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阅读参考书目

农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农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也称乡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发展历程

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美国。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经过近30年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在这期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致使农村经济衰退,农民生活贫困,农村社会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美国的农村社会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894年,C.R.亨德森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美国乡村生活的社会环境”课程,一般认为这是农村社会学成为专门研究领域的开端。

1908年,第26届美国总统T.罗斯福成立农村生活委员会,该会的调查研究报告是农村社会学早期的重要文献。

1915年,威斯康星大学C.J.加尔平教授发表了《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报告,第一次划定了具体的农村社区。他以一个村镇为中心,将中心周围农户交易行为所能达到的最远点连成不规则圆圈,圈内就是一个社区。这一研究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有系统有分析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20世纪20年代,为了应付农业危机,美国农业部批准各州建立农业实验站,为农业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政府资助,农村社会学便很快发展成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1935年创立了专门刊物《农村社会学》

1937年美国社会学会宣布成立农村社会学学会。此后,农村社会学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农村人口减少,农村社会生活性质发生变化,农村的独特性逐渐消失,农村社会学的专门研究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摆脱农村社会学的危机,美国农村社会学家在80年代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农业社会学。它力图从社会劳动的全面空间分工中研究农村,并对农村在总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出解释。农业社会学的产生代表着美国农村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村社会学在西欧有了很大的发展。大战期间,西欧的农村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战后亟待重建,客观上需要农村社会学指导乡村重建工作;同时,美国的农村社会学者开始到西欧开展农村社会调查,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帮助西欧开展农村社会学的教学研究活动等,促进了西欧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1957年,欧洲农村社会学工作协会成立,不久更名为欧洲农村社会学会。

1964年该会与美国农村社会学会联合在法国举行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

1968年又在荷兰举行第二届世界大会,农村社会学这门学科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广泛传播。

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尚无定论。早期的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农村社会问题,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美国学者H.B.霍桑和D.桑德森为代表的农村社会学家,主张给农村社会学划定专门的研究领域,以区别于其他学科。

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应限于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桑德森则认为农村社会学主要是研究农村社会组织。他们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限于某一专门领域,摆脱了初期该学科包罗万象的状况,在理论和方法上更富有科学性。

在同一时期,美国社会学家P.A.索罗金和D.齐默尔曼提出,农村社会学要从整体上研究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对后来农村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系统论的形成和普通社会学由经验实证研究向辩证综合研究过渡,农村社会学也注重对农村社会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即在自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心理诸因素的相互关联之中,对农村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进行综合的研究。

它把农村看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通过各要素的联系来揭示农村社会的局部现象,又在各局部现象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会整体的性质和规律。

农村社会学研究内容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①农村区位结构研究。

包括研究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在农村社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中心地区对农村区位布局的影响。

②农村社会结构研究。

这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农村经济结构、阶级与阶层结构、人口结构、职业结构、群体结构、家庭结构等是构成农村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家庭经营是许多农村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对家庭和以家庭为核心的农村群体结构的研究,在农村社会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③农村社区体系研究。

农村社会的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农村社区,各社区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农村社区体系。农村社区体系研究主要包括村庄、村镇和集镇的特点和作用,村际联系和社区格局等方面。

④从农村的角度研究城乡关系,包括城乡文化传递的条件与方式。

⑤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和水平的研究。旨在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⑥对农村社会问题的研究。

诸如环境、人口、教育、贫困、犯罪、卫生问题等,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提出改革方案。

⑦对农村社会变迁的研究。

包括变迁过程和发展趋势,导致和制约变迁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农村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农村现代化等。

农村社会调查在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建立了一系列农村社会调查指标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有农业生产调查、农村人口调查、农村家计调查和农村教育与卫生调查等。

农村社会学阅读参考书目

1.《农村社会学》,顾复著,113页,商务印书馆,1924年;

