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被一段TED演讲所感染
想象自己站在演讲台上的模样?
或者看到某个社会热点话题
内心如波涛翻涌,急切渴望表达?
演讲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它能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让你的思想被听见、被记住
NHSDLC的演讲比赛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成长舞台!
NHSDLC的公共演讲(Public Speaking)为NHSDLC赛事种类之一。公共演讲比赛中,选手无需组队,一个人即可报名参赛。
目前公共演讲赛事开设的演讲种类有两种,“原创演讲(Original Oratory)”及“经典演说(Declamation)”。
〔小学组〕的“原创演讲”和“经典演说”
在规则、要求、评分侧重点和备赛重点上
都有什么样的相同和差别?
面对这两种赛制
不同经验和水平的选手
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今天咱们来一起深入解析
〔小学组〕这两大赛制的异同
帮你找到最合适的起跑线!
原创演讲(Original Oratory)是演讲者完全自主创作并呈现的演讲形式。选手需要自行选择主题、撰写讲稿,通过逻辑论证和情感表达说服观众或引发思考。
经典演说(Declamation)则是演绎他人已发表的优秀演讲稿。选手需要选择一篇触动自己的公开演讲,通过个人理解重新诠释。
在小学组(G1-G6)的演讲比赛中,原创演讲组别和经典演说组别在一些规则上是相同的:
- 演讲时长 -
限制在3分钟之内,另有30秒宽限时间
- 初赛轮次 -
3轮预赛+淘汰赛
- 辅助工具 -
禁止使用任何道具
- 脱稿要求 -
不强制要求但鼓励脱稿
但在比赛流程上,两种赛制还存在一些差异,需要特别注意:
在选题时,原创演讲选题自由,但需注意,要避免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符合重要性、相关性、原创性的三原则;
经典演说在选材的来源上有一些条件和要求,但在内容和主题上也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同时也需遵循一些适配原则。
本质上来说,原创演讲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经典演说是“从有到优”的二次创作。
两种演讲赛制的评分标准在很多维度是相同的,比如最基础的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清晰度等,但核心侧重有所不同:
原创演讲更注重演讲的内容,如结构的完整性、逻辑的严谨性、思想的新颖度、语言的原创性等,决赛中的即兴问答环节考验选手的快速思维能力和临场语言组织能力;
经典演说更关注演讲的状态,是否有感染力与共情力,当然也关注内容部分如主题介绍部分是否清晰,用什么样的方式诠释,以及对于时间的把控。
根据两种赛制不同的特点,我们给出差异化建议,便于大家有针对性地备赛:
对于原创演讲,选手们可以多从生活观察中寻找独特视角,采用“故事+数据”混合论证,既易引起共鸣,又有现实价值;但要注意避免话题过于宏大。针对决赛中的即兴问答环节,可以提前邀请亲友帮忙提问,模拟练习。
对于经典演说,选手们可以选择有情感共鸣的演讲,可以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增强表现力,适当设计个人特色的肢体语言也很加分;需避免直接模仿原演讲者,也要避免选择纯数据型演讲,不利于感情传递。
无论选择哪种赛制,NHSDLC演讲比赛的本质都是通过演讲者的表达来进行思想的传递。经典演说如同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让你首先培养自信;原创演讲则是打造属于自己的舞台,表达自己所感所想,更具挑战性。
看了本篇内容,相信小学组的选手们都心中有数了吧。如果你是G1-G6的演讲新手,建议先通过“经典演说”积累舞台经验,1-2个赛季后,再尝试较为高阶的“原创演讲”,实现能力的阶梯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