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班牙语、拉丁语中搞懂英语语法逻辑

很多同学学习英语语法都很困难,有时候也会很纳闷为什么英语非要加一个第三人称单数,还非要有什么复数、主格、宾格、所有格和各种各样的时态,真的太难记太麻烦啦!!!

其实我们去看看全世界的其他语言,就会明白英语语法的逻辑,而且实际上有多么“简单友好”了~

首先我们举例西班牙语。爱是 amar,但是光记住这个词肯定不行,因为这个只是一个动词原型,叫

不定式。

如果要用这个词,比如要说“我爱……”,那就是 yo amo;要说“你爱……”,那就是 tú amas;“他爱……”是él ama;“我们爱……”是 nosotros amamos;“你们爱……”是 vosotros amáis;“他们爱……”是 ellos aman。

我爱……

yo amo

你爱……

tú amas

他爱……

él ama

我们爱……

nosotros amamos

你们爱……

vosotros amáis

他们爱……

ellos aman

有没有发现什么?别说时态了,仅仅是因为你我他人称的不同,一个动词 amar 后面的尾巴都要发生变化。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上面的表达里,如果把主语 yo, tú, él 等等去掉,只说与之对应的 amo, amas, ama 等等,它还是能够区分出“我爱”、“你爱”、“他爱”等等之间的不同。

事实上西班牙语的动词确实是这样的。比如“我爱你”,西班牙语直接就是 te amo,这里的amo 就是上面表格里对应的“我爱”,这个 te 就是“你”tú 的宾格,合起来就是“我爱你”的意思。

同理,如果是“你爱我”,就是 me amas,me 是“我”yo 的宾格,amas 就是表格中的“你爱”。te amo 和 me amas 这两句话里,都没有出现主语,却都能准确表达各自的意思。

这样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呢?理论上讲,无论是 te amo 还是 amo te,什么样的顺序,都能让西班牙人明白是“我爱你”的意思。不像我们中文,需要通过语序,“你爱我”和“我爱你”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意思。也就是说,西班牙语这种语言,它并不依赖于主谓宾的语序,甚至也不需要引导词,是通过词的后缀,就能准确表达句子含义。

这还只是动词 amar 的“现在时”,还有“未完成时”amaba“过去时”amé,“将来时”amaré,“条件语气”amaría。以上这一系列还只是“直陈式”,此外还有与之匹配的“虚拟式”,虚拟现在时ame,虚拟未完成时 amara,虚拟将来时 amare。到这里还只是它们的第一人称,每个人称还会排列不同的变法,一个动词爱 amar 就有恐怖的 72 种后缀作为它的变格。

Alex专栏|从西班牙语、拉丁语中搞懂英语语法逻辑~

在语言学上,这种变化叫做“动词变位”语法。如果西班牙语已经让大家觉得接受不了,那我们追溯到西班牙语的祖先拉丁语,我们将会看到更加夸张的“动词变位”。更复杂的是,除了动词,拉丁语的所有名词,也都有“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夺格”、“呼格”等换后缀的名词变格。还要再外加更难理解的“阴性”后缀-ia、“阳性”后缀-us、“中性”后缀-um。

Alex专栏|从西班牙语、拉丁语中搞懂英语语法逻辑~

拉丁语的这一切变格的后缀有什么用呢?如果要用拉丁语说“狗咬了我女儿”,那就是 canis mortes filia mea。只要“狗”canis 是主格、“咬”mortes 是第三人称完成时变位、“女儿”filia 是宾格、“我”mea 是属格,哪怕我们把这句话的词序任意颠倒,意思也是不会产生变化的。

俄国语言学家谢尔巴对这样的语言现象以“大发现”作为总结:“与其说是因为能变格我们才叫它名词,不如说因为是名词它才能变格。”

在对语言做研究学习的这些时间里,我慢慢意识到,原来在欧洲人的意识里,语言这个东西的本质就是后缀构成的“语法逻辑”,而不是每个词汇本身的“意义和含义”,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英语思维”的一部分内涵。比起欧洲的屈折语,我们汉语是一个“孤立语”,或者叫“分析语”,是通过每个词的含义、通过语序来表达句子的意思。而西方的意识是后缀变化的逻辑来表达含义,词汇本身并不重要。这种意识至今还存在于东西方的思想差异里。

说回英语,作为一门欧洲语言,虽然它不是拉丁语的后代,而是和德语一样都属于北欧蛮族的“日耳曼语族”,但和拉丁语都是一个语系,语言逻辑也是一样的。西班牙语动词原型多半都是-er、-ar、-ir 结尾的词,古英语的动词原型基本都是-an 结尾的。

【以动词“有”(现代英语 have)为例】古英语也一样有如下所示的一系列变位。

·habēs,hast (你有, 直陈式)

·habē!,hab! (你(应该)有, 命令式)

