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本届申请季同时斩获 UCL伦敦大学学院PPE(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人文与科学专业双offer的成同学,他说:“请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些良夜,泪珠掉落的地方,明天或许会有玫瑰绽放”。
01、领悟到哲学的魅力与生命力 有挑战的事物令我更为着迷
在初中阶段,我接触到了不少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朋友。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许多人被诊断为同一病症,但追溯其背后的成因却大相径庭,比如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沉重的学习压力、以及校园内的欺凌现象等。所以最初我想学的是心理学,希望能够深入探究人类内心的复杂世界和个体思维的微妙变化,帮助朋友们摆脱困境。
但是我后来发现,那些被诊断出心理疾病的朋友们似乎都或多或少喜欢看一些哲学或有关哲学的作品,他们说沉浸在那些哲学的名著中,似乎能让他们的痛苦暂缓。有一位朋友带着我读了拉康,读了弗洛伊德,读了柏拉图,我开始领悟到哲学,这基础学科的魅力与生命力。那位朋友和我说,他想去牛津读PPE专业,并且主动咨询了十来个留学中介,了解了很多信息,甚至把高中三年的规划都已经做好了。但在面对一年六七十万——对于我们这种小城里的人来说天价般的学费时,他的父母却步了。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并接触到PPE这一跨学科的专业领域,高中时我选修了经济,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愈发能体会到这个专业的意义。在课余时间参加的辩论活动中我又接触到了政治学相关话题,从而意识到,许多困扰我们人类的现实问题,往往需要打破单一学科的束缚来综合应对,而PPE专业也许是学习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
有人问我:“牛剑G5的PPE专业这么难录取,为什么还要去申请呢?尤其是对于你这种选课几乎毫无优势的人而言”。或许我这个人比较怪吧,倘若一个专业难度不大,那为什么要去申请它呢?有挑战性的东西令我更加着迷。
02、PS文书不要写成个人履历 专业知识和热情都很关键
在PS文书方面,我的写作素材是比较多的。初高中时期参加的辩论活动对我知识面有很大的拓展,在导师的推荐下我也读了一些经济类的书籍,还参加了一些其他的学术项目,这让我在写文书时更加游刃有余。
然而PS文书的字数限制是让我最头疼的东西,前后反反复复改了很多稿,不断提炼精简自己的语言,和文书老师时刻保持沟通,最后终于成稿。在文书中,相较于单纯陈述自己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要做,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什么。若只是罗列自己的过往学术活动经历,那仅仅像是一份简历而已。
特别是对于没有笔面试的大学和专业来说,PS文书极有可能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文书写作中除了要展现专业方面的能力,也一定要体现出对专业的学术热情。在文书中,我对Swift的political philosophy (2001) 中提出的一些equality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结合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Absolute Equality的一些观点,以及中国城乡发展割裂、不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整合,提出了我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也明确表达了希望在大学里可以继续学习,并且深究这些观点问题的强烈愿望。这一点在文书中能够突出展现我对学术的热情与执着追求。
在和升学导师沟通后,我在22年底开始参加学术项目来提升自己的背景。对我而言这个项目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来丰富了自己在政治学方面的PS文书素材,二来对我的搜集资料、写作分析能力有很大提升。
我的课题是元宇宙中的政治治理模型。由于这个课题过于新颖,导致在整理资料方面花费了很长时间,不过这样更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对我来说才更有意义。
除了dissertation内容的评判之外,这个项目也要求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相应的评估、记录每天的activity log以及呈现一张完整的时间规划表(甘特图),这些都是打分标准。当然在论文成稿提交之后,还有一个答辩环节,要求参加者在十五分钟内介绍完自己的项目,考官会根据讲解内容进行提问。
整个过程大约是七个月的时间,如今回首,惊讶于自己当时的毅力与勇敢。白天学习课内知识,晚上回来就得熬夜写材料,每天的睡眠时间没有多于五个半小时。精疲力竭之时便安慰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03、学长的申请季经验 建议提前做好整体规划