2.《乡村社会调查大纲》,冯锐著,210页,中华平民促进会,1929年

3.《中国农民问题的研究》,文公直著,83页,三民书局,1929年

4.《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李景汉著,151页,商务印书馆,1929年

5.《农村社会学》,杨开道著,118页,世界书局,1929年

6.《农村调查》,黄枯桐著,商务印书馆,1929年

7.《农村调查》,杨开道住,98页,世界书局,1930年

8.《浙江八县农村调查报告》,浙江大学农学院,1930年

9.《农村问题与社会理想》,〖日〗那须浩著,刘钧译,神州国光社,1931年

10.《农村社会学大纲》,冯和法著,508页,黎明书局,1932年

11.《中国农村问题》,太平洋书店,1933年

12.《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翟克著,中山大学,1933年

13.《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李景汉著,828页,1933年

14.《农村社会学概论》,言心哲著,545页,中华书局,1934年

15.《农村社会调查》,张锡昌著,380页,黎明书局,1934年

16.《农村复兴之理论与实际》,章若鹏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

17.《华北农村问题的实际考察》,王镜铭著,1934年

18.《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之研究》,乔启明著,45页,1934年

19.《中国乡村人口问题》,言心哲著,71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

20.《中国农村问题》,钱亦石著,商务印书馆,1935年

21.《旧凤凰村社会调查报告》,伍锐麟著,70页,岭南大学,1935年

22.《农村家庭调查》,言心哲著,152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

23.《乡村建设的理论》,梁漱溟著,472页,邹平乡村书店,1937年

24.《中国农村问题》,李景汉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

25.《农村社会学导言》,言心哲著,128页,中华书局,1937年

26.《乡村社会学纲要》,童润之著,380页,正中书局,1941年

27.《乡村社区实地研究法》,张少微著,130页,文通书局,1942年

28.《现代中国农村问题》,孙本文著,229页,商务印书馆,1944年

29.《禄村农田》,费孝通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

30.《农村社会学史》,〖日〗铃木荣太郎著,韩云波译,195页,正中书局

31.《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乔启明著,458页,商务印书馆,1945年

32.《小城镇大问题: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2集),“江苏小城镇研究课题小组”编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1985年

33.《小城镇四记》,费孝通著,新华出版社,1985年

34.《论小城镇及其它》,费孝通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35.《社会调查自白》,费孝通著,知识出版社,1985年

3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1986年

37.《小城镇区域分析:江苏省小城镇普查资料集》,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江苏省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

38.《中国小市镇的发展》,许学强等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

39《农村社会保障探索(调查·方案·论证)》,民政部社会保障报社农村社会保障课题组编,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

40.《农村社会学》,程贵铭编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

41.《乡村:中国文化之本》,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会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42.《集镇社会学》,邹农俭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3.《农民婚姻:四川农村婚姻研究》,赵喜顺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44.《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陆学艺,知识出版社,1991年

45.《当代中国村落家庭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王沪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6.《乡村问卷调查设计指南》,蒋华梓、胡永清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

47.《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的危机及出路》,〖美〗黄宗智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48.《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1992年

49.《边缘地带的小农:中国贫困的微观的理解》,沈红等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

50.《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李强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51.《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费孝通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52.《完善中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对274个村庄的跟踪调查》,1993年

53.《现代化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郭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54.《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乡镇企业社会交换论》,李培林、王春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55.《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马戎、王汉生、刘世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6.《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家庭的新变化》,雷洁琼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7.《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农村现代化》,陆学艺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58.《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陆学艺、景天魁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59.《市场经济、发展差距与社会公平》,李强、洪大用等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60.《近代冀鲁豫乡村》,从翰香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6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魏宏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62.《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63.《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周积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64.《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65.《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徐勇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6.《中国城市化之路》,王春光、孙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67.《中国城镇社会流动》,李春玲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68.《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郑杭生、李强、李路路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9.《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黄平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70.《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重版),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1.《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周晓虹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Ref:https://wiki.mbalib.com/wiki/%E5%86%9C%E6%9D%91%E7%A4%BE%E4%BC%9A%E5%AD%A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6%9C%E6%9D%91%E7%A4%BE%E4%BC%9A%E5%AD%A6/11050170?fr=aladdin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帝国理工学院分析化学科研项目:分子精密测量综合研究,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探针传感器为例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