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香港大学生物医学系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详细解析香港大学的Prof. Cheung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作为香港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导师是神经嵴发育领域的领先科学家之一,在遗传调控、癌症转移分子机制和神经疾病建模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导师本科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一等荣誉学位,随后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取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在伦敦国家医学研究所完成五年博士后研究后,导师于2007年返回香港大学,历任研究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并于2019年晋升为副教授并获得终身教职。
研究领域
导师的教学和研究兴趣集中在生物医学科学的核心领域,涵盖神经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Neurobiology)、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癌症生物学(Cancer Biology)和细胞重编程(Cellular Reprogramming)。其研究兴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向:
- 神经嵴发育的遗传调控:导师聚焦于神经嵴祖细胞的形成、迁移和分化过程,研究关键转录因子(如Sox9)和信号通路(如Hedgehog Signaling)在这些过程中的作用,揭示先天性疾病的分子基础。
- 癌症转移的分子机制:导师探索神经嵴衍生癌症(如黑色素瘤)的转移机制,研究基因调控网络和微环境因素如何驱动肿瘤侵袭和血管生成。
- 神经疾病的细胞重编程建模: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和单细胞转录组学(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导师构建神经疾病模型,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并筛选潜在治疗靶点。
研究分析
1.High‐Frequency Spinal Stimulation Suppresses Microglial Kaiso‐P2X7 Receptor Axis‐Induced Inflammation to Alleviate Neuropathic Pain in Rats
期刊: Annals of Neurology (2024)
内容: 该研究探讨了高频脊髓刺激(High-frequency Spinal Stimulatio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的缓解作用,聚焦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中Kaiso-P2X7受体轴的调控机制。实验使用大鼠模型,验证了刺激如何抑制炎症反应。
重要发现: 研究发现,高频刺激通过下调Kaiso-P2X7信号通路显著减轻疼痛,为非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了新策略。
2.Determination of Trunk Neural Crest Cell Fate and Susceptibility to Splicing Perturbation by the DLC1-SF3B1-PHF5A Splicing Complex
期刊: Preprint (2024)
内容: 该预印本研究了DLC1-SF3B1-PHF5A剪接复合物在躯干神经嵴细胞(Trunk Neural Crest Cells)命运决定中的作用,探索剪接扰动(Splicing Perturbation)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重要发现: 研究揭示了该复合物通过调控基因剪接影响神经嵴细胞的发育轨迹,为理解先天性神经发育缺陷提供了新视角。
影响: 尽管为预印本,该研究填补了神经嵴发育中剪接调控的知识空白,为后续验证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3.Suppression of Apoptosis Impairs Phalangeal Joint Form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achydactyly Type A1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研究领域: 发育生物学与先天性疾病
内容: 该研究使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了细胞凋亡(Apoptosis)抑制如何导致短指症A1型(Brachydactyly Type A1)的指关节形成缺陷,聚焦于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
重要发现: 研究确认了凋亡在关节发育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Hedgehog信号失调的分子机制。
4.Hypomorphic and Dominant-negative Impact of Truncated SOX9 Dysregulates Hedgehog–Wnt Signaling, Causing Campomelia
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内容: 该研究分析了SOX9基因截短突变(Truncated SOX9)对Hedgehog-Wnt信号通路的异常调控,及其在弯骨发育不全症(Campomelia)中的作用,使用鸡胚和小鼠模型验证。
重要发现: 研究发现,SOX9突变通过显性负效应(Dominant-negative Impact)干扰信号通路,导致骨骼发育异常。
5.DEPDC1B Promotes Melanoma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through Sequestration of Ubiquitin Ligase CDC16 to Stabilize Secreted SCUBE3
期刊: Advanced Science (2022)
内容: 该研究揭示了DEPDC1B基因通过隔离泛素连接酶CDC16,稳定分泌蛋白SCUBE3,促进黑色素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转移(Metastasis)。
重要发现: DEPDC1B-SCUBE3轴是黑色素瘤转移的关键驱动因素,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6.Sox9 Regulates the Lumbar Neural Crest Regional Identity and Differentiation
期刊: Development (2020)
