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份科研到MIT博士录取方法经验干货收藏

从科研小白到做项目、发论文,一步步如何过渡?推荐收藏,在科研的不同阶段都回来看。

本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一起看看BeBeyond 2022年申请到顶尖PhD的同学,科研背景都长啥样,帮助大家抓住申请的关键点、避开对科研的误区。

第二部分:针对低年级的同学,详细整理如何找到第一份科研的方法,希望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第一部分 申到名校PhD同学的科研背景

以下是BeBeyond 2022年PhD申请中几位典型学员的情况:

从第一份科研到MIT博士录取,方法经验干货收藏

01、PhD申请要准备多久

可以看到,PhD申请的准备时间,最长可以是从大二到大五的4年,最短也可以是半年。

必须承认,影响申请准备时间长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是:(1)学科特点,(2)申请人的学术水平。

Annie从大二开始做科研,大五上申请,一共准备近4年时间。

Annie进入大学后不久就找到了自己的学术方向。但是由于这个领域难度很高,她选择本科延毕一年,在大五选修完所有研究生相关课程。提交PhD申请时,Annie已经具备了研究生级别的知识储备。

小T从大三开始做科研,研二上申请PhD,一共准备3年时间。

小T科研起步比较晚,在大三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时,发现自身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都有欠缺,而本校相关专业资源并不够好。于是小T选择先读一个master项目打好科研基础再申请PhD。

准备时间“最短”的小H,从大三暑假才开始做目标专业领域的第一份科研,准备时间一共半年。

虽然小H在大三暑假才有机会做科研,但为了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小H整个大学期间修了三个专业的课程,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成为他啃下这段高水平科研的关键,也是他随后申请的优势。

02、科研做到什么程度才够?

很多同学会担心自己的科研没有成果(paper),甚至这个担心会影响他们迟迟不敢动手找第一份科研,或者在选校定位的时候缺乏信心。

但是从BeBeyond的案例来看,上述提到的同学,就有超过一半都是在大三之后才开始做“像样”的科研,能发文章的更是少数,而他们同样申到了顶尖的项目。

在过去的多年中,更是有很多“三无”同学(无paper、无海外科研、无牛推)的同学,拿到了斯坦福物理PhD、西北大学材料工程PhD等录取。

教授和招生官选拔学生的时候,真正看的是一个人未来的科研潜力,而不仅仅是过去的科研是否有“成果”。

除了成果(paper),如果做了失败的科研、甚至临时决定转专业,申请顶尖PhD还有戏吗?

比如团子,最早在大二做了一段失败的科研。这段经历对她后来的申请没有直接加成,但弥补失败的决心却让她更快找到了更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她在大三暑假精准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暑研项目,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被认可的进展,并顺利拿到推荐信。

比如GZ,也是在大二就开始尝试做科研,但一直做的都是基础工作,等到大四才积累到某一个点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凭借扎实的积累和成熟的科研想法,顺利完成申请。

再来看看小H,在大三才下定决心转专业,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才开始自己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目标专业领域的科研,最后也没做出拿得出手的成果。但是他凭借对目标领域的深刻理解、快速上手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同时取得了Berkeley和MIT教授的认可。

03、大三暑研要找海外项目吗?

在2022年因为疫情的余波,海外暑研的申请难度依旧很大。不过在我们的申请案例中,是否具备海外暑研经历,并非申请的决定性的因素。除了海本同学,其他同学基本都在本院校做的暑研,其中有一位选择了校外——西湖大学的暑研。

深究每一位同学的情况,他们都是在自己能力和客观条件的最大限度内找到了合适的暑研。

如小H,之前从来没有过数学相关研究背景,本校的暑研项目+大佬课题组本身就是他当时能把握住的最好项目;而团子也是抓住了2022年中疫情平稳的空档,在西湖大学找到了可以进入实验室的机会。

可以说在博士申请中,抓住大三暑假科研机会做好学术的申请人,他们考虑的并不是实验室的名气,而是最为贴合自己学术能力与研究兴趣的机会,因为这样才能把握有限的时间把科研做好,体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在2022年中这些理工科博士申请人的经验,那就是:他们在申请中都会清楚这么一件事——博士申请不是在升学,而是在为自己做学术铺路。

就像GZ在申请后所说:

“这段过程,我做的最好的一点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和困难,尤其是当别人都收到了offer而我还在写writing sample的时候,我都非常坚定当时的选择,认认真真做每一项,直到提交。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申请材料)很冰冷,会缺乏思考。但是,我觉得大家这么想很正常,年轻气盛,渴望结果。万物都是等价交换,你的能力匹配了,结果自然就来了,这东西急不来的。要有一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态来面对申请。”

第二部分 找第一份科研的方法

万事开头难,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如何跨出找到科研的第一步?

