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的留学申请规划

如果你大学毕业选择留学,你的大学四年就基本在做这么几件事儿:

  1. 打开眼界
  2. 探索
  3. 做决定

难道不是刷GPA、学英语、考考考么?——不是的。最近大家都在说“大学高中化”,你的确会在大学四年里参加无数的考试和选拔。但出国留学中考试只是辅助,关键还是你的选择。比如,你未来是要走学术、读博士,还是想要就业读硕士?你要继续读你的本专业、还是要换个赛道?研究生求职前景和个人爱好,选哪个?能兼顾么?等等。

这些选择,如果你没有主动掌控的意识,最后就是你的GPA帮你选的,比如专业分流和保研。这篇文章要谈的就是如何以留学为契机,主动地过好大学四年,获得理想的留学申请结果,同时完成大学阶段的使命,成为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的人。

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

有没有一上大学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有!但这样的情况,太少了。绝大部分人在十八九岁对自己的方向和兴趣不这么明确。但我们仍然可以规划自己的大学,并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合理的做法可以是:大一大二学好基础课,也可以多去了解周边的学科,交叉学科,喜欢的非专业学科,可以去接触接触甚至选修或者修双学位,拓宽眼界。这个阶段是很需要你发挥主动性的,因为大一不会有专业课,很多专业在大三才会开始上专业课,想要了解这些是需要自己想办法的。

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再看我在这个专业上对哪个更具体的小学科分类有兴趣,比如物理里面的凝聚态,再具体到拓扑绝缘体方向。然后再找导师做相应的科研,进组之前也尽量多和导师、和师兄师姐谈,了解好再进。如果你考虑研究生不继续读本专业,大二,大三也是可以开始去寻找新的方向的好时机,搜集信息,甚至通过科研体验你的新方向。这是你的探索期。你可能会发现某些方向不适合,放弃一些选项都是特别正常,甚至是很有价值的。

在这个阶段你也要适应不确定性的存在。然后在大三、大四能比较专注地积累和进一步研究问题了。在大四上学期开始留学申请的时候,就会既有明确的兴趣,又有基础、又有几段比较solid的研究经历(甚至还有一点小成果)。对于没有选择学术道路,准备读就业型硕士的同学也是一样。就业、商业本质是灵活的,专业之间没有那么强的壁垒鸿沟。

因此更重要的是首先获得一个直观的认识,说白了,就是自己要有点“感觉”,无论通过社团,商业比赛,实习都可以。可以从大二开始对社会、对工作,对商业有所接触。通过实际的体验,你会判断自己适不适合”上班“,以及逐步找到自己要做的职业方向,比如市场,还是金融。最重头的实习是大三暑假,需要提前准备。

之后再确定申请方向是完全来得及的,而且商科申请,同时申请两到三个方向也很常见。

我们可以把大学四年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探索阶段】:大一、大二【申请阶段】:大三,大四下学期

探索阶段:大一

主题:探索+寻找,多获取信息,不用勉强自己确定下来一个唯一的方向。出国相关:

(一)出国交换项目

大二以后有很多出国交换的机会,如果你想选择出国交换,大一你需要:

  1. 保持比较高的GPA
  2. 找到一个老师愿意给你出推荐信

当然是否选择交换你也需要权衡,一般长度1个学期。交换的好处是:

  1. 开眼界,尤其是多元价值观vs单一价值观的冲击,你回国以后会帮助你更好地适应本校独特的文化,更从容的做自己的主人;
  2. GPA更容易刷高,交换的学分往往比本校的学分好拿;
  3. 提前证明你在语言上可以胜任未来海外的学习生活;
  4. 好吃好玩儿。

也有代价:

  1. 大二半年你可能失去一些在学生社团的leadership机会;
  2. 交换的课质量不一定有本校的高,可以交换的学校也不都是顶级名校;
  3. 有些专业课你作为交换生可能抢不到,还有些交换项目不算学分,你需要补上,可能会影响你的保研。

除了学校主持的正式交换,还有暑校和很多短期的项目,还有更短的某论坛(2-4周),青年领导力项目等,但都价格不菲,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二)社团

申请商科的同学,无论你最后选的是哪个具体的方向(市场,或者金融),领导力都是商学院非常看重的。而社团一方面是锻炼领导力的主要方式,选择你热爱的社团,投入的做,常常学到的比上课还要多;另一方面某些热门行业,不是要到大三才开始找实习,而是从大一就可以开始接触了。比如要进快消、咨询、投行,这三个行业,竞争激烈又高冷,但他们有相应的社团,提前吸收一些高素质的candidates参加,比如“投资与咨询协会”、“宝洁俱乐部” 等等。

