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科研报告提不出问题没有质疑精神习惯了听课一样去接受怎么破?

今天讨论一个非常学弟学妹非常关心的话题,参加学术报告会提不出问题来,每次参加学术报告就像听课一样,感觉收获也不多。不知道各位同学在参加学校的学术报告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同样的情况,今天就来帮助大家分析分析,以及详细说下参加学术报告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减少你不必要的焦虑,分以下几点来讲解。

1.如何选择要参加的学术报告?

2.参加学术报告要提前准备什么?

3.学会如何提问?

4.如何回顾总结?

一:如何选择要参加的学术报告?

读研的小伙伴都知道参加学术汇报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就是为了凑学分;另一个就是提前感受下别人做科研汇报是怎样做的。

第一点的话就是凑数量的,只要参加足够的学术会议分数就一定可以拿下来,但是大家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你去听的学术汇报是否跟你将来的要做的课题方向是一样的,这个很关键!最好是去参加那些跟你课题方向接近的大佬的学术汇报。这样你也可以提前了解下你这个领域内别人在做什么?

哪写方向比较热门等等,起到了一个科研入门的作用,更关键的是让你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科研的,对你来说将来你是否也想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很多同学可能看到别人做的东西就提前望而却步了)。

归根结底,就是去听跟你导师研究方向接近的学术报告会更有意义。

二:参加学术报告要提前准备什么?

很多同学去参加学术报告的时候,都是没有提前了解过汇报老师的背景、发过的论文成果等等这些信息的,基本是在完全不知道要去听什么的情况就去了。

本来别人的学术汇报就是一个比较深奥的汇报,而很多同学又是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听的,那肯定就会出现一脸懵逼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怎么提问?

所以最好是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

1.百度了解下汇报人的个人信息;

2.看下汇报人做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哪些方面;

3.重点看下他的科研成果,比如发过的小论文,尤其是一些质量比较高的论文;

基于对以上信息的了解后,再去听老师的学术汇报,肯定会收获更多,也就不会出现一脸懵的情况,甚至你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了。这个就好比我们上次的时候,老师都会让你提前备课了解下要讲的内容,这样你就更能理解。如果你提前工作也准备了还是听不懂的话,就是积累不够的问题。

三:学会如何提问?

再来看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提问,一般我们听学术报告的时候可以三个层面提问题:

1.从技术层面来提问。

比如模型为何做如此的假定,做其他假定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这个回归是怎么做的,有没有调整标准误+;这个实验时怎么设计的,设计上是不是有问题。

2.从故事层面来提问。

比如模型跟现实是不是相符,回归是不是跟现实的故事相符合变量是不是有内生性+等等。

3.从文献方面层面。

比如这篇文章跟之前的文献有什么差别,是解决了之前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是从另一个层面在新的环境、新的假设下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是找到了之前文献没找到的现象,还是解释了之前文献所不能解释的问题?这其中技术层面是最简单的,只要你自己对这个领域的技术非常熟悉,在听他讲的过程中,很容易的就能找到技术层面的问题进行提问,当然前提是人家的技术可能有问题,或者没解释清楚。

故事层面的问题更接近文章本身,是关于文章的整个idea的问题。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一层面的交流是需要在现实中有一些积累,同时熟悉学术语言,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出好的问题。

最后一个文献层面,就更是一个积累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读过这一领域足够多的文献,恐怕是很难提出文献类的问题的。只有对这个领域的文献非常熟悉,才有可能横向、纵向的与其他文献进行比较,进而提问。

另外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没问题硬提,会很尴尬,如果你没有问题就不要提!

四:如何回顾总结?

当然每次我们参加完一场学术会议后,你也可以回顾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你可以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1.今天参加的学术汇报主要是讲什么,用了什么技术方法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他的主要创新点是什么等等。

2.这个学术汇报对我现在做的课题方向有没有借鉴意义;

3.汇报人今天整个汇报思路如何,是否条例清晰、有故事感、逻辑严谨等,对我将来做汇报有啥借鉴价值;

这样的话,可以让你对参与这个学术汇报会更加有收获,对你自己将来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日常的学习和汇报都会更有价值。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MC8数学竞赛有用吗?AMC8含金量/难度/适合对象/培训课程

下一篇

欧洲留学EU商学院--海外职业发展的重要跳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