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语文学科理解 对知识进行情境化迁移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出现,如今的学科课程,强调学生由掌握学科事实转为学科理解。那么,什么是学科理解?如何实现学科理解?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科中心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陈家尧指出,要实现学科理解,需要基于学生主体,进行个性化建构,对知识进行情境化迁移,才能真正达成对语文学科的全局性理解。

文丨陈家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ID: renjiaoqikan)

“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教育知识观的根本转变:让各门学科课程由结果走向过程,让学生从掌握学科事实转向发展学科理解。学生富有个性特点并体现学科特性的学科理解或思维,才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

什么是学科理解,如何实现学科理解,是当下每一个学科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学科理解:内涵阐释

关于学科理解,学界有不同的表述。

有研究者认为:所谓学科理解,即运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认识并创造世界的过程。学科思维是人面临真实的学科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时能够“以学科专家的方式去思考”。

还有研究者认为:学生学科理解即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科本体知识为对象,在融入生活世界的学科实践中对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的意义建构,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过程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综合学界的表述,笔者认为,要实现学科理解有几个条件。

第一,掌握学科本体知识。

每个学科都有一些属于本学科的核心知识,即学科大观念学科大观念是从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它是对个别的事实和技能赋予意义,并使之联结起来的概念、主题、问题、观念。

掌握学科大观念是实现学科理解的前提条件。如散文的“有我”(散文是表达作者“我”对世界的感悟),掌握了这一知识,能有效提升散文的阅读能力。

第二,形成学科思维。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如学会“意象思维”把物象与情意有效融为一体,进行富有创意的文学表达,这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思维方式。

此外,各学科都在强调的“专家思维”,在语文学科表现为能借助语料、语篇建构文本意义,创生语文知识。形成学科思维,是实现学科理解的一个核心标志。

第三,具有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外宾来学校参观,要致欢迎辞,学生能基于这一特定情境,选择合适的内容、方式进行表达。

第四,理解学科的意义与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天下事都是语文事”,说话、看书、写文章乃至思维,都离不开语文,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语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

基于以上分析,学科理解可以作如下界定:学科理解是在掌握核心的学科本体知识、形成对学科的结构化意义建构的基础上,运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认识并创造世界的过程。最终,要达成对学科的全局性理解。

学科理解: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知识,知识是撬动核心素养的“阿基米德”支点。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教育变革,本质上是知识观的变革。要实现学科理解,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呢?这也就是来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斯宾塞之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我们试着来给这些最有价值的知识“画像”,以呈现它们的样态。

01、观念性知识

观念性知识是经过提炼的知识,是高层级的知识与其相对的是事实性知识。埃里克森和兰宁建构了一个知识的结构图(见图1)。

语文名师陈家尧:如何构建语文学科理解,对知识进行情境化迁移

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级,最下层的为“主题和事实”,中间层为“概念”,上层为“概括、原理和理论”。笔者所指的观念性知识就是概念、概括、原理等理论性知识这些知识是对事实的抽象,是对事实本质的揭示和精炼化的结果。

如《台阶》中的一段文字:“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学习这段文字,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知晓文字表达的是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向往,文中用的三个“摇”字,分别指树枝的摆动和父亲目光的移动,那么教学就仅传递了事实性知识,这种知识是“惰性知识”,无法迁移,价值极为有限。

观念性知识需要从事实中抽象出来,凝练为概念,即三个“摇”字(事实)运用了“拈连”(概念)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是把甲事物的语词运用到乙事物上去,能使语言生动新颖。这就是一种观念性知识,可以迁移运用了。学生据此能仿写出“我站在操场上,秋风吹呀吹,却吹不走我心中深深的惆怅”类似的句子来。

02、框架性知识

框架性知识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知识,与其相对的是次要知识、边缘知识。框架性知识属于“大知识”“核心知识”。

正如要真正明晰一个城市的交通,就需要把握这个城市道路的几横几纵,了解几个地标性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城市交通的大的框架概念一样,要实现学科理解,也要建立这样一个类似“地图”的框架性的“知识图谱”,这就是学科结构。

如布鲁纳所说,无论教授哪门学科,在没有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前,学生不可能真正学会一门学科。框架性知识是学科的基础、核心,其作用有如一幢大厦的承重柱和圈梁。

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在有限的时间,就是要教给学生这样一些“少而重要”的核心知识。语文学科中,哪些知识属于框架性知识呢?笔者认为,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文化思想、关于文本特质的体式知识、能够广泛迁移的阅读策略和表达技巧,都属于语文学科的框架性知识。

体式知识如散文的“有我”、小说情节的范式等;

阅读策略如“整体把握作品”“基于语境推断意义”等;

表达技巧和观念如叙事的波澜起伏、借景抒情、读者意识等。

框架性知识的呈现形态既可能是知识,也可能是观念。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框架性知识呢?

以《苏州园林》为例,看看下面三个问题,哪个问题能让学生获得框架性知识。  

(1)阅读《苏州园林》,说说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邀为一本苏州园林摄影集写的序文。文章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体现了序文的哪些特点?  