探索阶段:大二

主题:多实践 + 细致深入。出国相关:

(一)语言考试

语言考试其实可以大三再集中去考,大二可以做一些了解。以及可以提前考托福,因为:有些交换项目,暑期项目是要托福的(也有些项目可以用四、六级成绩)。不过托福有效期2年,申请时如果过期还需要重新考。语言考试考试要考多少分?(标注红色的是“常规分”,即考到这个成绩就满足了大部分学校的录取要求;绿色为高分;蓝色是实在不行也能试一试的低分。)

大学四年的留学申请规划(看这一篇就够了)GRE、GMAT这种难度较高的考试,可以利用大二下的暑假来搞定,因为有效期5年,这样可以减轻大三的压力(可穿越到大三部分看看那时候要做完哪些事儿)。这两个考试的效力是等同的。

一般商科项目要求GMAT,也接受GRE,非商科项目的硕、博都只接受GRE。大部分美国研究生院都需要GRE/GMAT成绩(有少量不需要的项目)英国G5的大部分项目需要GMAT/GRE成绩,尤其是牛剑;其他G5,LBS学校的热门项目推荐提供GMAT/GRE成绩。目前港、新的热门项目需要GRE/GMAT(比如金融)其他大部分项目不要。

(二)早期套磁/实习

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必拘泥于具体时间点,随时都可以做。这中间改变主意,试了但错了,都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你要申请的学校最关心的不是你在大学里学了多少英语,你考了多少门考试,甚至不是你做了多少次实验、实习……而是你毕业,走出大学以后,能不能发展好?也就是说你未来要做什么?这个答案,是只有你自己能得出,而且很难靠YY,绝大部分人都要去试一试才知道的。

至于最后这个结论是一次性敲定的,还是试了多次才出来的,都一样啊。而且试过错的同学,还拥有了一项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做决定。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职业发展,做决定的能力都至关重要。

做放弃或前进的决定,意味着勇气,意味着你的规划和执行能力升级了,你的抗风险意识增加了,你不再是乖宝宝、好学生,而是一个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成年人了。你在18、19岁的时候开始承担大部分人25、26岁时的责任与风险,不是一件好事么?

大三开始,出国申请进入了实质性的准备阶段。

申请季是横跨大三下和大四上的。大三上是为申请直接积累实力的时间,主要体现为:找实习/科研和开始做实习和科研。以及还有一些同学在大一、大二的探索之后,发现自己要转方向,转专业,大三仍来得及重新寻找和在新的方向上积累。

申请阶段:大三上学期

出国相关:(一)完成语言考试

(二)找科研

这里特别介绍一下海外科研。你是可以去海外的实验室做科研的。有两种途径:

1)官网项目:直接去学校的网站上申请参加科研项目,比如哈佛的应用心理学就有供海外学生申请的机会。

2)自联暑研:通过套磁,询问海外的教授有没有工作机会。打听师兄师姐,混各种学术研讨会、论坛,平时多看paper直接cold call写信,都是可以找到教授的。自联暑研要在当年寒假1-2月份完成,否则签证等准备工作就会来不及。

科研,暑期时间最少6-8周,海外科研同样,因为一般也都是暑期,也有在交换的时候做科研,可以长达半年。国内科研可以做一个学期。

(三)找实习

实习务必要提前准备。两种实习对申请很有帮助:Big name实习,和不水的实习。Big name实习一般指的是在这几家公司的实习,作用是对你的基本素质的肯定。

  • 咨询类:McKinsey、Bain、BCG,俗称“MBB”;
  • 投行类:Goldman Sachs、UBS、Morgan Stanley等,俗称“BB(Bulge Bracket)”或者“九大投行”;
  • 国内券商:中金、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俗称“三中一华”;
  • 大厂: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头部大厂;
  • 快消类:宝洁、玛氏等。

做实习虽然要到大三暑假,但找实习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要制作简历,要填网申,面试都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有的过程跟选秀差不多)。需要你在大三上完成准备,因为事情的截止日期一般在12月到来年的2月。以及有一些商业大赛,比如“贝恩杯”也是十分给力的加分项。实习大部分在暑期1-2个月。但除了Big name实习,你能做一份不水的实习,也非常好。

不水的意思是,你在里面承担了部分甚至全部正式员工的职责。很多水实习就是去外资银行,参观了几个部门,拿到一个实习证书而已,虽然有Big name但是在申请的时候可能无话可讲。

