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无数个身份但只有一个自己!

“比起努力变优秀,我更想努力认清自我。”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社会学的意义,很多人这样说。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老去,每一次呼吸都身处”社会“之中,那些因身世家庭带来的伤痛、自我治愈过程中的迷惘、社会认知和自我追求的冲突……在社会学的书籍里都能变得释怀。

正如社会学所宣称的“理论不在云端,活在身上”一样,本期国庆荐书系列文《社会学的邀请》正是一本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社会学入门书籍。在这本书里,你会慢慢地找到自己,会建立起对我们生存的社会更为宏观的认知。

如果社会是永不落幕的大剧,我们只是其中某一个角色,在上场时就注定会下场,那么你会如何过好这一生呢?

《社会学的邀请》一书作者乔恩-威特(Jon Witt),芝加哥罗耀拉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央大学教授,主讲社会学入门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不平等、流行文化、宗教和社会学理论等。

乔恩·威特以社会学视角的核心,为社会学两个重要问题提供了答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思考呢?”和“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作者的主要目的在于使人们把握社会学的核心观点。通过此书,为读者认识和了解社会提供新的方式,从而使每个人获得更多的社会学知识。

阅读一本书,往往能找到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的答案。本文为大家推荐的《社会学的邀请》,对生活中许多现象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读,相信会打开大家看待问题新的思路。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做成想做的事情?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社会学视角下如何看待教育的不平等?通读这本书,将会带给你新的思考。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曾说,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只有从自己所设网中挣脱出来,才能窥到全局,真正看清处于社会中的自我。

很多人通过这三个问题寻找自己:我是谁,我来自哪儿,往哪儿去。而社会学认为,个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社会之中,认识自己,先要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而《社会学的邀请》中对于社会地位的意义分析,正与“在社会中找寻自我”这一命题不谋而合。  

在书中,对于个体的社会属性、社会上的一些普遍现象等都进行了辩证分析,以下是部分原句摘抄。

关于人的社会属性: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自我”这一概念超出了人的身体所包含的东西,它包括社会纽带关系,这一关系提供了使我们知道我们是谁所必需的背景。

社会是一个实体,它外在于个体的存在,并拥有无异于物质世界的真实力量。

社会如何形成:

涂尔干提出,现代社会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一样在运转,不同的人做着不同的事情,但仍能认识到他们需要他人,社会伴随着创新的发生不断成长和变迁。

我们总是在参与某些比我们自身更大的事物,我们所参与的这些事物就是社会系统。

我们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

同龄人为什么有共同语言

社会学家称世代群体为“年龄同期群”,它是指仅仅因为出生在差不多同一代而具有相近年龄并因之而具有类似经历的一群人。

你谈话的人越多,由其回答所呈现出的带有共同模式性的东西也就越多。

社会学视角如何看待自杀

自杀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的整合度呈反向变化。

我们通常认为,自杀是由于个人抑郁或疯狂所致,因此在寻找解决方案时往往只是关注个人层面问题,但是作为社会学家,我们应该寻找产生抑郁的可能的社会原因,而不是仅限于个体层面。

涂尔干曾说,“如果仅停留在个体层面,观察者便无法捕捉现象背后的原因,因为它是处于个人之外的。要想发现它,便需将视角超越单个的(自杀)现象,去探究背后的社会原因,(亦即社会整合度)。

文摘抄的句子并不完全按照章节结构,详细内容大家可以自行阅读。

的确,每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我们的思维方式、视野、认知、社会关系、能获取的资源等等,都在无形中受着社会地位的约束和影响。

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烦恼的根源,比如出生年代、父母、家庭条件等都是无法选择的,这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先赋地位。如果基本上无法通过个人努力去改变,那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接受并习惯这些既定事实带给我们的一切。由此出发,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工作、亲人、朋友,也许会发现许多有趣之处,也能更冷静客观地与自己不平之处慢慢和解。

如何做成想做的事情

有人说常立志,不如立长志。有人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而有人认为“梦只是梦”。同样地,有人信奉有志者事竟成,就会有人对“命由天定”深信不疑。

树立目标之后如何实现?在社会规则的框架下,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做成想做的事情,在本书里也给出了答案。首先,社会学认为,个体目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地位的影响。

社会地位影响、制约着我们的所思所做

1、我们作为个体所做的选择,会受这样一些现实的影响,即我们是富人还是穷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是男性或女性。

社会学提供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重视社会地位的意义。社会地位决定着个人的态度、观念和行动。

2、一方面,个体的成长轨迹随着我们能做出的选择而改变,但在另一方面,个体所能遇到的机会与障碍却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现实的社会建构包括目标物、知识及行为准则的建构,它们被我们集体共享。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产物,会塑造或限制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其结果就是社会互动、集体行为所需要的可预测性及秩序。

根据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一个人所用的语言会形塑他/她对现实的感知,进而影响他/她的思想和行动。我们创造的语言限制了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从而也限制了我们有可能做出的选择。

我们通过我们所做的事情和选择去创造社会,与此同时,我们又是社会的产物,为我们周围的人所塑造。但是我们自己的抉择受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我们有时能控制有时则不能控制的资源的限制。

3、社会整合影响个人选择,换句话说,社会关联度或融入社会的程度影响着社会机会对个人的开放或封闭程度。

童年时期想吃什么玩儿什么,要在父母监管下,既是保护也是约束;千万个家庭,就有千万种家庭模式。长大后择校读书工作,或多或少也会受到家人朋友甚至是社会上的一些影响,是现实所趋也可以是心之所愿。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一个人会慢慢坚定自己的目标或理想,而这种认清与坚定是建立在社会地位(即客观条件)的规则制约下的,个人对于一定时间内(短则几个月,长则一辈子)是否可以做到的判断本身也是一种选择。相应地,所受的来自社会外部的限制也会慢慢显现出来。

