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4月,在距离美国大学本科National College Decision Day (缴纳入学定金的最后一天,即每年的5月1日)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候,一些美国大学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发Waitlist的转正Offer了。
从4月初的俄亥俄州立、罗格斯、凯斯西储等大学,到4月中旬的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戴维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罗彻斯特大学等等。做美国本科留学的非常清楚这些大学的Waitlist转正Offer发出的时间明显都要比往年要早。
5月1日是美国大学初步明确当年会有多少拿到Offer的学生入读的第一个重要的时间点(ED录取的除外)。距离这个日期越近,美国越清晰缴纳定金的具体人数。在4月初,也就是距离RD最后放榜仅一两周的时间大学就发出转正的Offer,这足矣说明尽管时间还很充沛,大学已经感受到了学生们入学意愿没有那么强烈,入学情况没有那么乐观。
以纽约大学为例,大学Waitlist的学生需要填写Waitlist Form,这个Form的截止日期是5月1日,也就是大学5月1日后才会考虑Waitlist的学生,但是却在4月中旬就发出了一些Waitlist的Offer。加州大学的几个校区,尽管每年都会发出为数不少的Waitlist转正Offer,但是时间通常都在5月初至6月初之间,很少见到(加州系排名Top40的几个院校)在5月1日前就发转正的情况。
那么,今年美本的Waitlist转正,大学们为何表现的如此积极呢?张老师认为,原因可能有如下这三个,仅供参考:
1.缺乏ED选项锁定入学人数的大学或学生选择通过学校ED选项申请少的大学,一直都是Waitlist转正的大户。
大型公立校,如罗格斯,俄亥俄州立和加州系等没有ED的选项。在拿到Offer后,学生就占有了绝对主动权。这些大学虽然都很不错,但是由于拿到Offer的学生同时还有其它多个选择,因此它们的Offer非常可能就落空了。这些大学的本科入学率一直都不算高,20%多的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所以,大学除了一方面要尽量多发一些Offer,发Offer的时候尽可能哪个层次都给点,且都保留了大量的Waitlist位置,然后再从Waitlist上面陆续的转正。
2.联邦政府拨款受到限制或被减少,大学们需要更多的国际生/州外学生。
由于美国政府现在的政策比较混乱,大学的经费和拨款被限制或被威胁要减少甚至冻结取消,美国大学需要国际生来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为例,加州州内居民每年的学费(住校)每年的全部费用为$44,976,而州外居民则需$82,578,费用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因此,4月中旬获得加州大学转正的学生更多的是州外的学生,而并非加州本州的学生。而由于国际生需要更加复杂的材料准备,签证申请也需要时间,因此大学尽早的发出Offer来预留更加充分的时间。
3.转正的Offer是陆续发放的,大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早发或晚发或持续发。
尽管入学定金是大学确认入学人数的重要手段,但是实际上即便缴纳了定金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学生很可能又收到了其它院校的Offer或由于某些原因放弃读大学。大学会通过缴纳定金(包括Waitlist转正的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定金),完成学校入学前任务的情况等逐渐识别学生是否真正会入学。这是一个陆续的过程,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Waitlist的Offer是会陆续发出的。考虑到签证和入境的情况,国际生收到的Waitlist的Offer很可能早于美国国内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