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在当前美国高等教育的风暴中心,不少顶尖高校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财政收紧与政策压力——而这与特朗普政府的多项“高教清算”措施息息相关。预算冻结、签证政策收紧、捐赠税收追缴……面对这些多线出击,一众名校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回应态度:有人选择抗争到底,有人则低头顺从。

政治阴影下的高校危机

长期以来,美国大学尤其是常春藤联盟成员,都是自由派思潮的重要阵地。然而,特朗普团队显然认为这些学校“过于自由”。从2016年上任伊始,他便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精英大学灌输激进思想”,并以各种方式切断与这些学校的联邦纽带。

而这一连串政策背后,不仅仅是预算紧缩,更是一次借“学术自由”之名发起的价值冲突。

💪 硬刚到底派

哈佛大学:公开叫板,联手反制

面对22亿美元科研拨款被冻结,哈佛不仅没有退让,反而成为“反抗阵营”里的领头羊。4月14日,校方拒绝接受联邦提出的所谓“学术整改要求”——包括公开国际学生数据、限制DEI课程、淡化多元招生标准等。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校长艾伦·加伯更是罕见高调发声,强调“思想自由不是政治讨价还价的筹码”。哈佛随后联合18所高校发起诉讼,并紧急启动校友捐赠动员计划。虽然拥有532亿美金的捐赠基金,但其中大部分为指定用途,不可直接挪用,因此面对被“断粮”的局面,哈佛选择打持久战。

普林斯顿大学:不惜代价守底线

普林斯顿校长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鲁伯在《纽约时报》的公开播客中明确表示:“我们绝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妥协。”尽管41%的经费来自联邦支持,但普林斯顿依然决定不配合特朗普政府关于课程重组、教职人员政治倾向筛查等要求。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作为“报复”,能源部暂停了普林斯顿总额达2.1亿美元的科研拨款,覆盖AI、量子计算等前沿项目。但即便如此,普林斯顿仍未退缩,宣布将动用内部基金维持关键项目运转。

斯坦福大学:表态坚定,行动审慎

虽然斯坦福校方对哈佛表示全力声援,但在实际操作上则更趋谨慎。面对NIH经费削减,学校宣布自2003年以来首次冻结招聘,引发学术圈强烈不安。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但随后有媒体披露,冻结主要针对行政人员和非教学类岗位,科研和教学岗并未受到波及。这种“选择性冻结”也被认为是斯坦福在夹缝中求生的一种策略。

耶鲁大学:医疗学院“自救”,校内联合抗议

耶鲁近期被调查是否存在博士项目歧视行为,且正面临NIH项目的断供风险。与哈佛类似,耶鲁也拒绝公布申请者种族数据,并雇佣专业游说团队在华盛顿寻求政治支援。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校内方面,超过900名教职工联署公开信,要求校长与教务长采取更积极立场捍卫学术自治。同时,耶鲁医学院率先设立“内部拨款应急池”,为失去联邦资助的项目提供最多90%的补贴,帮助研究人员维持团队与项目稳定。

康奈尔大学:打官司+舆论战双管齐下

4月14日,康奈尔收到超过75项来自国防部的“项目暂停通知”,总额涉及超10亿美元科研合同。为此,康奈尔不仅与多所高校联合起诉能源部,抗议其“断供不通知”的行为,同时也公开批评联邦对学术自主权的侵犯。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此外,《Cornell Daily Sun》还曝出白宫曾要求将其商学院命名为“特朗普学院”,引发全校学生集体抗议。校方随后声明拒绝任何“政治命名”干预,称“学术空间必须保持独立”。

🤐 明哲保身派

芝加哥大学:表态冷静,步步为营

面对特朗普政府要求高校调整DEI政策以换取经费恢复,芝加哥大学采取相对“冷静”的策略。校长Paul Alivisatos在公开信中指出,虽然政策变化属于政府常规,但部分措施确实对教育和科研构成深远冲击。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他强调,芝大将坚持审慎评估每一项变化,力求在保护学校使命的同时不激化矛盾。这种理性务实的应对方式,也被不少同行看作是“避免成为政治靶子”的模板。