我分别申请了Oxford, LSE和UCL的PPE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在升学导师的建议下,放了UCL的Arts and Sciences作为另一选项,虽然这个专业要求文理双修,但是其课程的设置还是很吸引我的。
如果想把自己的路走得顺一点,我的建议是提前做好规划吧。由于我高中选课和PPE这个专业不是很沾边,在数学、物理、化学、经济中只有经济是相关的。这让我不得不在课余时间找一些额外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背景,补充选课方面的短板。
参加各种辩论活动、经济论文活动以及学术项目,再加上平时还要准备PS文书、模拟面试还有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都是因为没有提前规划导致我的课内学习落下了很多很多。忙完了这些背景提升活动之后,再回过头把时间全用在补课内知识上,这就使我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TSA入学笔试了。所以很遗憾, 我没有拿到Oxford的面邀
我认识的几位今年牛津PPE的offer holder基本都是提早三四年就开始规划准备了,高中的选课也倾向于文科中对入学笔面试有比较大帮助的学科。而我是在高中开学后半年才确定好自己要申请的专业,相较于他们来说起步过晚了,所以提前做好规划在我看来还是很重要的。
04、切勿因暂时的失败踟蹰不前 在总结中调整心态才是优选
我也申请了Oxford的PPE专业——毕竟那是每个申英PPE人的梦想吧。
在被牛津发拒信的那个晚上,我正在跟申请帝国理工和牛津的同学们聊天。他们有的刚刚顺利完成帝国理工的面试,有的刚刚拿到牛津的面邀,房间里洋溢着喜悦之情。聊着聊着,我的手机上突然显示出一则邮件,跑回自己的房间一看便愣住了。对这个结果,当时可能更多的心情是不甘。虽然在入学笔试结束后我便大概清楚无望了,但是当收到拒信的那一刻,尤其是当我的身边人都尽数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时,内心的痛苦使我一晚无眠与沉默。
那时正值A Level大考期间,心态对考试状态的影响不言而喻。每天陷入自我怀疑的内耗当中,难道自己真的技不如人吗?不考上牛剑就意味着我很失败吗?看着周围同学的喜悦神情,嫉妒感是无法控制的。他们的安慰更像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而非同病相怜者之间的同情。
但是后来我逐渐想通了,只是牛津这个梦碎了而已,LSE和UCL也是很不错的选项呀!且不论怎样,A Level成绩是申请的基础。与其在悲伤中踟蹰不前,不如在大考中再证明给自己看一次!于是我沉下心来继续备战,最终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等待是漫长的,UCL的offer一直到2月底才姗姗来迟。一月份许多剑桥和牛津的同学已经拿到了offer,但是我也有很多大神同学,例如TMUA 9分,STEP双S的同学被剑桥发了拒信。我也越发释然了,牛剑申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拿到UCL offer的那一刻时,我并没有很激动,更多的是一种坦然。
05、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寻求外界帮助 并不是示弱而是渴望进步的展现
来东南亚这座小城之前,我仍然是一个懵懂的少年,沉浸在自己成功的幻象当中。彼时尚不知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做什么;拥有的仅是对这个世界无尽的好奇。来到新加坡之后,我才发现,在小城镇里的那些成功,根本不算什么。从小城里走出来的孩子,脚步似乎永远落在后面。
那些大城市来的同学们,有的从小就计划着出国,要去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些大学,什么专业,初中甚至是小学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大城市的孩子,他们的资源、信息、人脉可能更加丰富;甚至再为世俗一点,那些大城市的家庭更为富裕,对教育的投资无需吝啬。这时我才知道,在自以为成功的时候,已经距离别人很远了。
于是我想要打破一些什么,壁垒?信息差?我不清楚。但我只是想证明,我有能力自己去提升能力、搜集信息,搭建资源与人脉。但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力量过于微薄了。我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这并不是一种示弱,而是一种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展现。
在我自己看来,这趟申请旅程并不算很顺利。但是真的很感谢校内外的老师们这些年对我的帮助,如果没有导师们的文书指导和选校规划,我也没法同时收获两个UCL的offer。
除此之外,很感谢我的朋友在我精神状态不佳的无数个晚上,安慰我坚持下去。当然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为我提供经济与精神上的支持。也祝愿正处申请季的学弟学妹们都能收获理想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