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 2022 AS组全球站第一名团队成员参赛经验分享

NEC 2022 AS全球站第一名团队向你走来

NEC团队故事分享

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

队名:不完全竞争 Imperfect Competition

高中: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古北校区Shanghai United International School Gubei Secondary

梦校:LSE, NYU,MIT

中国站团队编号:AS 166

队长:Yoyo王弘毅(G11)

队员(中国站&全球站):Oscar 沈逸安(G11)、Jason张谢丛笑(G10)、william许若谷(G11)

区域站队员:沈逸安(G11)、黄泽斌(G11)、黄玳柔(G11)

我们打下的江山!

区域站

团队:全国团队总分金奖

个人:个人全国最高分、宏观经济学全国最高分、国际经济与时事名人堂、个人总分金奖、个人总分银奖

中国站

团队:全国团队总分金奖、经济学测评团队总分金奖、案例大剖析团队总分银奖、Quiz Bowl冠军

个人:个人总分金奖、个人总分银奖、个人优胜奖、国际经济与时事名人堂

全球站

团队:团队总分全球第一名、微观经济学全球第一名、宏观经济学全球第二名、国际经济与时事全球第一名、Quiz Bowl亚军

个人:个人全球第一名、个人全球第三名、微观经济学名人堂、宏观经济学名人堂、国际经济与时事全球最高分

刷刷刷,没有我们找不到的题目!

在参加NEC时,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习资源。

我们四人有些好高骛远,总是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但是相关的资源少之又少。于是在做完官方题库之后,我又去各种网站上搜寻NEC美国站的真题、IEO的题目、以及AP经济学的难题。不少题源都是在浏览结果的第三页之后找到的。

就这样零零散散凑出三千道题后,我们列了一个详细的刷题计划。然后就是漫长的刷题、批改、和讲解的过程。

此外,我们找到了历年美国站Quiz Bowl的视频,拣取里面的难题来训练。我也会自己出一些难题,通过模拟Quiz Bo wl的形式来挑战我的队友们。每一次刷题都是对知识点的巩固,都会让我们更加自信。

刷题计划和每个人的错题记录

自己出的题 抓住身边的资源库

另一大挑战是如何掌握生僻的知识点。

像purchasing power parity和pollution abatement这些内容,在普及的教科书里都很难找到系统化的解释。对于这些板块内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只能厚着脸皮去请教老师和朋友。

这里想感谢一下所有无偿帮助过我们(或者尝试帮过我们)的人:组委会学术老师Amy,外校朋友的经济老师Roy,区域站的队友黄泽斌和黄玳柔,南开中学的学姐Felicia陈昱靠,武汉英中的学长Jason柯云昊,以及SUISGubei Econ Department的老师们(Shout out to Mr. Coates,Ms. Menon ,and Mr. Griffith! ! !)

NEC让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就算是做梦,也要卷!

我和沈逸安、许若谷三人从前年开始就一同参加NEC了。这两年里,我们的团队小目标从“进全球站”到“拿到个人总分第一”,从“进中国站Quiz Bowl”到“赢得全球站Quiz Bowl”。也许我们不是最努力的,但……要说哪个队伍最敢于想象,那一定是我们组了~

得知进了Quiz Bowl后的反应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除夕那天。队友许若谷让我在大年夜的晚上开个腾讯会议的自习室,四个人一起复习NEC。虽然内心蛮不情愿的,我还是听了他的建议。于是那天晚上,我们连着腾讯会议,坐在电视机前,边做题边看春晚。

有梦就要追。

我们四人在年初阴差阳错地合成为了一队,很快就投入到了备赛的学习中。基础知识的巩固靠的是笔记。我和沈逸安之前参与过两届NEC,所以就一些主流的经济学书籍积累了不少笔记。其中最推荐的几本有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宏微观经济学》、IB/AL经济学教材、和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沈逸安(作为队里的卷王)一人所写的笔记就有近15万字。

为了拔高,我们从寒假便开始了每周三次、一次两小时的线上学术分享。说是这么久,但几乎每次开会都会拖到三四个小时,从晚上七点讲到十一点半是常有的事儿。

财经时事的知识储备是我们队伍的弱项,因为我们都没有阅读外网新闻的习惯。中国站的经济学测评只涉及Econ Weekly的内容(我记得当时张谢丛笑把每一期的每一组数据都背了出来),但美国站的考核就不受范围限制了。

所以对计划参加NEC 2023的同学来说,多关注新闻还是很有必要的。

重点来了!学术之余,我们也是一个很有趣(沙雕)的团队。我们队里有热衷于“对拳”的“武林高手”,有脊柱侧弯了都不罢休的羽毛球狂热爱好者。

NEC 2022,我们不悔!