其次,在认识到社会地位的先天性存在,逐渐认清自己的目标和想法之后,如何充分把握身边资源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打破限制,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即本书所讲到的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性之间的互动平衡关系,则为“做成想做的事情”这一命题提供了宏观的理论指导。

结构是指独立于个体并能影响或制约个体的各种外部因素,比如社会地位、社会阶层、宗教信仰、性别、种族等。能动性是指个体拥有独立自主选择和展开行动的能力。

能动性说明了个体的重要性,它意味着个体有选择和行动的自由。社会学家既强调我们选择行动的能力,又强调我们不能任意地选择。我们不能作为一个完全自由的行动者而行动,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结构的约束。

卢梭曾经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正如书中所说,规则被创造出来首先就是为了限制各种可能性的,而改变则意味着允许存在各种可能性。要如何达成目标?小编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结构的客观存在与制约的必然性,把握好周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才能慢慢积累不被之掌控的能动性。除却天赋(或许也不是决定因素)、身体残疾、意外等无法改变的条件外,大部分阻碍都是可以通过日以年计的积累使之消失于无形的。

别人眼中的我VS做自己

我们享受着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也遵守着社会在演变更迭中沿袭稳固的惯例与要求。在世俗标准上,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每一个群体都在被社会所要求,正如女性要平衡事业和家庭,学生们就该好好学习。上学时好学生永远被老师偏爱,工作时能力强的人勇往直前,生活里能言善辩的人最受瞩目……

这些现象都验证了社会学里的一个共识:每个人的自我都或多或少地被其他人所建构,都一定程度上活在他人的期待当中,并影响着自己的观念、思想与行为。

正如书中提到的社会学家戈夫曼「拟剧论」:我们都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在日常所有互动中,我们都在努力进行表演,就和在戏剧里的演出一样。我们始终根据剧本在后台准备,在前台表演。我们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每个角色有这个社会需要他成为的样子(社会规定和角色期望)。

那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当社会或他人期待与你自己的追求相冲突时,该如何取舍呢?

的确,每个人都会经历许多选择、决定,择校,择专业,择业,择同路人,在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存在许多博弈。选专业时或许会跟父母意见不一,定居时往往不能兼顾工作和家人……这些取舍归根结底还是探寻自己的过程,对于亲人、工作伙伴、朋友而言,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个人不同角色的转换进行审视后,会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更为得心应手,它帮助你看清楚你的不同身份,让你分辨来自家人的哪些期待可以被满足,也一定程度上让你清楚有些期待和身份本质上就是不可能被满足的,从而看清自己的心,坚定取舍。

谨记,认识具有欺骗性:

杜波依斯认为,我们的认识会因面纱而扭曲,对此我们甚至可能根本意识不到。“面纱”是一种想象的东西,是微妙的,无形的,但它又的的确确存在着,不仅极其真实,而且非常可怕。

我们从不直接接触任何东西或是直接与任何东西进行互动。我们关于“真实”的经验总是以符号、象征物和话语为中介。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事物本身。

社会学观点中最基本的洞见之一“托马斯定理”:我们以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即使它与现实本身相反)为基础去行事。

在后现代,购物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也是一种再创造,它是社会性的,可以帮助我们建构我们的身份。

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

据报道称,2024年考研人数或将突破500万关口;2023年国考过审人数达近260万,省内报名人数上涨到520万。

大幅上涨的数字之下,是大学毕业生们对学历提升、工作编制追求的竞争激烈化,同时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专业与择业之间的鸿沟,一定程度上,这是由专业与就业实际的不对口所导致的。一方面,许多人在选专业时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大学所开设课程与工作所需的不匹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更深层次上,则会涉及到教育的资源分配不平等、教育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在本书里,从社会学视角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

教育维护社会权力和不平等

社会控制:学校造就出了一辈又一辈驯良的学生,使他们成为易于管理的员工。

分轨: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分轨,而他们属于低能力群体还是高能力群体的划分,往往与他们的社会阶级或种族/民族地位有关。更直接地说,富人的孩子常被分到以进入大学或从事专门职业为目标来培养的群体中,穷人的孩子接受的则往往是为低级别工作做准备的教育。

不平等的资源分配:教育资源和设施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并对学校教育有着显著的影响。

但正如杜波依斯所言:真正的大学教育只是一个目标,不是教你学会怎么谋生,而是让你懂得这被物质滋养的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如果能正视教育在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无论是提升学历,还是找准就业方向,都能更平和地走好自己的职业道路。

作为社会学的入门书籍,《社会学的邀请》一书名副其实。读完之后,会对社会学研究什么,有哪些经典的社会学理论,从社会学视角进行分析的几个层面等建立起框架性的了解,便于让读者分辨自己是否有进一步了解社会学的需求。也许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会显得粗浅,但对于非专业人士了解新学科毋庸置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后退一步,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完整地审视我们所想所做的模式;走近一步,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经验,从而使我们得以了解全局。社会学的理论不在云端,活在身上。

相信通读本书后都会记得这句话:是人,而非社会,在行动。‍‍我们有责任推进社会变迁。由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行动所造就的过去,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我们现在的行动,则会影响周围世界中我们和他人未来生活的方向。

事物只有在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框架中才有意义。在孤立的意义上,一只铅笔并不是铅笔,只有在书写这种文化背景中铅笔才具有真实的意义。

我们不需要为我们所接受的文化和结构产生负罪感,但应认识到我们自身在当下和未来的责任。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招生官解析什么才是高含金量课外活动?

下一篇

组合图类雅思小作文怎么写?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