(3)表达一定要基于特定的情境。《苏州园林》与《中国石拱桥》分别介绍了苏州园林和石拱桥各自的特点,但基于不同的情境,《中国石拱桥》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而《苏州园林》则一个例子都没举,为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第一个问题“说说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指向的是文本事实,显然不属于语文的框架性知识。第二个问题指向“序文”的写作知识,但因应用范围小,称不上核心知识,所以也不属于语文学科的框架性知识。第三个问题指向的是一个语文学科的基本观念——表达一定要基于特定的情境。

这个观念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力(从情境来分析文本)和表达力(情境意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迁移性,因而属于框架性知识。这样的问题,就是威金斯等所说的学科教学的“基本问题”,其目标指向学科大观念和核心素养。

03、锚点性知识

锚点性知识是网络化、结构性的知识,与其相对的是碎片化、孤立化的知识。这里的锚点性知识,也可称作“枢纽性知识”,即通过这一个点的知识,锚定其他诸多知识,从而使原本零散的知识连成线、形成片、结成网,让知识与知识之间彼此联结,在联结中实现知识的增值,达到深层理解。

例如,单一理解“托物言志”,学生可能认为其无非就是通过对物的描绘来寄寓情志的一种手法。但如果将其作为锚点性知识,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见图2)。

语文名师陈家尧:如何构建语文学科理解,对知识进行情境化迁移

通过托物言志,将借景抒情、起兴、象征等知识联结起来,在比较与融通中,原本为一个小知识点的“托物言志”,格局一下子就变大了。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联结,促进学科理解。

学科理解:怎样获得这些知识

在课程与教学论中,除了前文提到的“斯宾塞之问”外,还有一个追问,即“怎样学习知识才有价值”。如果说前文所说的“学习什么知识”是关注结果,那么怎样学习知识就是关注过程。

学习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结果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来学习知识呢?

01、基于主体的“亲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过一个哲学术语“亲在”,意思是“存在者不断反躬自问自己的存在”。在此借用这一哲学名词,意在表明学习也是不断追问、反思的过程,即众多专家强调的“反思性学习”。

认知的过程要摆脱过多的普遍抽象的概念化知识和符号的传输,更多地让认知者“亲知”和“共情”具体的人、事、物。要让儿童经历知识的归纳、分析和概括等抽象的过程,赋予概念和原理生命与意义。

基于这一认知,语文教学要从文本事实出发,引导学生从事实中做分析、抽象、概括,让学生亲身经历困惑,尝试错误,经过艰辛探索之后,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没有学生的“亲在”,只是教师告知,学生是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只有学生在场,学习才可能真正发生。

如引导学生体悟不同散文的语言风格时,可以用刘湛秋《雨的四季》、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汪曾祺《昆明的雨》三篇文章中描写雨的片段,让学生来品味、比较,从而感受刘湛秋的清丽、余光中的典雅、汪曾祺的冲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以“亲在”的状态投入,体验也就深刻。

02、基于个性化的建构

基于个性化的建构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第二,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进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识记—掌握—建构。掌握与建构的区别在于:掌握是吸收现成的已有的知识,即接受“专家结论”;而建构是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的创生,即运用“专家思维”创造生成新的知识。

当前,学界有两种课程知识观:表征主义知识观与生成主义知识观。

表征主义知识观,将学科知识视为现成的、静态的、客观的、绝对的真理,学生的学习、认识仅是对学科知识的接收、肯定;

生成主义知识观,则将知识视为人类建构的结果,强调知识是动态的、建构的,依赖于学生的参与和社会性的沟通与对话。

在现代社会,正如杜威所说:“知识不再是稳定的固体,它已然液态化了。”知识是流动的、变化的、有条件的,学习知识的意义在于创生知识。

让学生在创造中成长,是现代教育必需的转型。

知识要经过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真正为我所用,否则就是生硬的、僵化的。正如尼采所讽刺的那样:现代人在自身体内装了一大堆无法消化的、不时撞到一起嘎嘎作响的知识石块。

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结合文本事实,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是“理解”的要旨。如学习《白杨礼赞》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来建构散文的结构范式,从而生成了“散文的五笔技法”——开头点一笔、荡开写一笔、重点描一笔、关联着一笔、结尾收一笔。

这种知识就是“专家结论”中所没有的,是学生建构创生的,是个性化的知识。其意义价值不仅在于学生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建构中学会了创造,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03、基于情境的迁移

要实现学科理解,还必须注重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迁移运用。强调迁移,就是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建立学科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即形成“语文智慧”。没有哪一种知识是绝对的真理,知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

在真实情境中的迁移应用,意在要求学生充分考虑真实情境中的复杂因素,灵活调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美国珀金斯等人按照任务的相似性区分了两种迁移:

当新任务与原任务相似时,称为“低通路迁移”;

当新任务与原任务不相似时,称为“高通路迁移”。

要实现学科理解,必须注重迁移,特别是高通路迁移。

如学习情节的范式——《变色龙》的摇摆范式、《驿路梨花》的洋葱范式、《孤独之旅》的台阶范式、《孔乙己》的场景范式之后,引导学生来探究并命名情节的各种范式,再让学生编写故事或写小小说,尝试选择运用适合的情节范式来表达,从而实现对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深度理解。

语文学习不是为了掌握一堆零碎的知识,而是要获得学科核心知识,形成学科结构;

是在多样化的语文实践中培育学科思维,理解学科特质,形成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的“智慧”;

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语文的价值与意义,增进对语文学科的情感。

通过这些,最终达成对语文学科的全局性理解。可以这样说,追求学科理解的教学就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促进学科理解,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人的应然追求。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华侨生联考的优势有哪些?

下一篇

美国本科生可直接申请博士 博士与硕士的区别概览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