内容: 该研究使用鸡胚模型,探讨了转录因子Sox9在腰部神经嵴(Lumbar Neural Crest)区域身份和分化中的作用,分析其对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形成的影响。
重要发现: Sox9通过调控基因表达网络,决定神经嵴细胞的区域特异性分化。
项目分析
1.Elucidating the Role of Sox9 in Cell Fate Acquisition of Neural Crest Progenitors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研究领域: 神经嵴发育与细胞命运
内容: 该项目(2016-2018, GRF资助)使用鸡胚和小鼠模型,研究转录因子Sox9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神经嵴祖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聚焦于基因调控网络。
重要发现: Sox9通过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决定神经嵴细胞向感觉神经元的分化,为神经发育缺陷的病因提供了分子解释。
2.In-vivo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Rho-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DLC1 in Neural Crest Development
研究领域: 神经嵴发育与信号调控
内容: 该项目(2015-2017, GRF资助)研究了Rho GTP酶激活蛋白DLC1在神经嵴细胞迁移和分化中的作用,探索其在细胞骨架动态调控中的分子机制。
重要发现: DLC1通过调控Rho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嵴细胞的迁移轨迹和分化命运。
3.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in Sertoli Cells and Neural Crest Cells
研究领域: 单细胞转录组学与细胞分化
内容: 该项目(2015, RGC资助)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分析Sertoli细胞和神经嵴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探索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
重要发现: 研究识别了关键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揭示了细胞类型特异性分化的调控机制。
研究想法
1.单细胞多组学解析神经嵴区域化机制
- 研究背景:导师的单细胞转录组学项目揭示了神经嵴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模式,但多组学整合(如转录组+表观遗传组)尚未深入探索。
- 创新点:结合单细胞ATAC-seq和RNA-seq,系统解析Sox9等转录因子在神经嵴区域化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揭示染色质开放性与基因表达的动态关系。
- 可行性:香港大学配备先进的单细胞测序平台,导师团队在该技术上有丰富经验。学生可利用鸡胚模型验证假设。
- 预期意义:为神经嵴相关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提供多维度分子靶点,推动精准诊断。
2.CRISPR筛选黑色素瘤转移的关键驱动基因
- 研究背景:导师在黑色素瘤转移研究中发现了DEPDC1B-SCUBE3轴,但其他潜在驱动基因仍需系统挖掘。
- 创新点:利用CRISPR-Cas9全基因组筛选(Genome-wide CRISPR Screening),鉴定调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新基因,结合体外3D肿瘤模型和体内小鼠模型验证功能。
- 可行性:CRISPR技术和3D模型在癌症研究中已成熟,导师团队在黑色素瘤研究中有坚实基础。
- 预期意义:发现新治疗靶点,为黑色素瘤的靶向药物开发提供候选分子。
3.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嵴来源机制
- 研究背景:导师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中揭示了小胶质细胞的炎症机制,但神经嵴衍生细胞(如Schwann细胞)的作用尚未探索。
- 创新点:研究神经嵴衍生细胞在疼痛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结合光遗传学(Optogenetics)和单细胞转录组学,解析其与小胶质细胞的交互网络。
- 可行性:香港大学具备光遗传学和疼痛模型研究设施,导师在神经嵴和疼痛研究中有交叉优势。
- 预期意义: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提供新靶点,拓展神经嵴在神经疾病中的研究。
申请建议
1.深入研究导师的学术方向
- 建议:仔细阅读导师的近期论文(如 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Advanced Science),重点关注Sox9、Hedgehog信号和黑色素瘤转移的相关研究。访问导师的HKU研究主页(rp00245),下载其团队的最新出版物,了解研究动态。
- 实践:在联系邮件和研究计划中,引用导师的某篇具体研究(如DEPDC1B在黑色素瘤中的作用),并提出如何扩展其工作(如通过CRISPR筛选新靶点)。
2.准备匹配的学术背景
- 建议:导师优先考虑具有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或遗传学背景的学生。如果你的本科或硕士涉及神经发育、癌症生物学或单细胞技术,确保在简历中详细列出相关课程和实验技能(如qPCR、CRISPR、细胞培养)。
- 实践:如果缺乏直接经验,可选修相关在线课程(如Coursera的“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或参与实验室的短期项目,积累分子生物学实验经验。
3.撰写针对性的研究计划
- 建议:研究计划需与导师的方向高度契合,建议聚焦神经嵴发育、癌症转移或神经疾病建模。参考上文提出的创新立意(如单细胞多组学或CRISPR筛选),设计一个具体、可行的研究问题。
- 实践:计划结构可包括背景(引用导师论文)、研究目标、方法(如鸡胚模型+单细胞测序)、预期成果和意义。字数控制在1000-1500字,语言简洁,突出创新性和可行性。
4.寻求强有力的推荐信
- 建议:导师重视申请者的科研潜力和实验能力,推荐信需来自了解你研究经历的导师或项目负责人。
- 实践:提前与推荐人沟通,提供你的简历和研究计划,确保他们能具体描述你的实验技能(如分子克隆、动物模型操作)和学术贡献。推荐信需提交电子版至香港大学申请系统。
博士背景
Darwin,985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专注于合成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交叉研究。擅长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和组织工程方法,探索人工器官构建和个性化医疗的新途径。在研究CRISPR-Cas9系统在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和《Biomaterials》等顶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