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港新留学“内卷”升级!中产家庭二硕的“逆袭”之路!

国内的同学通常学习路径都比较固定,大学毕业后要么考研要么就业,研究生毕业后要不读博要不就业,几乎没有人会考虑读二硕的,这当然是由于国内研究生学制较长,并且考研之路太卷,性价比太低

然而现在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的孩子开始偷偷卷起来了,通常是英联邦院校授课硕士学制短,让他们有了更灵活的选择。究竟是什么原因要选择二硕,多读一个硕士课程有哪些优势和弊端,什么样的情况适合读二硕,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选择读二硕的原因是什么,通常是因为:

1、提升学历背景

现在找工作越来越不容易,金融、咨询、科技等领域头部企业在校招时,QS前50院校硕士甚至已成为“简历过筛”基础门槛,很多同学在申请一硕时由于本科背景及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二硕时通常会以提升院校层次为首要目标来进行选择

以英国留学为例,通过二硕来逆袭G5也是比较常见的。国内针对留学生的红利政策有很多是限定排名的,以二硕院校的高排名取得回国就业优势也是可行的做法

2、职业赛道切换,延长学习时间

英联邦国家的一年制授课硕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年限短,初到异国本就需要适应,然而面对的却是无比紧凑的课程,往往还没有充分体验异国生活就面临签证到期,所以很多学生会通过二硕来延长在留时间,来补充求职必备技能,顺带思考清楚自己的未来规划

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2022年英国二硕申请者中,45%明确表示“一硕学历无法满足目标行业要求”。可能出于对于一硕的专业并不热爱,二硕成为切换职业赛道的机会;也可以通过二硕来补充专业技能,交叉专业打差异化竞争。

比如一硕为文科(如教育学、社会学),二硕转商科(金融、管理),一硕为理论学科(如纯数学、物理),二硕转应用领域(金融工程、商业分析),增强就业适配性。

3、为读博做准备

正因为一年制授课硕时间太短,如果后续目标是读博的话,往往意味着需要刚入学就要准备套磁和RP了,大家都是第一次出来留学,很少人能做到这么强的自驱力和规划性,二硕刚好积累了经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一硕后发现学术兴趣点,通过二硕积累研究成果,为申请博士(PhD)奠定基础,也有很多同学读了一年制硕士后发现对科研有追求,可能会再读一个研究硕,比如KCL医学影像硕士 → 牛津生物医学工程MPhil。

4、为当地就业做准备

还是以英国为例,2022年英国移民局数据显示,PSW签证持有者中,35%通过二硕延长留英时间,为求职争取缓冲期

同时多增加的时间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积累人脉,利用学生签证积累海外经历,为留英工作争取更多时间和可能性。

英国对高学历人才的政策倾斜(如全球人才签证),二硕也有助于增加移民竞争力

说完了二硕的优势,也得谈下弊端,首先攻读二硕如果专业差距过大,在求职中可能会被询问动机;像投行/咨询行业对“双硕”标签可能脱敏,更关注实习与项目经历;如果你的求职目标更看重应届生生分,二硕甚至可能会削减竞争力。

所以二硕绝对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适合所有人,况且二硕直接意味着更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老师也简单总结了适合和劝退的情况,快来看看你属于哪种。

适合人群:

明确跨专业需求,对原专业不满意或者有瓶颈需要补充必要技能;

需刷新院校排名,二硕能申请到的院校档次远高于一硕;

明确计划留英/港/新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

劝退人群:

不明确自己的规划或者为了逃避就业,跟风读二硕;

目标行业比起学历更重视工作经验;

目标行业重视应届生身份,读二硕会削弱优势。

选择二硕的核心逻辑通常围绕“提升自身价值”展开,可能是职业、学术或身份规划的需求驱动。关键是根据个人目标评估是否值得投入时间与资源,并确保二硕与长期规划紧密衔接。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NEC经济商赛初选站备赛!NEC比赛规则及含金量有多高?

下一篇

4月19日雅思考情 难度降低 考鸭们喜极而泣!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