杜克大学:内修外调,稳住阵脚

杜克是NIH拨款排名前十的高校之一,过去一年获得高达5.8亿美元的科研经费。随着拨款大幅缩水,学校开始重新审查支出结构,包括裁减非必要福利、审视校外投资项目等。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同时,药学院启动内部预备金补贴机制,试图保住重点实验室的运作。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一个FDA刚批准的乳腺癌药物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若拨款继续停滞,将不得不缩编甚至暂停项目”。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声温和,执行迅速

JHU是医学研究大户,受拨款政策影响极大。据校方统计,仅USAID一项削减就导致全球44国损失1975个项目岗位。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虽然校长Ron Daniels公开表示“极度困惑和痛心”,但JHU也很快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对部分中东研究课程启动审查,同时裁撤行政岗位以缓解经费缺口。校内教师协会AAUP已提交申诉,要求校方在配合调查的同时保障课程自由度。

🪵 直接认怂派

哥伦比亚大学:政策全盘接受,引发校内风暴

4月17日,哥大宣布接受联邦所有整改要求:包括限制校内抗议活动、加强校园警力、重新设计中东研究相关课程等。同时,成立新职位监管涉及“敏感地区”研究。这一决定换来了部分经费解冻,却引爆校内极大争议。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师生纷纷指责校方“出卖学术自由换取拨款”,尤其在部分巴勒斯坦裔学生签证被撤、绿卡被拒等事件中,校方几无干预,引发外界广泛批评。

宾夕法尼亚大学:项目更名,换回拨款

因为支持跨性别运动员,宾大遭冻结1.75亿美元拨款。2025年春季,学校悄然将“DEI课程”更名为“跨差异领导”,并重新包装了涉及种族/性别研究的部分教学目标。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尽管校方未明确承认政策妥协,但拨款恢复进展顺利,已被视为一次“战略性让步”。

南加州大学:未战先自救

USC因多项调查被盯上,为避全面封杀,4月初发布九项预算紧缩措施:包括基建暂停、行政预算削减、冻结可选支出等。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校长公开表示“面对拨款不确定性,学校必须保持财务灵活性”,并组建了特别小组,与国会进行游说协调。

西北大学:低头换喘息,掏钱保项目

据媒体披露,白宫正在调查西北大学的“反犹事件”,并已暂停价值7.9亿美元的科研拨款。校方表示将全力配合调查,并调整国际学生招生政策以应对风险。

哈佛拒绝跪,哥大直接跪:留学美国,选校要看“立场”?

同时,学校宣布将动用校内储备基金,自行出资保障“关键研究项目”的正常运行,尽可能避免研究中断。

留学生成“受害前排”?

在这场“高校拨款危机”中,国际学生所面临的处境堪称最脆弱的一环:一边要承担高昂的学费,一边却可能因身份、政策和资金变化被“扫地出门”。尤其是STEM、社会学、人文学科等敏感领域的学生,近期频繁受到签证审查或延期影响。

我们来看看目前已公开的变化:

  • 据《华盛顿邮报》4月中旬报道,自2025年3月起,全美范围已有超1000名国际学生的F-1签证遭“静默撤销”,大多数未被提前通知;
  • 被调查项目以中东研究、种族/性别研究为主,STEM专业则因国家安全和研究出口限制(export control)成为“新盯点”;
  • OPT延期申请难度上升,部分学校已收紧外籍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资格。

⚠️如果你是未来申请者,请格外注意以下三点:

1️⃣ 留意学校立场和“抗压能力”

硬刚政府的学校虽有风险,但更具透明度与独立性;而“识时务者”的学校虽看似稳妥,但未来课程内容、项目方向极可能随政策摆布发生倾斜。例如:哥大、南加大近期课程调整较大;哈佛、耶鲁等校则表达了更明确的支持态度。

2️⃣ 规避敏感方向申请风险

若你正申请或计划从事敏感项目(如AI军事应用、区域政治、跨性别研究等),应关注是否涉及政府指定“关注名单”的课题。某些理工类研究已被纳入技术出口管控清单,需提交额外审批。

3️⃣ 提前准备“Plan B”:身份断档预案

近期不少学生突然面临签证中断、资助冻结等情况。提前了解身份“断档”下的应对选项非常重要:例如能否转换为访问学者身份、是否可申请学校内部奖学金过渡等。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揭秘英国G5硕士录取密码:顶尖学府偏爱的“隐藏技能”是什么?

下一篇

2025 IPsyO心理学奥赛课程招生开启 AP心理学可同步备考!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