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经在疫情前听过著名的多伦多奥校的江校长的线下讲座,讲的是高中课程规划和美加大学升学。其中说到了低年级的家长如何选择私校公校的问题。江校长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私校当然好(这里的语境私校直接默认是顶私),不过为了孩子上学影响到自己家庭的生活就不好了。他并不建议用砸锅卖铁的方式供孩子读书。毕竟,加拿大的教育和职业发展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类型的。
一方面是学费和各种隐性费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本地华人很多都已经落地生根,有稳定的生活圈子,如果为了家庭中某一个孩子在整个连根拔起换个地方,影响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而且华人多的地方,大家的想法总是差不多的。这里能够看到东亚儒家文化的巨大影响。由于华人重视教育,愿意在教育方面投入,即使上私校有困难,如何将公校的资源发挥到极致也是每一个华人家庭都在思考的。学校之外还能有什么资源可以挖掘也是每一个华人家庭考虑的事情。所以在华人区,课外辅导机构盛行。我甚至听说过一些列治文山的家长在周末定期聚会交流鸡娃经验。客观上也造就了华人区的优质学区多,房价贵。
同时另一些从中国出来的家长往往有这样一种狠劲。为了孩子,为了教育。北京家长为了上个重点中学不惜在老破小里忍个6年,其实多伦多家长也有很多是这样。也有其他一些家长是挪不了地方的,无论是因为住房还是工作,或者是家中的另一个孩子。所以,我们会在多伦多地铁的最北端,在早晨固定的时间看到一些华人家长在这里把孩子放下,孩子转乘地铁进城去上学。
其实可以理解,这样一些华人家长,凭自己的力量在北美打拼,给家人打出来一篇小小的舒适的空间,然后有能力把孩子送去城里的顶私。但是挪到城里去,代价太大了。这样的家长其实背景都是类似的。
(二)
最近这几年,颇有一些想要申请私校的家长找我聊天。说话绕来绕去,最后落点在一个让人有点尴尬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去上顶私是不是会被那些富裕人家的孩子歧视?学校要的赞助多么?如果捐款少了是不是会被另眼相看?学校的攀比风气盛么我们的孩子会不会感到不舒服?等等。总之,看起来非常在意周围的人对孩子的看法。
我对她们说,加拿大是一个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立国的国家,人活得相当自我。你只要自己感觉好就行。顶私里确实有一些水很深的家庭,深不见底。“老钱”那是真老。对于这些孩子来说,16岁之后拿到驾照(实际上是17岁拿到因为还有学车还有两次考牌)开着家里送的mini cooper来上学时相当自然的事情。同时另一个同学开着千把元买来的第五手老爷车来上学也是相当自然的事情。
有些时候也不是攀比,而是个人对于物质的看法、以及生活的经验和水准在那里,人们会对事情有着近似的看法,会有相同的话题,无论学生还是家长。这也算是一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特别在意并且刻意地去追某些事情,只能说可以确实有点差距。而修为好的人,无论是遇到大富大贵还是小康人家,也无论自己的条件如何,都是一种平视的态度、坦然的感受。
再比如说给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总要让他/她和其他的孩子在同一水准下一起玩吧。而且在加拿大这个扁平的社会,不会有什么太过出圈的水准。
我们大人花了几十万上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与送孩子来上加拿大的顶私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筛选。
我给了一个建议到问我问题的家长一个评估自己的方法:就是自己想一想,如果孩子日常穿一双Tory Burch的黑色皮鞋与校服配伍,你会不会觉得有点过分?
我特地挑了一个中上的并不是太奢的牌子。
Burberry,我觉得可能就有点过了。
(三)
昨天的经济账那一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人说帐算得仔细。我戏称说这只算了成本还没有算利润。
我再补充一下:对于不同的中国家庭把孩子送出来读书,其实不同背景的家庭付出的是不一样的。家在一线城市父母在外企之类的地方工作作为城市中产有些家底根基或者吃到前20年红利的,甚至是家里的企业上市套现成功送孩子出来留学可能按前面我说的就是一套房问题,再多一些也无所谓。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在孩子求学过程中家中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入就更不是问题。
但是,持续稳定现金流对于很多人也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我在商学院的同学的孩子,亲眼目睹他的同学因为近期众所周知的原因家里的企业撑不下去,每年的几十万人民币付不出只能黯然回国了。还有认识的家长是出来读公校与别人合租陪读做好出来过紧日子准备的。然后一位师兄留了个金句:
“留学不能算经济账,要算政治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