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升学中,为了提升背景,除了考各种语言成绩跟参加实践活动外,竞赛也是很受学生们欢迎的方式之一。
现在,基本每个家庭都考虑过是否让孩子参加竞赛或者在申请资料中加入孩子的竞赛成绩,作为申请高校的助力之一。
但是,并不是竞赛的学科跟成绩越多,就越能受到招生官的青睐。有时,过多的竞赛成绩展示,反而会成为孩子在国际升学中的“绊脚石”。
这是为什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参加竞赛?如何让竞赛在国际升学中体现应有的优势跟作用?
接下来,我们先以招生官的角度,来解析--关于竞赛在升学申请中展示出的作用。
竞赛的作用
1、参与竞赛--体现勇敢坚韧
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中,敢于竞争的勇气是十分受到推崇的。
在公平的环境里向优秀发起挑战,代表着孩子很有勇气且性格坚韧,不畏艰苦,这是西方高校的招生官们欣赏的人格品质之一。
2、获得奖项--证明实力优秀
优秀名校拥有世界级的顶尖学术资源跟背后的金融资源,但只会对最优秀的学生开放。
想进入这个名单里,你就得瞄准该领域报名人数最多的竞赛,因为越是参与者多的竞赛,获得奖项的难度就越高,而对于招生方来说,这是高效率选拔学生的一种手段。
获得竞赛奖项,在招生官眼里,是证明学生实力优秀的方法之一。
3、目标明确--代表认知清晰
我们前面说过,过多学科的竞赛成绩展示,有时候会成为你升学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它们成为了招生官给你“减分”的原因之一。
在招生官的眼里,过多竞赛成绩的堆砌=不清楚自己的喜好=对自我认知迷茫。
竞赛是展示天赋的方式之一,而发现天赋的过程是通过合理的自我探索中广泛尝试,在遵循内心的情况下,逐渐明确目标,发现自己在某个或少数几个相关专业上的兴趣与天赋,并不断提升。
可以说,对于竞赛目标的选择,代表着学生对于自我认知是否清晰。
了解了竞赛在招生官眼中的作用,我们接下来看家长们十分关心的几个问题。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合适参加竞赛?
如果孩子喜欢科技喜欢动手,可以让ta去参加CTB、ISEF;如果孩子喜欢数学,可以鼓励ta参加AMC、欧几里得数学竞赛;如果孩子喜欢物理,就让ta去参加BPHO……
只有通过合理探索,找到最合适的发展路线,才能让孩子发现真正的自我,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成长。
在探索自我的过程里,家长们要帮助孩子认知到:要勇于尝试,不畏失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失败就拒绝开始。
如何给孩子选择含金量高的竞赛?
如果孩子已经在某些领域中展现了天赋,那么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筛选哪些含金量高的竞赛,如果在这些竞赛中取得奖项,将会在国际升学申请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于含金量高的竞赛,通常有以下三个特点:
1、高知名度
高知名度跟高认可度是挂钩的,在选择竞赛时,我们要优先选择知名度很高的(比如喜欢数学的孩子可以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这种成绩更容易受到顶级大学的认可。
2、主办方背景强
很多高校跟当地龙头公司有着深厚的关系,很多顶尖公司自己也会举办竞赛,如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Google Code Jam),脸书黑客杯(Meta Hacker Cup)等这些知名度很高的国际竞赛,举办方就是谷歌、脸书。
此外也有一些竞赛的主办方是得到类似巨型企业的赞助或支持,家长们可以优先考虑这一类的竞赛。
3、难度高
很多竞赛有着明确的获奖人数或比例,以人文类著名竞赛John Locke论文竞赛为例,仅有20%左右的作品有机会参与评奖,所有参赛者会决出一名终极奖(Grand Prize),和七个领域内各分别选出的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和一名三等奖。类似这样高难度的竞赛,绝对对申请有很好的助力
怎么提升孩子拿到奖项的概率?
选择技术难度要求相对较低,但是话题度高、有潜力的新兴小众竞赛。
这种竞赛比较考察学生的创意跟商业实践能力,属于跨专业型的比赛。
比如Technovation Girls全球女子科技创新比赛,学生将学习三大板块知识,社会问题及需求调研方法,APP 设计思维&可视化编程工具的使用以及商业创业相关知识。
孩子不适合参加竞赛该怎么办?
放弃竞赛,用实践活动来进行价值替换。
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来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尝试通过时间解决它,一旦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也算是在某个领域内产生一定影响力,跟竞赛带来的实力证明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在申请中让招生官加分的方式之一。
可以看出,竞赛也许会让你在国际申请中获得更多优势,但是要体现在目标明确、自我认知清晰的情况下,才会让招生方对你青眼有加。因此,要不要让孩子参加竞赛、如何选择竞赛等,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
*下附2023-2024学年国际竞赛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