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夏令营就一定会保上研吗?

千万注意拿到外校offer≠保研成功,这是常常被混淆的两件事,很容易让人忽略最基础、却又极其关键的要素——本校推免资格。

今天,老师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保研的全流程,打破潜在的认知错误,让大家免走弯路!

一、究竟怎样才算成功保研

简单来说,保研分两步

1、本校提供推免资格

2、本校/外校提供接收资格

一出一进,才算是完成了闭环,缺一不可。

现在由于各大高校前置推免考察,组织冬/春/夏令营/预推免,在教育部推免系统开放之前,就已经定下了offer(也就是接收资格),导致大家注意力全放在了这一步。

但是,没有本校提供的推免资格,出不去,那完全不用想被接收这一后续的事儿。

绝大部分学校的推免资格是根据综合排名来决定的,综排分数是学业成绩*比例+保研加分*比例,所以想要获得推荐资格,最好是专业成绩和加分两不误,兼顾提升(如果专业成绩存在绝对优势别人有加分也完全追赶不上,那可以不怎么管)。

各大高校出综合排名基本都是在9月份,而冬/春夏令营早就办完出结果了(从这看得出来,这些项目都只用专业排名投递,毕竟综排压根没出)。

所以现在常常是很多同学先拿到了外校接受资格,后拿到本校推免资格,但最本质的肯定是本校提供的推免资格。

二、保研当年最全时间线

冬/春令营(当年1月-5月)

大家最常听说的保研环节就是“夏令营”,但实际上,有一小部分项目早早就开始了选拔。

冬令营,只有极其少数院校举办,屈指可数,比较稳定举办是中科院的“空天信息技术”冬令营,2023年清华大学求真书院也开办过。

因为开营时间极度靠前,所以往往是高手云集,巨佬纷纷前来试水,正式进入保研状态。

春令营,通常是top院校经管项目的起点,3/4月份就开始发布招生简章,4/5月份分批次入营考察是抢夺头部生源的主战场。

大家在这时候就可以着手准备保研相关材料,熟悉保研系统的填报节奏,进入备考察状态。这时候如果能够入营,即使考察获得候补,最终也有很高概率顺利转正,因为海王真的满天飞~

夏令营(当年5-7月)

这段期间,绝大部分学校开展推免考察,在学校(院)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招生信息,详细介绍申请举办流程、申请要求和DDL。大家多多注意每个学校允许投递项目的数量要求,接受报名多个项目的一定要多投递试试。

通常这时候是只用在报名系统/邮箱上传材料的电子版,也有部分学校是要求邮寄纸质版材料,按通知来就行。院校会根据大家的成绩、排名、英语、科研竞赛等评判标准进行筛选,综合达标的同学就顺利入营啦。

现在夏令营举办基本都恢复线下了,入营的同学会集中到学校所在地进行笔试、面试。

夏令营的周期一般比较长,短则2-3天,长则1周。

第一天通常比较轻松,基本是入营仪式、项目讲座,部分院校会有集中晚宴,给大家放放松。

到了第二天,正式进入考察环节,先进入笔试,有的学校是通过笔试才能进入面试,有的院校是都可以进入面试,最后统一加权赋分,这得看各个项目的规定。

夏令营结束后,学校会把获得优秀营员/候补营员的名单公示出来,如果大家获得了优秀营员,大概率是可以成为该学校的学生(但也要看学校有没有超发,也就是offer铁不铁)。

预推免(当年8-9月)

预推免是第二次主要机会,申请形式和夏令营基本一致,一般都是允许再报名的(少数院校会限制夏令营没通过的同学不给再报名、候补项目的同学不让报名其他项目,这个提前询问好)。

预推免不一定所有院校都会开,有些院校夏令营早早招满了,就不再开预推免,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一直等着预推免再去报名,以免到时候不开打乱节奏。

不过也不要过于担心,有些院校是将夏令营、预推免的招生名额分割开,所以预推免不存在没什么项目可报的情况,大家不要焦虑。

与夏令营相比,预推免主打“短、平、快”,节奏很紧凑,没什么参观、适应环节,大部分也不用笔试,直接进行面试,然后过几天就能出面试结果,确定通过名单。

预推免很多学校都会卡到9月20号左右,而9月28日左右就是国家推免服务系统打开的日子,所以这段期间大家一定要多刷官网、邮箱,留意电话,以免忽略消息。

九推/十推(通常是9月28日-10月20日)

9月28日国家推免服务系统正式开放推免志愿填报,99%的保研er都在这一天和院校互相确定,锁住offer。

但由于保研海王满天飞,必然有些院校会被鸽惨,招不满预期的人数,候补offer全部转正也填不满空额,所以会在这一天开始紧急补招,最晚的ddl就是国家推免服务系统正式关闭的10月20日。随着系统关闭,保研推免彻底闭上帷幕。

与前面的考察环节相比,九推/十推的流程简化到极致,门槛基本会降低不少(但并非没有要求,仍有难度),面试考察非常短暂,基本当时就能确定是否通过,所以一定程度上确实能算“捡漏”。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一点,不要对九推/十推报以太高期待。

因为这说白了主动权根本不在自己手上,一定得集满院校被鸽惨、院校也不打算转到考研招生名额里,而且院校的筛选还是会有一定难度。

所以在手上已有offer还不错的情况下,并不建议去赌九推/十推捡漏,因为offer都是有时限要求的,过期会自动作废,千万要谨慎。

三、常见的保研纠结问题

01、拿到的offer铁不铁?

现在院校、保研生很多都是海王,大家彼此互海,拿到手的offer效力下降很多,这时候千万不要只拿到一个offer就直接开摆躺平,一定先提前注意这个offer到底铁不铁?

为了弄清楚offer的可信度,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互相验证:

(1)先看看近三年内这个项目有没有黑历史,“惯犯”在承受过舆论谴责后,再犯的可能性真的挺高,没什么愧疚心;但如果此前一直没干过这种事的,基本都会很爱惜自己的“名声”,保留清誉。

(2)搜集往年考研招生简章里,列出的各年推免生接收名额,基本可以作为数量参考,看看发放的offer数是否有明显超发。因为冬/春/夏令营的举办时间很早,而教育部给各个学校下拨名额都得等到当年9月份,所以院校为了求稳,也会参考往年的下拨名额制定今年的预估计划,大部分时候都是偏差不大。

(3)拿到offer后可以联系对方院校老师,提前占位进组,方便从老师那打听最新的项目名额情况。

02、保研要不要提前联系老师?

经常有同学问,现在我还没拿到offer,跑去联系老师会不会人家压根不想搭理我。或者就草草敷衍,也没什么作用吧。

首先,我们要想明白一点,这种套磁即使无利,保底也是无害的。老师敷行回复或者不回复,对于我们的推免申请不存在任何不利影响,但只要能真的碰到一位热情老师,那就是绝对赚到了,所以套磁联系大可一试。

不过,为了减少损耗精力,我们可以在套磁前,认真选选给哪个老师套磁,让自己机会稍微大些,不要同时联系多个老师,海王印象一旦树立,那在老师那边就是绝对减分了。

其次,对于直博/硕博类项目,套磁基本是大家常用操作了,很多好老师都被提前联系,甚至一些老师会在正式考察前先组织一个预考察,确定人选。所以,准备走学术路线的同学完全可以主打套磁多试试,占住先机,至少不让自己落后于大队伍。对于专硕申请来说,套磁一般帮助不大,倒可以不用太在意。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一篇讲清楚雅思&GRE及备考攻略

下一篇

Niche更新2025年度全美最佳大学排名!文理学院迅速崛起?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