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我们一节写作课的课堂笔记。希望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帮助。
姜萍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探讨这样一个热点事件时,我们需要区分三个概念:事实、证据与观点。
问题一:姜萍是否在数学竞赛中作弊?
这是一个讨论「事实」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是在给出自己的 Claim of Fact。
问题二:姜萍是否有义务自证清白?
这个问题的范围属于「伦理道德」,是一种 Claim of Value。
问题三:在这个事件中,选手和吃瓜群众是否有权利质疑高排位选手的成绩?
这同样是讨论「伦理道德」问题 (Claim of Value) 。
同样是讨论「伦理道德」,回答者给出的答案,将是两种不同的 Claim of Value。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看到了很多根本不是在争论同一个问题的人,聚在一起将事态推向新的高度。
认为姜萍作弊了的人,提供了一些证据:如过去数学考试成绩的不突出,以及达摩宣传视频中出现的公式错误。但是,这些只能被视为间接证据。
而要证实姜萍作弊,需要直接的证据,如“这个选手在参赛时提交了别人的答案”的视频录像。如果没有这样的铁证摆在面前,我们只能说“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个选手作弊了。”
认为姜萍作弊了的人还会说:“中专生怎么可能做出这么难的数学竞赛题?” 但请记住这是一个观点,而非证据。你不能用一个观点作为证据,去支持另外一个观点。
认为姜萍没有作弊的人会说:“承认别人优秀很难吗?”
这样的说法是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叫「修辞反问」。
使用修辞反问的人,并不想问问题,而是想借着提问,输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这个人认为的问题的答案)。这个修辞反问暗含的观点是“承认别人优秀不应该是件难事”。
同理,你不能把一个观点当成证据去论证另一个观点。
大家可能发现了,我们刚刚在做的事,是在分析别人说过的语言内容。
语言分析能力的要求,在不同体制学习的学生中都有体现,以 IB为例,要在 IB MYP 的 Language & Acquisition 这门课中拿到理想的分数,你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
而 IB MYP 的另一门英文课 Language & Literature 对于「分析能力」和「分析文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加明确,考察的就是先分析,再写作的分析文。
到了 IBDP 阶段,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在延续对于分析能力的要求的同时,在考试中也会有专门的 Paper 来考察分析文的写作能力。
写作课程介绍👇新 AWS学术写作课,即将启动
暑期即将全新启航的 AWS · 分析文课,课程通过选取相对容易理解,但包含修辞学的议论文,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和话题领域的议论文,进行精读和分析,理解修辞目的和修辞技巧。
同时,分模块练习分析文写作,让学生不仅能分析不同修辞目的,还可以写出高分分析文。课后,老师会针对当堂所学的分析目的和修辞技巧布置写作任务,并且一对一精批反馈,为国际高中分析文写作能力打下扎实基础。
一开始就直接写完整的文章,对本来就认为议论文很难的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即使完成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
所以,不妨从单独写文章的各个部分开始,练习每个段落相应的写作技巧。
在每一种不同的段落中,我们都加入了该段落对应的写作技巧和知识理论,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闭环感。
上完 7 节课的过程,就是写完一篇篇文章的过程。
并且,在课堂中,我们会进行 Comparative Case Study,复盘分析不同分数段的议论文他们的优缺点,以及如何运用我们所学的技巧,将低分议论文一步步修改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