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呀!
不知道如何跟导师沟通 怎么办?
当然要问!!不问是典型的学生思维,老师不回你就不好意思了?
我曾经读研的时候也碰到过这种情况,那是我第一次约导师做汇报,本来说好是第二天上午,但也没说具体时间,然后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我就给导师发微信,但是到了十点,老师依然没回,于是我就等啊等啊,直到快12点了,我导师过来找我,问我“不是让你上午过来做汇报吗,怎么一直没来呢,我也不好说啥”。
读研后一定要改掉学生思维,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害怕和导师沟通学术问题,心里不要觉得导师是大牛,自己是小白,做啥事都唯唯诺诺,喜欢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
就像上面这种问题,千万不要等导师来主动找你,相反你要主动催促、联系导师,如果是我的话发完消息没回就打电话;打电话没接的话就去办公室找;办公室没找到的就跟导师留言,说明下情况后,用询问的方式试探下导师是不是要改时间....
我相信你这番操作下来,导师看到消息绝对会立马回复你,甚至会觉得不好意思,知道了你的做事风格后,导师也会自己提醒自己。下面我给即将读研的学弟学妹一些建议:
研0时要摆脱哪些学生思维?
学生思维1:不好意思要求/拒绝别人;
学生思维2:跟导师沟通要么无,要么特别频繁;
学生思维3:只知道闷声干活,不懂得表现自己;
学生思维4:不会思考导师安排任务的目的;
学生思维5:奖状思维。
学生思维1:不好意思要求/拒绝别人
不要当老好人,比如对于师弟师妹一些做实验流程规范问题上一定要敢于提要求,适当对别人提要求,会增加ta对你的好感。
其次不要怕拒绝别人后会被人讨厌,比如有时候对于室友、师兄师姐,甚至导师的一些请求,不要啥啥都答应,你答应习惯了他们只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找你帮忙。
但如果你懂得适当拒绝,别人在找你前才会三思,才能懂得感恩。
学生思维2:跟导师沟通要么无,要么特别频繁
导师最烦两种学生, 一种是天天在导师耳边嚷嚷自己有了好的idea,但是从来没行动过的学生,第二种是一声不吭闷头做事,从来不跟导师汇报进度的学生。如果你中招了,我教你几招这样跟导师汇报:
1.汇报最好按周算,比如每隔一周汇报一次,并提前准备好导师可能问的回答;
2.汇报时要会卡进度,比如某课题的实验思路设计阶段已经完成,预计下周开展实验,在做A的同时能想到下一步要做B,要做C等,让导师指导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3.遇到问题,一旦有疑惑,千万别硬撑别隐瞒,及时跟导师汇报寻求帮助,不然这个问题就会跟滚雪球似的,时间越久,问题越多,等你导师也帮不了时就麻烦大了,还得自己负全责。
PS:跟导师汇报前,复盘也很重要,能帮你理清重点和思路,划出该跟导师反馈和不必反馈的内容,让你在导师面前从容稳定、有理有据的汇报!
学生思维3:只知道闷声干活,不懂得表现自己
这点很重要哦,读研时你做课题的努力和付出你不主动展示汇报,导师是不知道的。等你将来工作了就会发现那些升职快的,很多是善于汇报工作、会拍领导马屁的人。而烂摊子、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就被分给低头做事的人,所以跟师兄师姐还有导师处理好关系就很重要了,关系好有啥好处都会想着你。
学生思维4:不会思考导师安排任务的目的
很多同学是一接到导师安排的任务就心急火燎地冲,不会问清楚这个任务的背景和目的。其实,很多导师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可能自己也没想清楚然后就让学生做事。那我们在接下这个任务前最好要思考几个问题:
1.做这事的原因是什么;
2.有没有一些关键线索是可以促成这事的;
3.做之前思考下我应该怎样更好的完成它;
4.有没有要规定在什么时候给导师一个答复;
开始做之前一定要花几分钟琢磨下上面几个问题,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比如现在你知道了一些要避免的学生思维,给我赏个「赞」,我会更用心创作好内容来回馈你们~
学生思维5:奖状思维
大学时会有“我学习认真就应该获得表扬”的想法,但是读研后你会发现,很少有这种情况,你做的好没有导师的表扬,千万不要因为这而产生悲观的心态。记住一点就行,不管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了,最终受益者都只能是自己,不要一味的追求外在认可,这反而恰恰说明你的内心自我力量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