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大家经常倾向于参考各大排名,在所有的考虑因素中更是给予排名很高的权重。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吐槽每年最新发布的排名,大家不禁开始怀疑,各种眼花缭乱的排名到底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为什么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排行榜上的差异如此之大?QS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排名,为什么会突然改变算法?为什么改变算法后排名的动荡如此显著?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形势特别严峻的情况下,学历内卷愈演愈烈。名校高学历几乎成为所有高薪行业或职位的基本条件。
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及家长更加的唯排名论,必须是美国前30,又或是世界前100,但这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今天就带同学们一起来谈谈排名的本质~
让我们从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定理开始聊起。
1951年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提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选择理论结果,即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这一定理指出,在特定条件下,不存在能够同时满足几个基本民主要求的完美社会选择机制。
若将不可能定理应用到学校排名上,可以发现大学排名其实是一个零和博弈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基础概念
阿罗不可能定理指出,当有三个以上的选项时,没有任何“排名投票”机制可以将个人偏好排名转换为代表整个群体的排序,前提是满足以下条件:
非独裁性:没有一个决策者可以独自决定所有事情的排名。在学校排名中,这意味着一个机构或个人不能决定所有大学的排名,否则其他评估者的意见将被忽视。
一致性:也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决策者都同意选择a比选择b好,那么在投票结果中,a也优于b。
没有个人偏好:决策过程不应该受到单个评估者个人偏好的影响。在学校排名中,这意味着评估者应该根据一套明确定义的指标客观公正地评估学校,而不是基于个人喜好或偏见。
排名传递性:如果A比B好,B又比C好,那么A应该比C好。在学校排名中,如果一所大学在某个评估者的排名中高于另一所大学,那么后者在同一评估者的排名中应该低于前者。
上述不可能定理实际上源自法国思想家孔多赛在18世纪提出的投票悖论:
假设甲乙丙三个人,面对ABC这三种替代解决方案,有以下偏好顺序:
甲(a>b>c);乙(b>c>a);丙(c>a>b)
注意:甲(a>b>c)代表--甲偏好a胜过b,又偏好b胜过c。
1、如果取"a"、"b"对决,则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b);乙(b>a);丙(a>b);社会次序偏好为(a>b)
2、如果取"b"、"c"对决,则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b>c);乙(b>c);丙(c>b);社会次序偏好为(b>c)
3、如果取"a"、"c"对决,则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c);乙(c>a);丙(c>a);社会次序偏好为(c>a)
因此可以得到三个社会偏好次序--(a>b)、(b>c)、(c>a),投票结果表明"社会偏好"具有以下事实:社会偏好a胜过b、偏好b胜过c、偏好c胜过a。
很明显,这种所谓的“社会偏好次序”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即社会对a的偏好大于c,而又认为a不如c!
因此,根据投票的大多数规则,无法推导出合理的社会偏好次序。
简而言之,只要有三个候选选项,就不会存在“完美”的社会决策方式,任何决策机制都只能是相对公平公正,并且有许多限制性的先决条件,这表明人类在诸多社会选择中的无奈
学校排名机制
学校排名是对不同大学的综合评估,通常覆盖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术声誉等多个方面。这些排名对学生选择学校、学术机构招聘教师以及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然而,学校排名的制定并不简单明了,因为它涉及多个评估者,复杂的评估指标和权重分配,以及各方利益的交织。
众所周知,学校排名的数量是有限的,有排名上升的大学,就也有排名下降的大学。这意味着学校之间的排名竞争实际上是一场零和博弈。
由于在零和博弈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所以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在学校排名中,评估者的资源有限,但又需要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选择和比较。但是,阿罗不可能定理指出,在复杂的社会决策中,不可能找到一个满足所有要求的完美评估机制。
有限的排名名次: 学校排名一般用数字或名次来表示。举个例子,排名前十的大学在榜单上的名额是固定的。如果一所大学的排名上升,这必然意味着其他大学排名的下降。所以,一所大学的成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其他大学的失败,形成一种零和博弈的局面。
竞争压力: 学校排名对一所大学的声誉、招生、资金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排名,大学之间将会对有限的资源和排名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可能导致一些大学采取不道德的行为,如夸大研究成果、降低录取标准等等。
不同评估机构之间的冲突: 不同的排名机构或评估者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指标和权重来评估学校,这也导致不同排名榜单之间的差异。一所大学在一个排名中上升,但可能会在另一个排名中下降。这种不一致性造成了不同评估机构之间的冲突,加剧了零和博弈的性质。
所以,学校排名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选择问题,涉及多个评价机构、多个指标以及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算法机制来对所有大学进行无偏倚的评价。
一所大学的成功意味着其他几所大学的失败。毕竟,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一个好的排名意味着许多优势,比如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生源。但这种优势最终能让学生受益吗?
这恐怕很难得到确切的答案,因此,当大家在申请学校时,无法避免排名的因素。至少,我们不应该唯排名论,盲目追逐名校,而不管自己的背景、兴趣爱好和当下的各种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