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offer录取案例分享

本期学员专访嘉宾是拿到帝国理工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offer的D同学。

D同学高一之前一直在体制内就读,高二后转轨到A-Level,在机构上了全日制A-Level课。

他主申物理方向,也参加了多个竞赛积累经验,一路走来面临了很多的挑战,好在终有收获。那么,一起来了解他的申请季故事吧~

01、A-Level成绩

大家好我是来自杭州的D同学,我在体制内读了一年高一,然后转轨到A-Level,在机构读的全日制。

转轨出来的具体时间是23年7月份,差不多花了两年的时间去准备申请的东西。

我A-Level报的是爱德思考试局,选了四门课程,是数学、高数、物理和化学。

在10月份递交申请的时候,我的成绩是数学实考A*,其他三个都是预估的A*,然后我又在1月大考考出来了高数和化学的A*并补交了上去,物理的话还差2个paper去合分冲A* ,所以接下来的五月大考还得努力。

02、申请的学校与专业

我申的是英国的G5,只填了剑桥、IC和UCL这3所学校,主申的方向是物理。

剑桥申请的是自然科学的物理方向,帝国理工申请的是物理和数学,UCL是物理和自然科学。

最后,这5个专业有3个都拿到了录取。帝国理工我是拿了一个物理,然后两个UCL的专业都拿到了,剑桥则是被无面拒。

03、竞赛情况

我打的主要是数学跟物理方面的竞赛。

数学有AMCAIME和欧几里得,然后AMC跟AIME的话都比较一般,一个是只有入围,然后一个没有奖,欧基里德是拿了一个distinction10%的线。

然后物理方面我打的是物理碗BPhO,物理碗是银奖,BPhO是金奖。

如果给这四个竞赛的含金量排序,我觉得BPhO>欧几里得>物理碗>AMC。

AMC是选择题,再加上大陆确实很多作弊事件,所以AMC的含金量也是下降了很多,很多考130、140分的反而会被默认为是作弊,我觉得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可能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在AMC上了。

欧几里得还是有必要打的,欧基里德相当于是体制内的数学普通的考试的拔高题,做起来没有那么费劲,而且他的承认度是比较高的,因为他是你自己得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你只要稍微刷点题就可以出成绩。

物理碗我是报课的了,花了挺多的时间去学了,但是我个人不太适合这样的考试,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的题目让我很紧张,我当时只拿了一个银奖。

BPhO涉及的知识点大多就是AS阶段稍微往上拔高一个层次,也是可以刷题刷出来的,其实金奖是比较好拿的。

04、从专业抉择到BPhO逆袭

当时,IC这方面我首先考虑的就是物理专业,本来打算选择一个物理专业和一个理论物理专业,后面跟老师沟通发现他俩好像是同一个类别,并不能同时申请,然后我就去找相关的跟物理有关联的专业,最终选定了数学物理,因为我对数学也是比较感兴趣的,这两个不分家。

然后数学物理它还是有一点区别,他是要考TMUA的,我在后面1月份考了一次TMUA,但是成绩也比较一般,因为没怎么准备,相当于做第二选择,最后也没拿到那个offer,我整体的背景倾向还是在物理上面。

申请到IC的物理我的运气比较好,我没有面试就申请到了,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我其实ESAT均分是七点几,其中数1是7.6,数2是8.6,但是物理部分只有5.9,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没有拿到剑桥的自然科学的面邀。

所以我又在申请之后,去考了一个BPhO的金奖,然后把这个竞赛的成绩给补交了上去。

当时是给IC的物理系发了一个邮件,算是argue了一下,把这个BPhO的成绩作为了自己物理学术实力的一个补充说明或者说佐证吧,也是顺利拿到了offer。

05、ESAT广撒网式刷题

我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准备的ESAT,是报的机构老师的课,差不多每周上两节课,上了两个月,上到8月多。

那个班其实挺好的,正好上完之后还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拿来给自己复盘。

当时老师上课也跟我们说,ESAT的知识点其实难度不是很深,相当于A-Level里的AS阶段,重点还是要刷题。

它是每个部分27道题,共40分钟,还是需要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要比较高一点,如果你卡壳的话,一方面是你时间不够,然后自己心里考试的时候压力会很大。

后期我也做了很多刷题的准备,还剩一到两个月考试前我还去做了一些ENGAA这种往年的一些笔试题目,还去买了小红书上别人原创的题目,尽量去增加自己的熟练度。别人原创的ESAT跟PAT的模拟题做完后,我发现跟实际考试的数学方面相似性比较高。

然后因为是第一年考ESAT,大家也说不准,最后考下来物理部分差别还是有点的,完全跟考纲不搭,也不像官网的例题,出乎了大家意料,所以这个时候多准备一点,涉及知识点更广泛一点,确实是要更吃香。

06、老师班课的效果

我比较喜欢听老师讲那些知识点扩展的一些关于大学的知识,我觉得那一方面比较有意思,然后他对课内的知识也抓得比较牢,热力学那一块有几道题有考到差不多知识点,当时就是觉得挺惊喜的。

老师会讲很多蒙题的技巧,有几个特别受用,因为考试时间确实比较紧张,然后他会跟我讲有些题目可以直接去带数字做排除法,我做了两三道题都是用这个方法,很快的就把这些题过掉,节省了很多考试时间。

07、脱产学习的优点和挑战

全日制脱产最明显的优点是不像国际高中一样要求很多,让不用从早上到晚,脱产时间比较自由;但另一方面如果自控力比较差的话就不太好了,所以我每次上完课之后,会在那个机构里面稍微再留一两个小时,把自己当堂的课作业做完并回顾一遍再回家,这样把自己的效率给提上来,因为我不是很自律的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管束自己。

