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IG经济和A-level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听说往年许多同学因为IG经济学习起来很难,高二开始就放弃了A-level经济,这样是否科学?若不学习经济对于未来大学的专业申请会有什么影响?
1、IG、AS、A2分别都在学什么?
名师说:如果学校的学制是3年制的,高一学的是IG经济;如果是4年制的,高一和高二都学IG经济。而IG经济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相关】四大内容。
IG是AS和A2的基础。IG经济会带着大家去认识经济课程具体讲了什么内容,所以知识点不会非常深入,只是抛个概念,但涉及的面非常广。这样来帮学生形成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和基础概念。而学生也能在这个阶段,判断自己是否喜欢经济学。
AS课程的特点是部分深入。AS经济,课程内容和IG的差不多。但知识体量上看,AS只占到IG的60%左右,只是在深度上更深。AS阶段着重训练学生定性分析的能力,在这过程当中,会要求学生形成辩证分析的逻辑。也就是看待问题,不是绝对的,而是能有2个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分析。
A2课程,内容上少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而重点放在比较深入和专业的宏微观经济和国际贸易。A2阶段,学生会学习到大量的经济学模型:各种图形、各种定量的计算公式等。到了这个阶段,就是在IG和AS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未来什么专业要求学习经济?
名师说:
经济商务相关专业+会计+金融+管理学相关专业等。这些与经济、商科相关的专业,学校都会推荐学生修好经济。因为这些专业,会更希望学生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概念。
统计和数学相关的一些专业,也会推荐学生学经济学。经济是数学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一个部分。尤其是统计相关的学科,需要基于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如果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有了相关的实际问题分析的逻辑,那么在学习统计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快捷。所以,学习经济不仅能学习金融相关的专业,也有助于学习统计和数学相关专业。
Q2、IG经济的学习,主要存在哪些难点?平常在学习IG经济的过程当中,最容易犯错的是什么地方?我应该从哪里入手来纠正这些问题?
名师说:
IG经济中的难点,普遍存在于三个方面,分别是:
-
知识点本身的难点
-
语言上存在的难点
-
考试中存在的难点
1、知识点的难点
名师说:
最明显的就是因为IG所包含的知识点过多,所以讲解的程度并不深。下方为大家列出了IG经济学习的目录:
在IG学习中,这39个章节的每个知识点都会讲到。但是对于知识点、一些概念的来源等都不会深入。导致学生上完一段时间后,感觉好像理解了,但是单独说和解释就很难,似懂非懂。
同时有些概念很抽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缺少经济相关的基本常识,尤其是站在生产方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学生难以完成角色转换,就很难理解成本、利润、收入等抽象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2、语言的难点
名师说:
语言的难点主要在三个方面,分别是:
- 经济学的很多学术术语和日常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同
- 经济学的专业词汇容易混淆
- 有部分表达的概念无法用中文来理解
难点一:经济学有很多学术术语,以及一些单词,和日常口语表达时的意思不同。
这导致学生容易理解错单词,最终没法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比如Exploit,在日常用语中是开发新东西的意思,但在经济学中表示剥削的意思,指企业剥削了消费者,或者从消费者身上获得很多东西。
难点二:很多经济学的专业词汇,平时在英语中用得少,所以容易混淆。
最常遇到的是Demand(需求),supply(供给)的混淆,还有学生会混淆subsidy(补贴)和substitute(替代品)。因为接触得少,学生就容易把这些词汇的使用场景混淆,一混淆就会对问题和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出现偏差。
难点三:有部分表达的概念无法用中文来理解。
比如说extension in demand和increase in demand,如果我们用中文的翻译来理解,都表示demand的增加/扩大。但是在经济学中,extension in demand,只是表示在数量上增加,并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变化。而increase in demand,实际上意味着整个需求曲线发生了右移。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候会混乱,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对应的单词、短语来准确表达意思。
3、考试的难点
名师说:
考试中的难点,主要集中于paper2。不仅题目难,时间也很紧张。
IG经济的考试是分成2场,即paper1和paper2。paper1都是选择题,如果能看懂问题,大部分学生可以答对25/30。
paper2就难了,分成Data response和Four part question两个部分,都要写小Eassy。
第一部分Data response:
会给学生一篇A4纸左右长度的文章,学生在能读懂文章的基础之上,写一篇150-200词的小eassy来回答问题。
第二部分Four part question:
题目类似下方展示的问题,由4个小问组成。这个问题的前面的2个小问是概念性的问题,写出相应知识点即可。C小问是让学生分析问题,要求学生有逻辑地去写出多个经济学概念之间的关系。D小问最难,要求学生用2个不同角度来讨论一个经济问题,或者分析一个观点。那么就会出现同一个点,从正面说也可以,从反面说也可以的情况,而学生也因此感到混乱。
经济学中的概念和结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后的结论是由很多其他因素共同造成的,所以第三方因素改变之后,结论也就变了。但学生在这个地方很难一下子反应过来。
同时,学生要在2小时15分钟内完成3道Data response,和3道Four part question,时间上也会很紧凑。
Q3、为了学好IG经济,并且在明年5月份的大考当中取得好成绩,比较理想的【学习-备考】节奏应该是什么样的?仅跟着学校的节奏来准备来得及吗?是否要在外寻找培训班?如果要找培训班,大班、小班、1V1哪种更加适合我?
1、理想的备考时间与内容安排
名师说:
以5月IG大考为时间节点,由于到时候先考的是paper2,所以建议在3月中下旬时,应当已经学完了IG经济的内容。并开始进行一轮复习。
3月中下旬时,不用完全掌握100%的知识点,但也至少应该掌握80%-90%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开始第一轮复习,为5月的paper2做准备。这一阶段主要就是学会如何分析题目,如何写eassy,以及进行一定量的写作训练。
在paper2考完后,一般会在1周到半个月之后,进行第二场paper1的考试。因为papar1主要是选择题,所以就以刷题和讲练为主。以考试真题为对象进行训练,过一遍近几年的题目,是比较理想的训练方式。
但如果只依靠校内,那进度会慢一些,一般学校在5月左右刚讲完IG内容,留下来的复习时间比较少。
因此还是更建议提前学习,只有比学校进度更快,才能留出足够的复习时间。
2、大班课、小班课、1v1的优劣势是什么?
名师说:
大班课、小班课、1V1,不同的班型有各自的优劣势,也适合不同的学生。
大班课:
费用最低,学习氛围较好。但上课时间固定,学生量也大,就导致老师没法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有学生上班课的时候,一个人在后面玩PAD,老师也不去管,学习效果就很不好。另一方面每节课的课量固定,老师赶课时进度,部分学生状态不好,听不懂就不听了,那效果也不好。最适合大班课的,就是注意力集中,而且能跟上课程进度的学生。
小班课:
2-4人,人数不多,价格也适中,老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状态。但因为是班课,也不只是一个学生,所以在上课时间上的灵活度较低。而且一般小班课老师会更照顾程度弱的孩子,那程度好的孩子就会觉得上得慢了。所以如果要组小班,要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一起,才是最合适的。
1V1:
灵活度最高,老师会全程关注你是否听懂、是否专注。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等来调整上课进度,状态好就快点,状态差就慢点。教学进度、时间、课量都很灵活。但是相对的,价格上就是最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