我们在翻阅了大量学校官网,并结合申请辅导经验后,整理了一份完整的步骤清单:

Step 1、基础能力积累

来自UCLA的建议——在每个本科生决定进入实验室前,要先明确:

  • 自己已经修完了哪些实验课程?比如统计、实验方法基础、实验伦理等。
  • 是否在实验课上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与规范。
  • 对于化学、化工这样有一定危险性的专业,还要掌握实验室的安全守则。

Step 2、搜集导师资源

在决心开始做科研后,找到一位合适的老师是重中之重。

在与老师正式交流前,了解清楚本校、本专业的教师资源是很重要的。这包括:

  • 在你的学校,本专业有多少分支,每个分支都是什么样的教授在做?
  • 他们的学术名声与近5年的论文发表量与影响力怎么样?
  • 如果某个你感兴趣的分支在你的学校并没有出色的教授,那么这样的教授在哪些院校或机构工作?

在我们辅导中,有很多同学会纠结要不要找学术大牛作为自己第一份科研的导师,更高的起点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 大牛的实验室通常会有更高的门槛,对学生进展也会有更严格要求。
  • 由于研究组规模庞大,本科生很难有机会得到大牛的专业指导。

根据历来的申请经验,学术大牛的实验室适合对课题有比较成熟的想法,并且行动力超强的同学。

对于还处于科研起步水平,且学术方向不清楚的同学,找到一位愿意指导你的老师是更加划算的选择。当你积累了足够的科研经验,依然有机会去到更大的学术平台。

Step 3、联系导师

在确认你的意向导师后,与教授建立起联系也需要技巧。

除了在沟通前通过阅读论文对教授的方向进行了解外,这些建议会有助于你与教授的交流:

  • 克服心理障碍,勇敢问出你对专业方向的任何问题。教授们明白学生不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会用你能够理解的水平解释他们的研究。
  • 询问教授是否有适合研究生水平的研究项目,以及是否有招聘本科生的意向。
  • 如果你在ta的实验室工作,你是直接受到ta的指导还是由研究生指导?如果是研究生,请与组内其他成员尽快建立起联系。
  • 教授对组内学生有什么样的期待?这包括要求你每周付出的研究时间,以及对你的进展的期待。

Step 4、选择研究类型

1)基础型研究:

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对所研究的课题获得更全面的知识或理解。在工业界,基础研究的定义是推进科学知识的研究,没有具体的直接商业目标。

2)应用型研究:

应用研究旨在获得知识或理解,以满足特定的需求的方法。在工业界,应用研究包括以发现新的科学知识为导向的调查,这些知识在产品、过程或服务方面具有特定的商业目标。

这里仅通过大类来通过区分研究类型,你可以根据领域进行进一步细分,这会有助于确认你自己的科研兴趣与未来的学术规划。

Step 5、科研时间管理

多数教授对于学生每周花在科研上的时间有明确要求,你应该确保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课余时间。

进入实验室后,虽然你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高强度使用你的大脑处理复杂的科研问题,但一些基础工作仍会占据你大量精力。比如在化学研究中,你可能要用一整天时间来监测物质反应或仪器分析的进展。这些工作是枯燥的,但对科研来说是必要的。

Step 6、设定阶段性科研目标

想要培养科研素养、发掘科研潜力,在科研中为自己制定一些循序渐进的目标是必要的。

尤其对于低年级、刚开始接触科研的同学,可以按照以下目标层次推进自己的科研,相信能够做到扎实又高效。

1)初级目标

  • 能够熟练地对本专业进行科学文献检索,了解本专业的期刊分级。
  • 能够阅读、解释和提取与你的科研项目相关的期刊文章中的信息。

2)中级目标

  • 能够设计规范标准的实验程序以获得感兴趣的数据。
  • 在实操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仪器操作和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通常不会在课堂上教学。

3)高级目标

  • 针对领域内最近的实验进展,能够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并根据结果产生新的想法。
  • 学会求助。当你遇到学术问题时,了解在你的研究组、本专业的其他学生和教授中谁能够提供帮助。
  • 能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向其他同行、导师、和广大科学界成员解释你的进展与结果。
  • 能够在正式的科学会议上的正式口头报告,具体独立的期刊文章写作能力。

当你在一步步实现了这些目标后,你有什么样的科学素养就已经跃然于纸上了。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何确定哪所常春藤盟校适合你?

下一篇

为提升申请率英国大学又搞事!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