学习上比较难的是高数,因为我个人在计算方面比较薄弱,一道积分我第一次算对的几率可能只有20%左右,而高数考试的时间比较紧,每道题只有差不多七八分钟的时间,而高数的分数线也比较高,像F2的话已经是创新高了。

今年1月份A*分数线要70多分,你只能错3分,连一整道题都不能错,所以像这样的情况下,我计算能力本来就差一点,所以我会去多刷题。

如果是下午考,我可能早上的时候会紧急的再重新仔细看一遍前一个考试季的错题,因为A-Level考试重复性是比较高的,前两个考试季的题目可能就是换一个数字,又给你搬上来。

考前有这样短时间的记忆,考试的时候会舒服一点,碰到自己认识的题目也会提高信心,除此之外,稍微难点就是物理,爱德思的物理考试太过追求那种简答题的规范,他会要求你每个答案上有一个下划线,要求你特定的单词也要提到。

也是要多刷,可能刷的程度会比高数还要高,自己批完之后还要学会看答案,把答案里一些关键的点都记下来,然后去一遍遍的刷,再做一些针对性的背诵。

08、CIE、爱德思改革影响

CIE是要独立出中国卷,爱德思是从P1到P4改革,然后我是比较幸运的躲过了这个改革。

他今年5月份第一次实施,大家都搞的人心惶惶的,不知道他会出什么样的题目,但是理性来看,难度应该不会很高,因为大家知道大陆的孩子都很厉害,就是分数线肯定是比别的地方会高一点,后面可能分数线掉不下来了,因为大家都这么强,A*的含金量会进一步的上升。

09、3个offer的conditional

UCL物理con的是A*AA,那三个我都达标了,然后他的雅思成绩con的是6.5,然后UCL的自然科学con的雅思会比较高,con的是7还有小分6.5,然后A-Level con的是数学的A*、物理的A*。

帝国理工物理是on的雅思7/6.5,这个跟官网上说的是一样的,就是正常标准。

学员专访| 被剑桥无面拒,做了这个决定,斩获帝国理工offer

然后A-Level条件是三个A*(数学、物理、高数),这三个我的物理还差一点,5月份还要再考。

10、我的文书

文书我主要的着重点还是在物理方面,虽然有跨学科,但我是以EPQ的角度切入的,我EPQ做的是理论物理方面,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一方面的知识,我的文书是大致讲一下自己怎么做的,包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但其实一开始时,我的初稿是很差劲的,当时跟机构的文书老师沟通了一下,他一针见血的跟我说这样实在是不行,比较平淡,你要思考如何才能表达出事源于实践性的学术热情,这样才能更生动和有竞争力。

我一开始按照网上模板来写的,比如我从小是怎么爱上这个专业,然后在学校里有什么强项,写出来就像一篇报告。

老师也跟我说这样没有清晰的脉络,教授来看也抓不到重点,人家可能读了几千篇都是这样的,没有什么亮点,于是跟机构老师沟通之后,我就去改了一篇以我的EPQ为主线的文书,改完后就像有了一个有龙骨一样,脉络感很强,自己的学术能力也有体现出来,就是知道我在表达什么,也能明确表达出我自己对学术的热爱,我自己对这篇文书也非常满意!

11、未来规划

4月中旬,考完雅思之后我会再去准备物理,5月份考完之后,我可能会考虑去做一些助教之类的,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物理。

然后我也对教学这一块挺感兴趣,我可能去考虑回体制内的高中学一下体制内的物理,因为我觉得体制内的物理还是挺有意思,纯粹的从做题的角度来讲,技巧性比较高,很考验老师的教学能力,然后我也想希望自己抽空去学一些大学的知识吧,因为像理论物理和电磁学这些我还是挺感兴趣的。

12、体制内转轨的建议

体制内学生经过这么多年比较严苛的训练,其实竞争能力是比较高的,首先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申请到国外的好学校。

其次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因为体制内没有这么强调英语的水平,稍微是有点吃亏的,可能容易看不懂题目。

然后就是A-Level考出来之后,要多花点时间准备笔试,因为笔试的占比是很大的。

13、转轨以来的花费

我是60%的钱是花在A-Level上面,差不多是20万出头吧,然后其他零零碎碎的就是花在了雅思、竞赛还有申请(文书笔面试)上面。

其中竞赛可能会多一点,主要就是在AMC确实报了很多班去学习,然后总的花费的钱的话其实跟国际高中差不多。

我同学在国际学校,他们一年的学费是十万出头,其实跟我这个也差不多,但是如果你去国际高中,还要再去外面补习,可能还要再多一点。

14、脱产学习vs国际高中

脱产的优势,一个是效率高、时间自由,我在脱产的时候上的是一对一,然后我的课程比别人快好几倍,相当于花同样的时间,有更高的效率,而且还能更轻松。

另一方面来说,机构的老师也挺不错的,环境也还行。

国际高中的最大的优点是开的预估成绩更加权威的,大学认可度会高一点。

而且国际高中的竞争性会比较高一点,我平常在机构里的话,因为是一对一,不知道别的同学到底学得怎么样,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样一个档次,可能缺少的就是这样的竞争动力,但国际高中的,有大家一起学习的氛围,而且学校也会强制你自律的学习,被动学习的时间会更多一点。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加拿大性价比与教育质量如何兼得?

下一篇

AMC12相当于国内数学什么水平?附AMC12历年真题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