有些同学在创业公司实习,做的工作已经相当于一个全职的市场经历了,ta在申请的时候可以谈的成就和洞见不比申请MBA的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差,不管简历上有没有big name,ta都是有实力的。

有人没有实习,但是把NGO做得特别好,留下来支撑自己心爱的社团,其实都可以,因为这些经历都显示出了未来工作中最宝贵的领导力和担当专业性反而在商科中不是那么重要。

申请阶段:大三下+ 大四上学期

这两个学期被放在一起是因为大部分的申请季跨度为一年,从大三下开始到第二年的3-5月份(大四下学期的一半)。申请要交给学校哪些材料?(这部分每一项都可以写一本书了,所以这里先给同学们一些直观的概念吧)

(一)简历

用1-2页纸,在特定的格式下,写出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就。是长这个样子的:

大学四年的留学申请规划(看这一篇就够了)

(二)文书

文理工科需要提交一篇文章:Personal Statement,也有叫Statement of Objective、State of Purpose、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等,篇幅500至1500 words不等。商科的同学则要写Essay,回答一些问题比如:What are your long term and short term goal?基本内容就是:谈自己未来的目标,自己的优势。文书准备时间最少需要2个月。

(三)推荐信

一般需要2封,职业类的同学有实习的话最好由实习公司的直接领导来写,学术类的则是最好由带你做科研的教授来写。

(四)成绩单

涵盖大一到大三的成绩,大四上可以去开,推荐开5-6份。英国学校通常需要大学四年的成绩单。

(五)网申

现在的申请全部是网上进行,你需要在学校的申请页面回答填写一些系列信息和回答一些小问题。网申是长这个样子滴:

大学四年的留学申请规划(看这一篇就够了)

以上这些申请材料组合在一起,通过事实(简历,网申)+ 自己陈述(文书、面试)+ 第三方印证(推荐信)告诉了招生官:我是怎样的人,我擅长什么,我要做什么,为什么。

(六)面试

面试有两种类型:

  • KIRA面试:一种线上由系统出题,面试者限时录音上传的面试,很多学校和项目共用KIRA系统。
  • 招生官/校友/导师面试:大部分是一对一,根据面试者个人的情况做的问答(线上或线下),时间30-60分钟不等。

(七)套磁

博士申请会需要提前接触和了解,博士导师招收博士生的情况和匹配度。博士项目的录取一般有两种机制:录取委员会制度和导师制。无论是哪一种录取,在提交申请材料之前了解你目标的实验室和导师,对博士生的期待,是否有招收博士生的经费和名额都是至关重要的。

套磁一般要最晚要在大三暑假开始,在大四申请季开始前,你需要对目标教授的博士生招收情况做到心里基本有数。不要看申请材料繁复,过程曲折,其实都是在告诉对方你大学几年探索的结论和经历了怎样的有意义的过程。

(八)申请截止时间

每个项目的申请截止日期和轮次都不同,规则比较复杂。此刻你需要知道的是,绝大部分的硕博项目,提交时间在大四上学期的9月到来年的3月份。申请截止时间跟不同的录取轮次有关,常见的有四种方式。

(1)一轮制录取只有一个截止时间, 错过无补。比如MIT的金融硕士项目,只有一个截止日期。

大学四年的留学申请规划(看这一篇就够了)

(2)多轮制录取项目提供3到4个录取时间段,如果第一轮你觉得没有准备好,可以在第2-4轮提交。美国的大部分商科项目都是这种录取机制,比如CMU的BA项目一共有4轮:

大学四年的留学申请规划(看这一篇就够了)

(3)提前批录取一些学校为了提前抢优质生源,就会比其他学校提早3个月左右开放申请,并提早出结果。一般提早录取也会有一定的锁定机制,比如缴纳比较高的留位费。新加坡和香港的名校常常有这种机制。

(4)滚动制录取在一定期限之内,滚动审阅每个申请人的材料,随时发录取。很多英国项目采用这样的录取机制。

(九)面试时间

博士一般都是1-2月面,也有12月会提前面的,出结果一般是2-3月;商科面试时间一般从10月到来年2月。

(十)出结果

商科一般在递交后的2个月左右出结果;文理工科一般在2-4月出结果。可能还有一些同学不幸没有拿到录取,也没有被拒,而是被放到了候选名单上,那么1-4月就是跟学校、教授争取机会的时间,以及拿到录取后争取奖学金的时间了(没错,奖学金也是可以自己争取的)。

以上就是整个的申请过程了。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芬兰应用科技类大学低门槛-大专高中也能申请!

下一篇

近些年QS排名下降最多的英国大学!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