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量>1000的论文都有这4个隐形标签高引学者都在用

评价一篇SCI论文好坏,有很多维度和标准。甚至不同科学家对同一篇文章的观感也相差巨大,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科学家对同一篇文章也可能有一千种评价。

当然,对于一篇SCI论文,有两个维度是大家公认的评价标准。

文章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文章的引用量。

高分文章和高引文章,一直是大多数科研人引以为傲的成就。我们先来探讨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如果仅从影响因子或被引用次数来看,如何界定一篇优秀的研究?

有研究者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研究了高引用文章与低引用文章在形式上的差异。他们统计了几百篇SCI论文,其中一半是高引用文章,另一半是低引用文章。高引用文章普遍有这样几个特点[1]:

标题简洁,言简意赅

很多高引用文章的标题仅包含有7-13个单词。

有研究表明,标题的长度会影响文章的引用率[2]。很可能的原因是,标题较短的文章更容易被其他研究者快速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引用。

文章内容至少5000单词

一篇高被引用文章的平均单词数量约为5600个(包含参考文献),这虽然不是一个固定值,但足够的篇幅能体现研究的工作量。根据研究者统计发现,高引用文章的论文字数要明显高于低引用文章。

起码有6幅图和2个表格

图和表格能够让人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果。

所以足够的图和表不仅显示了文章的工作量,同时也给文章阅读和理解带来很多帮助。在高引文章和低引文章对比中,图表数量是一个显著特征。引用率高的文章比低引用文章有更多的图和表。

同时,图片的质量也要高,最好还精美漂亮。精美的图片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能够更好地让读者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展示研究的某些结果。

被引量>1000的论文都有这4个隐形标签,高引学者都在用

图片来源:意得辑图文摘要服务

如果您担心自己绘制的图片达不到拟投稿期刊的要求,或者想让插图吸引编辑和审稿人的眼球,从而增大自己论文的接收概率。

写作风格简明精确

科研论文和其他文本不同,它有着固定的写作风格并且遵循一些固定的原则。对SCI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直截了当简明扼要。

很多研究者有一个误区,就是要用很多专业词汇或者抽象术语来显示自己文章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但实际上,让文章的词语简洁才是最恰当的表述方式。

因此,在写作SCI论文时有一些技巧,比如不要用太多长难句,尽量一个句子压缩在25个单词以内,尽量使用动词而不是名词等等。

当然,这四个特点仅是优秀SCI论文的形式要求。若内容空洞,仅靠形式达标仍无法成为好论文。

所以,我们就来深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SCI文章是好的。

一篇好的SCI论文,如果究其本质,不管是想要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还是被引用量高,一定是基于一个好的研究之上的。

所以接下来,咱们就看看一个“好研究”都有什么特点。一个成功的研究,每一步都十分关键。很多答主只说到了选题这个点,实际上是不完全的。

研究中任何步骤中的疏漏都会影响整个研究的质量。你要知道一篇好的SCI文章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论文的质量。

首先,一个好的研究一定是基于一个好的研究问题。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做出一个好研究最重要的一步。

甚至很多研究者认为,一个好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好的问题。

要知道,一个好的研究问题不仅决定了研究的内容,也定义了研究范围,而且这个问题还能避免研究偏离主线。

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好的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但是什么问题是好的问题,或者说如何评价一个问题是否好坏?

有的朋友会提到“独创性”,这确实是一个好的问题的标准,但不够全面。实际上,我们有一些对研究问题的评判标准

比如,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个“FINER标准”,也就是:

F-feasible,研究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是否可行。比如研究方案中涉及到的参数变量是否可以测量,实验是否具有重复性等等。

I-Interesting,是否有趣。“有趣”是比较难以衡量的一个因素,不过有趣的研究往往是具有重要意义或者关系更广泛人群的,热点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更受审稿人欢迎可能也是因为热点问题往往更“有意义”,也就是更“有趣”。

N-novel,新颖性。这个其实不必多说,新颖和独创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也是科研论文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根本特征。

E-ethical,符合科研伦理。一项研究从研究问题上就要符合科研伦理。比如符合受试者科研伦理,符合实验动物科研伦理。

R-relevant,有价值有意义。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有它的现实价值,这个研究问题相应就越好。

这五个因素比较全面的衡量了选题的质量。

一般来说,有趣和新颖性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特点,审稿人同样也会根据研究是否新颖有趣,有一个第一印象的判断。所以很多研究者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找到新颖的研究课题中。

不过,研究是否可行,符合科研伦理以及具有现实价值或者意义同样十分关键,这决定了审稿人对这个研究质量的评判。

第二,好的研究往往有一个亮眼的研究思路方法

研究的整体质量和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使用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中的指标和参数是“可度量”的。恰当的方法可以确保收集到“正确”的数据,并且进行了“正确”的分析。

当然,恰当的方法只是保证了你的研究不出问题,想要让研究更加“亮眼”,你也许需要更精妙的实验设计或者引入更漂亮的研究方法。

比如,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们能看到人工智能、复杂网络、大数据分析这些研究方法经常应用到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当中。

另外,研究方法要有“可复现性”。可重复性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果其他研究人员使用相同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这项研究就认为是可重复的。研究及发现的内容也具有有效性和可信性。

第三,好的研究应该是逻辑严密,推理严谨的

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逻辑严谨。一项好的研究,应该是一个以逻辑为指导的“因果逻辑链条”。从提出问题,一直到解决问题,这中间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结果是都基于因果逻辑的。

比如,回答某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因”,可以直接推导出问题的“果”。

第四,好的研究一定是遵循科研伦理的

遵循科研伦理其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要求,也是一篇SCI论文发表的前提条件。一些最常见的违反科研伦理的行为包括:

伪造、篡改:为了佐证自己的结论而操纵数据或者遗漏数据

编造:编造数据或者结果

抄袭:引用或者直接抄袭他人的工作且未表明引用

很多研究者容易在引用他人文献的时候出现疏忽。例如,引用了他人的数据、观点却未标注出处和引文,这不仅是对他人科研成果的不尊重,同样也有损自己的科研诚信。

因此,尽管科研伦理并非成就一项优秀研究的决定性因素,但缺乏对科研伦理的严格把关也是不行的。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标准,如优秀的研究应具有外部推广效应。

如果研究成果能应用于现实世界,那么这项研究往往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也更容易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

最后,优秀的研究还应承认其局限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建议。不存在完美无缺的研究,因此,优秀的研究往往需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由于研究具有局限性,研究者应为该研究主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参考文献:

[1]M. Elgendi,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ly Cited Article: A Machine Learning Perspective," in IEEE Access, vol. 7, pp. 87977-87986, 2019, doi: 10.1109/ACCESS.2019.2925965.

[2]Letchford Adrian, Moat Helen Susannah and Preis Tobias 2015The advantage of short paper titlesR. Soc. open sci.2150266150266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国顶级大学博士后职位:一年期研究(可延期至两年)

下一篇

2025年CCC化学竞赛考前小贴士 2025年CCC化学竞赛真题及答案预约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