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挑战金奖战队专访!

2023年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挑战金奖战队专访!

课题介绍

核酸检测新原料研发

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即时检验),是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 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类新方法。近年来,核酸恒温检测技术为POCT开辟了新方向,使检测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更加快速、稳定的呈现结果。本项目拟合成潜在的硫修饰依赖型限制酶,并探究其结合和切割机制,最终将其作为重要组分应用于恒温核酸检测中。

战队介绍

NICKNAME:Natwork

Slogan:Better tool, earlier cure.

战队一共12位成员,均来自于上海领科

干队4位同学,湿队8位同学

队员回顾

姜同学(干队队长)

跨学科合作与个人能力的双重提升

我是干队的队长,主要负责组织采访、社会教育活动,撰写商业计划书,与湿队沟通等等。我之前其实对生化、基因编程这块了解较少,几乎是没有什么接触,但在这次竞赛后,不能说是专家,但对相关领域都至少有了大概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基础知识和前端资讯。

关于撰写商业计划书也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我甚至不敢想象我们一群高中生可以独立完成一份十几页的全英文商业计划书,但是在培训和努力之后我们竟然真的做到了!

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极大的工作量和对团队协作能力的高要求。在干队这边,我们需要做非常多的采访和活动,每一个采访都需要写提纲、笔记、逐字稿、概括、总结等等,还需要完成一份十几页的全英文商业计划书。从集训开始到最终答辩前每个人都非常辛苦,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再加上我们这次干队人特别少,常常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赶稿子。但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作为之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培训的高中生,我们竟然能独立完成这么多工作、组织这么多活动,并在最后拿到了金奖,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这实在是一次潜能无限的完美体现!!

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时间管理的能力,我其实是最大的受益者。这项竞赛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每一项都有明确的ddl,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去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不拖累全队的进度。之前我其实有一点拖延和网瘾,但在竞赛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自己的专注力提升了,也有了更强的个人管控能力,将时间合理安排并按照计划进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的效率。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对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对于干队而言,在管理能力和与陌生人的交流能力上也会有很大提升,因为采访和活动中常常需要去和陌生人采访、交流、进行科普宣传。同时,团队内的沟通协作上也会让我们得到很强的锻炼。

机构的指导老师非常专业也给到了很多的帮助,如帮忙修改商业计划书、解答疑问、进行队内协调等等。领队老师也非常高效,在集训中每天早上都会列一份todolist帮我们理清思路,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并检查最终成果。

从新手到金奖队长:iGEM的神奇之旅

之前有在网络上听说过iGEM这个比赛,今年机构来学校宣讲的时候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参加了讲座并了解到了iGEM的高含金量和参赛内容细节,我就选择参加了。我本身是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来锻炼实操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有一段可以写进文书的经历。iGEM的内容和分子生物学息息相关,这也是我未来想申请的专业之一,所以我顺理成章地参加了这次比赛。

我是湿队的队长,参与了大部分湿队的实验,同时负责部分wiki内容撰写和队员之间的协调沟通。实验日的很多操作比如酶切酶连、质粒提取。

酶标仪测浓度等等我之前虽然知道大概的原理,但都没有实际接触过。wiki的撰写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因为以往我很少主动对做过的实验做背景、流程、结果的详细分析,了解到了wiki page撰写的流程和结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天晚上回去的复盘以及和队友、教练针对难点的讨论。因为实验步骤涉及到很多新的分子生物学概念,从我们的产品的分子作用原理到实验中每步操作的意义和原理,教练都鼓励我们去搞清楚,她也会引导我们自己去网络上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其次我们答辩那一晚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虽然在知识层面已大致做好了准备,但是紧张的心情贯穿了一整个答辩流程甚至是开始前的几个小时。很幸运的是自己在答辩时比较快进入状态,用一种冷静的心态去快速思考和组织语言,虽然一些问题在结束后有想到更完美的表达,但是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参加湿队可以收获很多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知识和规范的生物实验方法。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申请相关专业的同学打好基础,以后在碰到类似的问题和操作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参加iGEM对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因为一个十几个人的庞大队伍要想要高效地运行,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良好的情绪状态以及与他人工作的协调,每个人都可以在十天的时间里或多或少摸索到团队合作的技巧。

后续参与iGEM竞赛的学弟学妹我的建议是要有把事情做好的心态和最基础的知识。如果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态来参加挑战,学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因为只要愿意挖掘,你会发现很多简单的实验步骤背后都有很有趣的原理和它存在的意义。所以在能听懂最基础的内容的情况下,多问为什么,争取把每个重要的细节都搞清楚,这样才能确保挑战结束的时候脑子里依然有东西留下来,不会有很大程度的遗忘。

我对机构老师的印象很好,尤其是我们湿队的教练唐老师。因为我理解问题比较慢,所以经常对一个问题会重复提问、纠结很多遍,但是唐老师一直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直到我完全搞清楚为止。包括后续的wiki撰写和模拟答辩,她都很仔细地分析我们产出的问题所在并且教我们如何去改正。唐老师真的特别特别负责,作为教练她真心希望我们可以在实验中有大的收获和进步。而且她对我们和干队的沟通也提出了很多的建议,使得我们整个团的合作效率得到提升。

蔡同学(Advisor)

两年iGEM之旅:挑战、成长与无尽可能

第一年参加IGEM时我刚读完G1,带着有限的知识量打比赛会感到集训的强度有一些大,我仅负责了湿队的实验内容,实验器材和流程对我来说较为陌生。这一次经历让我奠定了基因工程实验操作和原理的基础,因此到了第二年,我在实验部分上手更快了,同时在整个集训过程中更加的自信了,因此可以在进行湿队实验活动的同时辅助干队的工作,了解商科方面的一些知识。

虽然说第二年校队的队伍人数相比第一年少很多,但是我们并没有受到人数限制的影响,由于大家互相之间更加熟悉并且在集训之后,我们也可以在学校一起准备wiki和答辩相关内容,所以在沟通协作方面更加的有效了,反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不同于常见的笔试挑战,iGEM更侧重于将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完成大量的实验最终制备出自己理想中的产品。我一直对生物方面有很大兴趣,并且想要深入了解基因工程这一块,同时由于iGEM可以同时涵盖生物和商科的内容,在生物模块中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体会一个真实的科研过程,在商科模块中也可以了解到一个产品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推出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项目,给人的体验感很强。

参加2年iGEM,机构的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年带我们的老师是鲁博,他是个极其负责任且暖心的老师,每次都很晚才离开实验室,有时候甚至会待到凌晨,同时他对待科研也很严格严谨,会使大家都沉浸在学术氛围之中。第二年带我们的唐老师也超级耐心负责任,由于起初我们的操作不够熟练导致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我们的实验,她每次都能够耐心地带我们分析出出错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未来想要参与iGEM的学弟学妹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本学期学校开展了iGEM社团,校队的干湿队员们会轮流负责每一次授课,以便明年校队队员的集训可以更快更高效地进行~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美国教育界10年来中小学生学习阅读方式的重大改革解读!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