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美高放榜进入倒计时,家长和学生们的心情无疑充满激动与忐忑。在这一紧张的等待阶段,我们特意整理了一份关于放榜常见结果及应对策略的指南。
无论是美高补申、补录,还是转正,提前做好准备都能帮助大家更从容地迎接录取结果。各大寄宿高中将在这一时间节点前后陆续公布录取结果,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Offer(录取)
Waiting List(等待名单,简称WL)
Reject(拒绝)
此外,许多走读学校采取Rolling(滚动)录取的方式,没有严格的申请截止日期和放榜时间。
3月10日放榜后
美高补录黄金期
3月10日放榜意味着美高留学申请正式进入补录旺季。尤其在4月10日(大部分学校要求申请者在此日期前确定最终去向)之后,补录高峰期将开启,并持续至8月,甚至可能延续至9月初。
部分TOP美高放榜时间汇总
2024美高申请季趋势总结
1. 前50寄宿高中申请量上升,竞争更加激烈。
2. 维立克面试(Vericant) 成为更多学校的面试通行证。
3. 审核标准更加严谨,学校注重综合评估,更看重申请者的匹配度。
4. 国际学校学生的优势凸显,但推荐信成为不确定因素。
5. 特长生更具竞争力,在申请中表现更为突出。
6. 申请者的兄弟姐妹申请优势增加,部分学校对有兄弟姐妹的申请人更为青睐。
7. 合理选校至关重要,避免盲目冲刺或定位失误。
8. 学校信任的顾问作用日益增强,专业建议能影响最终录取结果。
9. 申请准备周期延长,语言规划等前期准备变得更重要,家长的培养意识也在增强。
1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参与美高补录?
1. 第一轮申请被拒或进入Waiting List如果第一轮申请未能成功,或者进入Waiting List,不必过早放弃。
此时应当反思申请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例如:
递交的申请材料是否充分?
文书是否充分展现个人特色?
是否遗漏了重要的活动经历、获奖记录或优秀成绩?
选校是否存在匹配度问题?
补录将是一个宝贵的第二次机会,抓住这一窗口期,或许仍有希望进入心仪学校。
2. 对第一轮录取结果不满意
如果已经收到了Offer,但并非最理想的学校,该如何应对?
如果选校定位存在偏差,导致录取结果不理想,补录可能提供新的机会。
如果从只考虑寄宿扩展到优秀走读学校,或许可以争取到比原录取学校更好的结果。
如果希望补录更好的寄宿学校(尤其是寄宿前50),则需要更加谨慎。虽然每年都有极个别的成功案例,但这类机会较为有限,不建议过度依赖小概率事件。
3. 错过学校申请截止日期
如果因为失误或较晚规划而错过了第一轮申请,不妨关注仍有空缺名额的学校,并及时提交补录申请,把握最后的机会。
23.10之后如何获得录取?
在常规申请或补录阶段,学生的个人情况、顾问老师的支持、学校的名额信息以及时间节点的把握都是决定录取结果的关键因素。
对于热门寄宿学校而言,第一手的学校名额资讯和有效的申请策略至关重要。而对于其他学校,及时掌握招生动态,深入评估学校情况,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申请,同样能大幅提升录取机会。
关于等待名单(Waitlist)
一个核心问题是 “报到率”,尤其对于顶尖寄宿学校而言,空出的名额极为有限,同时在候补名单上等待的学生也不在少数。那么,该如何增加补录机会呢?
在学校仍有名额的前提下,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专业、有经验的顾问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学生更精准地争取录取名额。
33.10美高放榜前,学生和家长还能做什么?
目前正是跟进招生办动态的关键阶段。如果学生在申请结束后还没有与招生办保持沟通,建议抓住最后的机会,主动联系心仪学校,增加个人曝光度,同时再次表达对学校的兴趣和认可。
关于WL(候补名单)的问题
可以直接询问自己在Waitlist中的排名吗?
大多数学校不会对Waitlist进行明确排名,因此即使询问,通常也无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如何增加Waitlist转正的可能性?
尽快与学校取得联系,保持持续沟通,向招生官表达对学校的强烈兴趣。
如果决定不留在名单中,建议向招生办发送一封感谢信,并正式声明放弃候补资格。
美高TOP10学校学习压力有多大?TOP10-20是否更轻松?
在TOP10美高学校,想要拿A并不容易。从学习时间来看,几乎每天晚上都要12点以后才能完成学业,因为竞争对手普遍实力强劲。
TOP10-20之间的学校压力相对较小,但并没有本质性的下降,依然需要强劲的学术能力和适应能力。
压力的来源主要包括:
1. 学科难度:不仅是英语本身的挑战,而是各学科对写作能力的高要求。例如,几乎所有课程都涉及大量论文写作,优秀的写作能力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2. 社交压力: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英语不够流畅,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会影响融入感。
如何为9月美高入学做准备?
在这个阶段,建议学生开始衔接学习,为美高的学习模式和课程节奏做好过渡。建议学习内容:
美高9年级文科课程,提前适应阅读、写作要求。
数学:学习代数二(Algebra II)等课程,为美高数学课程打好基础。
SAT基础学习(如果有额外精力)。
获得录取并不是终点,比进入美高更重要的,是融入美高。即将在今年秋季入读美高的孩子们,将会面对十几年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巨大转变。未来4年的学术规划至关重要,尽早适应课程模式,有助于顺利过渡。
利用3-9月的时间做好学业上的衔接,提前熟悉美高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未雨绸缪”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