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公立国际部招生开启

或许是受到去年国际部遇冷的影响,今年北京公立国际部招生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激烈。

十一学校、四中、一零一中等都早在1月就开始招生,很多学生已经成功上岸。

进入年后,各大国际部的提前批招生全面启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线下活动。招生的节奏比以前更快,真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公立国际部抢人大战

最新战况

过去几年,北京的公立国际部招生都有自己固定的节奏。

一般来说,3月开学后,学校会通知第一轮面试,主要根据学生的托福成绩、初三上学期期末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

第二轮面试通常安排在4月中旬,也就是初三一模考试之后,依据一模成绩进行评估。

但今年有些变化。例如,上周末,人大附ICC通知了初三已经提交过简历并通过审核的学生,要求22日(周六)上午8点到校参加加试,考试时间从早上8点持续到中午12点。

八十中也向初二和初升高的家庭发出了通知,考试安排在22日(周六)。初升高的考试时间是07:40,1+3项目的考试时间则是12:40。

十一学校国际部更加急不可耐,考试结束后当晚就会通知家长录取结果。家长们从晚上11点开始陆续接到电话,持续到凌晨1点。

无论是否通过加试,学校都会打电话解释原因,并表示如果之后的成绩(如一模成绩和托福成绩)有提高,仍然可以继续联系学校。

可以看出学校给了孩子和家长更多机会,并且也给自己留了后路。

从网络上的消息来看,十一学校国际部录取的学生大致情况是:十一学校国际部录取孩子的签约画像大概是海淀区前2000名,对应区排名前10%。

西城区排名前1000名,对应区排名前8%,同样是有无托福成绩均有录取;东城区前800名和朝阳区前500名,基本都有托福100+分数。

我们也为大家搜罗了一些学生的基本成绩,数据来源【首都公立国际部】:

海淀区排200-300,无托福(✅)

东城区前500名,托福100+(✅)

朝阳区前300名,托福100+(✅)

海淀区前2000名,托福95+(❌)

西城区前600名,托福100+(✅)

经开区前10名,托福110左右(✅)

朝阳区前900,无托福(❌)

国际学校学生(人朝分新初一3-4班点招实验班✅)

从以上几位同学的成绩就可以看出,北京公立国际部第一轮招生托福100+是标配,除非区排名能够进入前300以内,否则没有托福根本没有机会。

今年,各大国际部的开战节奏更快了,五大一梯队的国际部已经在寒假过后开学第一周就开始了加试。对于低龄的家庭来说,应该更加关注每年考试的变化和备考的时间节点。

北京公立国际部扩招

利好留学家庭

北京公立国际部招生打得火热,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最近两年,北京的公立国际部出现了不少新项目,给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比如,2024年6月,清华附中广华学校和一零一中学怀柔分校分别开设了国际部(A-Level课程);

2024年11月,北京十八中还与美国加州的艾尔卡米诺特许高中合作,推出了中美高中课程,计划招生60人。

与此同时,一些老牌的国际部也在扩招,比如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和八一学校国际部,师大二附国际部也在扩招20-40人。

这些新开的国际部和扩招的老牌国际部无疑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利好,但入学难度如何?如何准备才能提高录取机会呢?

北京的公立国际部招生主要分为提前批和常规招生两个阶段。部分学校还提供1+3和0.5项目,给有国际升学意向的家庭提供了多种入学通道。

提前批:

学生可以在初三上学期期末到下学期初,向心仪的国际部提交简历。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一模成绩、托福/雅思分数、竞赛等综合情况来筛选,并邀请合适的学生参加笔面试,评估后给予提前签约的机会。

常规录取:

这是指中考结束后的录取阶段,国际部通常会在中考成绩公布前后组织一些相关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捡漏”被录取。

1+3项目/0.5项目:

1+3项目面向初二学生,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在初三提前学习一年的国际课程,并免去中考,直接升入高中国际部。0.5项目面向初三学生,通过学校相关测试后,可以在下学期开始国际课程学习,并免中考直升本部的高中国际部。

一般来说,国际部提前批会提前锁定总招生名额的40-50%。

如果有意向进入这些学校的家庭,建议提前学习国际备考课程,提升托福雅思成绩的同时,了解各校加试的题型,提前修改简历,争取“死签”名额。这样对未来申请优秀公立国际部的机会有很大帮助。

对于新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最好提前准备。如果有一定托福雅思基础,可以利用暑假时间冲刺高分,开学后主要精力放在校内学习上,尽量提升各科成绩。

总结来说,家长和学生需要提前规划,关注招生信息,并不断提升英语能力和学科成绩,这样在申请公立国际部时才能脱颖而出。

备战升学的进度条要加快了!

最后再来谈谈接下来今年北京公立国际部招生的情况。

由于第一梯队的学校增加了一轮提前批招生,1月15日就开始了这轮招生。

然后,开学后马上进入第二轮招生,这意味着原本一模后的第二轮招生,现在变成了第三轮招生。接下来的每一轮依此类推,以往的五轮招生变成了六轮。

多增加这一轮招生,显然是给学生更多机会,可以让一些孩子更早“上岸”,提前确定入学。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好机会。

去年,第一梯队的国际部突然遇冷,任何人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学校最后只能加减分录取,甚至还有被录取的学生撕票了。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部分家长决定不出国,孩子选择留在公立体系;另一方面,北京的国际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新的国际学校崛起,竞争加剧。

比如,北京海淀外国语、鼎石学校、八十中学国际部、北大附道尔顿学院、ISB顺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在上一个申请季和今年的招生都拿到了亮眼的offer。

这意味着,未来留学家庭的选择不再单一,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千军万马地争抢一个名额,国际路线有了更多的赛道。

这些变化,正是促使北京公立国际部调整招生策略的关键原因。

不过,不管是选择公立国际部、外籍子女学校,还是其他国际学校,家长和学生必须要知道,唯一能决定能否被录取的,还是孩子的学术实力,尤其是托福和SAT成绩。

越早考出好成绩,越有优势。

总之,今年的招生形势和节奏与去年大不相同,家长和学生不能再按去年的方式准备了,托福、雅思、SAT备考要更早一步了!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爱尔兰2025年最新语言班汇总

下一篇

东北财经大学 2+2国际本科项目招生简章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