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制内转到国际学校升学经历分享

本期访谈人物:CC

转眼间,又将迎来高考、中考季,寒窗苦读多年的莘莘学子们将要迎来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老师相信其中不乏一些同学,仍在迷茫自己未来的方向,高考体系 or 国际体系?接下来留学该去哪个国家、选择哪个学校、确定哪个专业等等。这些问题就连家长也很难一时做出抉择。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CC对自己过往经历的讲述,或许能给正在苦恼中的各位一些启发。

CC从初中开始便就读于杭州某私立中学国际班,高中又转战上海一知名国际高中学习 A-Level,之后前往英国杜伦大学继续本科学业。很小就脱离了国内教育体制的她,这一路走来,有很多心得和就读体验想分享给大家。

Part 01

我的留学之路,应该从初中开始说起......

初中的我对留学还没有什么概念。在父母的决策引导之下,选择就读了一所私立学校的国际班,并计划高中出国。

初中国际班的学习内容是将国内课程和国外课程相结合的,包含部分国内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会有国外初中的课程。每门科目都会由一名中教和一名外教两名老师负责,大部分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

起初我不太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我小学是在老家读的,除了学校里统一上的英语课,也没有额外的英语方面的培训,所以刚开始觉得很难融入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落后。

好在学校开放性的活动很多,比如看英文字幕的电影,读原版书籍,各国学生一起举办文化节、节日派对等等,这些活动从多方面引导我打开自己,也让我的英语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

除此之外,每一年的暑假,学校都会安排我们参加海外夏令营及交换项目,也让我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提升,其中包括独立克服初到异国他乡时在学习、生活、文化等方面会碰到的障碍等。

同时,在校期间能经常性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交换生,多元文化和语言的碰撞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让我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来多维度地了解西方社会,从而建立自信心。

Part 02

很快就到了要申请高中的阶段,因为觉得自己各方面都还不够独立,心智也不够成熟,于是决定高中继续留在国内,等大学的时候再出国。虽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留学的初心一直没有变。

初中的学校离家很近,虽然是寄宿学校,但家里人时不时就会来学校看望我,一到周末我也就回家了。正因为如此,那时候觉得离家太近,独立性还是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于是高中我转战了上海的一个国际学校。另外一个原因是,相比于杭州,上海的国际学校的选择也会更多一些。

我当时在选校的时候,参加了很多上海国际高中的宣讲会,经过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才作出的最终决定。至于国际课程的选择,其实如果能明确想去哪个国家留学的话,选择哪一个课程体系也就不是难事了。比如选择英国方向的话,A-level 就是英国的高中课程;如果选择美国方向,相对应的就是APIB课程。

至于我为什么会想去英国留学,而不是选择美国、澳洲等其他国家,主要是因为我自认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所以更被英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的英式教育所吸引。

高中的A-level课程可以分为 IGCSE,AS,A2 三个学年。我们在进入 IGCSE 的时候就会被给予自主选课权,除了一些必修课之外,自选课程包括心理学、经济学、进阶数学、美术与设计、政治、地理等等,而大家一般都会选择和大学意向专业相关的课程。

和高考一样,我们在进入大学之前也会经历关键性的考试,但这些考试不是只集中在短短的几天,而是分散在高中的各个阶段:

  • AS 阶段需要修读四门课程,并参加考试;

  • AS考试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成绩、兴趣)放弃其中一门课,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弃课。如果不弃课,可将其中一门课作为保底项(最后只需从四门课中挑选三门最优成绩用于最终申请);

  • 在A2阶段末参加最后的考试。

对于申请大学来说,IGCSE 阶段的成绩不是强制性要求的,但 AS 阶段的成绩是必需的。并且在 AS 阶段,任课老师们会根据你的 AS 考试成绩以及平时成绩给一个 A2 学年的预估分,这两个成绩会被用于申请大学的 conditional offer 。最后,如果你在 A2 阶段达到大学 conditional offer的成绩要求,便可换取最终的 unconditional offer。

