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一则重磅通知——关于《开展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的通知》。
* 红头文件原文太长,老师附在文章末尾🔚
作为国家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工程”,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以发掘和培育未来科学家为使命,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虽然“英才计划”不直接作用于申请国外大学的过程,但参与英才计划的培养能够跟随顶尖大学教授级别的导师教授进行科研活动,能为学生创造在全球级别科创赛事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以2024年的导师名录为例,数学学科就有很多业界大牛指导。例如复旦大学的林伟教授、楼红卫教授、陆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王立河教授、应文俊教授等。这些导师在复杂系统、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学生也开始踊跃申请加入该计划。
*2024年入选英才计划的学生所在学校统计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市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公布的学员名单中,总共有210名学员经过严格选拔,从624名入围面试的学员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具体分配如下:复旦大学50人,上海交通大学50人,同济大学50人,华东理工大学10人,华东师范大学50人。)
2024年的英才计划入选学生相比2023年的192人,今年增加了18人。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视,意味着对于偏科(理工科)的孩子有更多大包容性。希望通过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课堂,选拔有科技特长的孩子破格入学。
除了英才计划,还有上海高考综评、强基计划等等项目,都在帮助孩子们实现个性化发展,实现多元化录取升学路...这里老师就不一一展开了。
那么中学生英才计划具体是什么?怎么参与2025上海中学生英才计划?对于上海的家长和学生有什么用?以及如何报名?机构国际的老师带大家一起了解下~
中学生英才计划具体是什么?
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资源整合,为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路径,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科研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一、实施学科与范围
实施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
实施范围:全国部分省份和城市,具体由省级科协和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参与中学和推荐名额。
二、选拔条件与程序
1、选拔条件
年级要求:
原则上高一学生优先,部分省份允许高二学生报名,个别地区(如贵阳)允许初三学生报名。
成绩要求:
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年级前15%。在学科竞赛(如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同学也具备参加资格。
其他要求:
具有强烈的科学报国志向、浓厚的科学研究兴趣、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选拔程序
报名:
符合条件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平台完成线上报名,提交个人或团队信息,并上传申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如成绩单、获奖证书等)。
资格审核:
主办方或学校对报名学生进行初步审核,核查学生是否符合基本条件以及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选拔考核:
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联合对报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创新潜质进行笔试、面试。笔试侧重学科基础知识与解题能力,面试则考察逻辑思维、科研潜力和表达能力。
确定拟录取名单:
根据考核成绩排名,主办方确定拟录取或推荐人选。
公示与确认:
拟录取名单在官网或公示平台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内若无异议,学生需按要求完成线上确认或线下签字等程序,正式获得入选资格。
三、培养模式与政策支持
1、培养模式:
导师制:
每位入选学生由一名高水平科技工作者担任导师,负责课题指导。导师团队成员应具有不同研究方向,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联合培养:
实施“1+1+N”培养模式,即1位学术导师负责课题指导,1位实践导师协助实验操作,N个跨学科工作坊拓展视野。
科研训练:
培养周期内需完成不少于120学时的科研训练,包括实验室轮岗、学术会议旁听、国际期刊论文研读等。
2、政策支持:
资源支持:
入选学生将接受高校教授与科研院所专家的联合指导,开放学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推动英才学生培养工作与学校特色优势资源、特色活动相结合。
升学优惠:
部分优质课题成果可获得推荐参加ISEF、丘成桐科学奖等国际赛事。该计划与“强基计划”形成培养链条,参与学生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可展示完整的科研履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在自主招生环节设立专门通道。
机构国际凭依托上海交大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和优势师资,并拥有特有的境外实体教育资源,已帮助上海50+学子入选英才计划或收获高含金量的科创竞赛奖项👇
综合素质评价:
部分省级教育部门还将计划参与经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高考录取参考依据。
怎么参与上海2025中学生英才计划
上海“英才计划”入选后,学生将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进入试点大学,跟随知名教授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活动。
然而,上海中学生英才计划的选拔标准也相当严格,仅面向高一学生开放申请,且每位学生仅有一次申报和入选的机会。在申请材料中,学生还需提供区级以上的获奖证明,无论是科创类还是学科类。
这意味着,学生需在初中阶段就参与并获奖于各类区级以上的相关学科类、科创类的赛事,这也凸显出越早准备、提前布局的重要性。
以上海为例,以下是2024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具体申请流程:
11月5-10日:开始学生申报
11月5-14日:截止12:00前,中学推荐及上海办审核
11月16-20日:公布笔试名单及安排等,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学科笔试
12月上旬:公布上海地区高校面试名单及面试安排
12月下旬:2025上海“英才计划”培养名单公布
*2025年上海中学英才计划具体流程还尚未公布,后续可留意机构国际所发布的通知详情。
机构国际作为上海唯一拥有英国本土高中背景的全日制A-Level学校,结合上海国际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升学规划需要,开设了适合国际方向升学学生的科创竞赛辅导项目。以升学世界前100大学为目标,帮助无数学子收获了全球顶尖大学录取offer!👇
机构国际4⃣️大优势
助力备赛中学生英才计划
📖交大等TOP院校学术支持,课题资源丰富📖
🔬线下科研基地,100%实际操作体验🔬
👩🏫专业学术导师,一对一引导式探究👩🏫
🚀多年科创竞赛研究辅导经验,大幅提高获奖率🚀
有超级导师和一流设备的加持,科创赛获奖的案例当然数不胜数。上海交大教育集团科创中心的超多获奖案例,覆盖国内外高含金量科创赛事。
部分获奖课题展示↓↓↓
开展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的通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