参加NEC 我们收获最多的就是知识。

我很感激我的队友们,他们对陌生的知识和复杂的领域总是抱着―种渴求而非敬而远之的态度,愿意“为学术而学术”

我个人比较爱好数学,所以我经常会盛(逼)请(迫)我的队友在一些无意义的数经难题上做深入研究,抛砖引玉。渐渐的,大家都学起了这个problem-solution的模式,轮番扮演领跑员的角色。我们会发挥创意去解决经济理论里的瑕疵,还发明过不少全新的经济学模型。

我们在中国站CT环节中使用的Heckscher-Ohlin Model便是自己改良过的版本。

CT中使用的H-Ohlin Model

在学术方面,10年级的张谢丛笑给了我很大的激励。

有一天晚上,他十点多找到我,告诉我他解决了一直困惑我们的关于索洛增长模型的问题。于是我们电话讨论。他操着笔和纸,耐心地求导、求极限;我配合着他,用电脑写函数、作图。我们通话到了快凌晨两点,终于解决了那个问题。还有一回,他告诉我他发明了一个新的公式来解释价格弹性。听他讲完之后,我发现他说的正是point elasticity的概念。我当时就想,他如果出生在20世纪,估计能和Alfred Marshall齐名并价。

从埃奇沃思盒,到希克斯分解和斯勒茨基分解,再到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这一年的温故知新让我学到了太多。我们对经济学的追求始于NEC挑战中共同的目标,最终落实为对学术本身的热爱。这种积极上进、互励共勉的团队生态是最为珍贵的。

给NEC 2023er的寄语

关于组队的建议

-建议校内组队

团队成员间的默契和熟悉程度都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在做重要决策的时候组员间是否互相信任。有些学校会由老师或社团来安排几只校内的队伍。

-目标和态度一致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就不容易闹矛盾。

-在找队友的时候不需要过分关注对方的获奖经历

好的学习态度和成员之间的默契远比个人水平来得重要。

关于备战的建议

-多使用线上资源

除了Khan Academy.Crash Course等学习平台,推荐Investopedia和EconplusDal的网站。Bloom平台上的资源也可以多多参考。有些资料会藏得比较隐蔽,可以好好探索一番。比如今年的“领袖计划-学术加油站-笔记专区”就有不少可供下载的笔记和社团教学资源。

-多向学长、老师、社团寻求帮助

如果身边有领袖计划的认证社团,强烈推荐加入。有实力的朋友们也可以自己创建社团,在授课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 Critical Thinking环节多准备

虽然CT在总分中的占比不大,评分比较主观,但多会影响到总分前几名的队伍的相对排名。无论是全球站的即兴CT还是中国站的CT,提前做好功课、组内排练都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想在公布题目之前早早准备CT,可以对时下的新闻热点做深度分析。对于参与中国站的学生,这可以锻炼你们产出新颖观点以及查找资料和文献的能力―—CT的观点架构和逻辑结构要在做到自圆其说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独创性,并找到充分的数据支撑。

对于备考全球站的学生,时下新闻的知识储备更可以让你理解当下的经济趋势,使你的观点和政策建议更犀利、更具有深度、更切实有效。对于评委来说,这种与现实结合的分析要比复述课本内容的纸上谈兵生动得多。而且说不定就猜中题目了咳咳咳。比如今年全球站DR组别的CT题目就围绕Great Resignation,美国近日最热门的经济话题之一。

-培养兴趣

复习的时候不建议太功利或者太具有目的性,毕竟很难预测考点和题目风格。

但如果你享受学习的过程,你也许会自发地去探索这门学科,去学习一些引人入胜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你的知识储备和你对经济学的理解深度一定会让你在比赛的各个环节脱颖而出。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EIT项目介绍详解!

下一篇

2023年USAP学术五项全能全新主题公布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