Part 03

对于读 A-level 课程并选择留英的同学们,在这里我有一些经验之谈。

首先,每一年的 A-level 考试都特别特别重要,都要当成高考一样重视。我AS阶段的考试成绩其实没有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这门课考试出现了失误,最后只拿到了AAB的成绩。

虽然说A-level课程是有补考机制,大学招生办也会充分了解首考成绩及补考成绩,但补考成绩只能说是加分项,而不是决定性的。而且等到补考成绩出来,部分学校的申请截止时间已经过了,可能就会导致你和理想学校失之交臂。我最终拿到的 A-level 成绩是 A*AA,但因为 AS 阶段的成绩不够理想,失去了申请排名更靠前的学校的机会。这也算是高中时期对自己没有努力拼一把的小遗憾吧!

当然除了这一点点遗憾之外,在这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主要体现在自我能力的提升上。我们学校是个很“实在”的学校,当时的校区和住宿环境丝毫没有大家印象中国际学校该有的样子,完全可以用“老、破、小”来形容。

在进入高中的时候,我是懵懂的,带着对于一套未知课程体系的不确定性,对于专业选择的纠结,以及对于申请道路的迷茫,只身一人去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家人和熟悉的朋友陪伴在身边,道路上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对自我的突破和提升。虽然学校的硬件设施经常被我们百般嫌弃,但也并不影响它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丰富的课程设置,以及届届优秀的同学们,带领着我一起成长。

这一路走过来,其实优缺点都很明显。显而易见的优势是在于,我能在较早的阶段就接触到国外的学习模式、课程设置、外教资源等等,为最终的留学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使得我在刚留英时能很快地融入群体,没有语言障碍,也能很快地适应那边的学习和生活。另外,因为已经在国内修完了A-level课程,我在本科之前也不用再额外读一年左右的预科,更加顺畅地衔接到了英国大学的课程,节省了不少时间。

但与此同时,我的升学道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坚持单一目标且没有退路。初高中全程读国际班,意味着学习内容不受教于中考高考科目大纲,既不参加中考,也不参加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提早关闭了国内这条升学路径。

换句话说,如果中途想改变大方向,留在国内完成学业的话,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国内课程,转换成本非常大。记得当时初中就有个别同学中途转回中考路线,但因为时间紧迫,结果都不是特别理想。

所以作为过来人,我的建议是,如果没有很坚定要走留学这条路的话,还是不要过早就读国际班或者国际学校了;而对于那些留学想法坚定的同学,早点跨入国际教育体制的优势当然也非常显著的,对此我本人深有感触。

高中结束后,我比较顺利地拿到了英国杜伦大学的 offer 。在结束了国内 6 年的国际中学学习后,接下来便开启了我正式的本科留学生涯,那又将是一趟全新的旅程,一番全新的体验,一次全新的挑战......

老师结语:

对于国内教育体制,很多人的感觉是压迫感与紧迫感与日俱增。毕竟,以高考为标杆,标准化考试已经从一种单纯的考试变成了一种对优质资源的选择权。

这种选择权当然是握在每个学生和家长的手里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当原本是教育工具的考试演变为教育的主导者,让教育变成考试的工具后,学生与家长就不得不进行大量耗时的密集专业式技巧训练,以应对这一考试给予每位参与者提供的“自主选择”。更有甚者,随着教育优质资源的集中化,这样的技巧训练已经开始下沉到中考甚至小升初。

今时今日,老师还是想让大家回归“教育”的本源,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获得一张名校录取通知书、一份名企 offer,还是为了兴趣、为了理想发自内心地爱上做一件事?

我们的主人公CC大概是选择了后者。在后续的篇幅中,她还将继续分享自己在留学申请时的经历,选校定专业的权衡,留英期间的故事和感受,硕士阶段又为何选择重回国内就读的考量,敬请期待!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4年AP考试攻略:如何取消或隐藏AP成绩

下一篇

美国纽约州宣布史上最大“学费援助计划”!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