·habērēs,hättest (假若你有, 第二虚拟式)

·habeās,habest ((据称)你有,(希望)你有, 第一虚拟式)

· habuerīs,haben würdest (假若你有, 条件式)

名词变格上,古英语“天”为例,也有如下的变格范式。

Alex专栏|从西班牙语、拉丁语中搞懂英语语法逻辑~

而到了如今,现代英语的动词变位,就剩下了一个“第三人称单数”+s,外加“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极大地缩水。不定式全部都成了 to+动词原型的模式,古英语-an 的尾巴除了 can 这个词也不剩下什么了。

名词变格也几乎消失殆尽,仅仅人称代词还剩下 I、me、my、mine 这样的变化,普通名词就剩下“所有格”+’s 和规律复数+s 的情况。取而代之的是英语的语序越来越重要,外加各种介词助词海量增加以取代曾经用屈折后缀来表达的条件、虚拟、状态、从属等等。现代英语的样子已经越来越像我们的汉语,成为了一种“孤立”的“分析语”。

至于英语为什么成了现在的模样,我们也用其他语言来打个比方。比如日语说“你正在干什么”,应该是“君は何をしているか”(音 kimi wa nani wo shiteiruka)。其中 kimi 是主语“你”、wa 是主语助词、nani 是“什么”、wo 是宾语助词、shi 是“做”、teiru 表示进行时态、ka 是疑问助词。可以看出,语法还是相当复杂的。但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在中国东北地区搞出了一种叫做“协和语”的东西,所有的类似 wa、ga、wo、teiru 之类的助词都成了“你的”(wa)、“我的”(ga)、“什么的”(wo)、“干活”(teiru)这样不伦不类的东西,以此达到简化语法实行侵略的目的。

也就是说,当两个民族因为战争侵略产生所谓的语言交流时,不仅词汇会融合,一些复杂的语法也会大规模崩溃,产生孤立、分析化。而英国在历史上,曾经被北欧的同胞丹麦人及对岸说拉丁语的法国人整整入侵了 300 多年。

这些欧洲人虽然说着各自民族的语言,但是词汇接近,只是语法后缀大有不同,所以英语在战争中逐渐演变成了现在这种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说再加上虚词的分析孤立语化进程。甚至受到拉丁语系语言的影响,英语本来的复数是+n,也大规模变成+s。英语的 child-children 原来才是常见的复数变化,现在反而成了特例。因此,这就导致了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都是+s,撞车了,让很多同学在学英语语法的时候产生很多困惑和痛苦。

正是因为英语语法这样的巨大简化,在欧洲人眼里英语早已成了“最好入门”的语言。它靠着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样的代价就是,英语的词源非常复杂。比如英语的“爱”是 love,但是“爱好者”amateur 借的就是前面说到的拉丁语系的“爱”amar;英语的“喝”是 drink,但是“饮料”却是 beverage,来自拉丁语“喝”beber;刚才提到的“孤立语”isolated language,这个 isola 就是拉丁语的“岛”insula,表示一个个“孤岛独立”。

所以,对于很多西方世界的人来说,汉语语法简单,词汇又不像英语打了各民族的补丁。在以前我做青奥会志愿者的时候,很多外国人学汉语时普遍觉得汉语就汉字挺难的,但不认字不影响沟通,可以直接学拼音。这和很多人臆想的“汉语是世界最难学的语言”很有出入。如果说语言是一个工具,那评价工具的好坏,是一用就上手好呢,还是佶屈聱牙怎么学都不会用的好呢?汉语的伟大,或许正是在于下里巴人容易掌握,但阳春白雪也是说来就来,而不是所谓的“汉语远比西方语言高级”。

最后一个彩蛋送给各位同学。除了屈折语、孤立语,还有种语法叫做黏着语,比如日语。日语的动词“停止”,就有如下的各种变化,会在动词后面黏上一大堆后缀。

致谢:日语部分内容得到通才张敏怡同学的帮助和指导♥

Alex专栏|从西班牙语、拉丁语中搞懂英语语法逻辑~

这种语法,包括东亚的韩语、东北的满语、蒙古语、突厥语等等都是。一种语言学的看法认为,日韩满蒙突厥祖先可能都来自于东北的辽河流域,也就是内蒙的赤峰、通辽一带。而日语在这个家族里,受汉语影响,也像英语一样,语法大大简化了。如果想见识一种“原汁原味”的黏着语,那非神奇的土耳其语莫属了。光“欧洲”一词的黏着,就已经让我们昏迷了!

Alex专栏|从西班牙语、拉丁语中搞懂英语语法逻辑~

作为当今的世界语言,英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入去了解其发源和历史,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英语。语法虽然非常枯燥繁琐,但是想要夯实英语基础,从根本提升英文能力,语法大关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丹麦的幸福教育是什么?

下一篇

2023 WSDA演讲与辩论联赛全国总决赛安排公布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