修读国际文凭组织IB课程的徐子杨来说,平日里英语写作的机会要多一些。所以他选择用英语来作答,在规定时间内,他大约书写了3800字。
值得注意的是,“奥哲”考试文章长短并非关键,堆砌辞藻不仅不能加分,还会被扣分。主题的相关性、对主题的哲学理解、论证的说服力度、融惯性以及原创性是五大评分标准。
由文本出发,徐子杨论点是:AI不应该为它所做的一些突破社会规定的事情负责。“我是想要追求创新性的,写作前花了很多时间去优化框架结构,写作完成后还反复检查与打磨。”他先套用了康德伦理学的框架,阐释了AI如何做决定,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有关自由意志经验的三个层面的讨论,认为AI做决定的时候并没有自由意志。
“为什么即使AI作为一个没有意志的工具,人类还是会怪罪它?我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平等和不理性,需要有一个发泄对象,于是便把情绪发泄给了AI。” 徐子杨介绍,他的文章是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了逻辑上的闭环。那么,如此高规格高含金量的竞赛,应该如何备赛呢?同学们不用紧张,机构精心为大家准备了IPO竞赛特训营。
IPO竞赛特训营
导师介绍
L 导师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哲学专业硕士学位
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曾赴德国西根大学交换学习
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尼采哲学、艺术社会学和中西方美学比较,曾深入研究布迪厄艺术区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中国文化语境分析;L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在云南偏远地区支教,教授中文、音乐和体育课程,也曾担任AIESEC海外志愿者,在南京大学期间,担任文学社社长,组织过多次读书会和文化活动。
课程内容
Session1:讲解获奖论文2篇;
Session2:讲解获奖论文2篇;
Session3:讨论完善提纲;讲解如何展开文章,补充细节,说明观点。
Session4:对比自己文章和范文的差异性;针对学生完成的习作,和导师深入交流,帮助学生从全文内容、架构层面把控文章总体深度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