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放到今时今日也不为过。为孩子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铺好留学的道路,是父母的“计深远”。而留学这段漫长的旅程中,拿到offer✉️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很多有远见的家长已经在为子女更“深远”的未来铺路:
🟡 入读海外高校后,如何顺利毕业?🤔
🟡 毕业后如何顺利找到海外高薪💰工作?
🟡 如何规划孩子在海外的长期发展➡️(永居/身份)?
在留学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也接触了2000+不同的留学家庭后,老师想用今天的文章来和各位计划或者已经送娃去欧陆留学的留学生家长们聊一聊:三个留学申请季开始前必须知道的留学陷阱‼️
留学陷阱一:盲目冲名校
🤔排名高的大学更难申请吗?
作为全网荷兰大学offer案例最多的机构,荷励方发现,在荷兰大学(以及整个欧陆地区大学)的留学申请中,中国家长和学生的最大误区就是:唯排名论❌
排名并不等同于大学的质量与实力!与很多“靠排名打广告招生”的英澳大学不同,荷兰大学对目前主流的几大排名都「看得很淡」😶,更有态度鲜明者 —— 比如乌特勒支大学,主动宣布退出THE泰晤士排名!
还有一些真实案例和大家分享:
- 985本科bg,申请荷兰机械工程硕士:埃因霍温给offer,排名更低的特文特拒信;
- A-level申请荷兰生物类本科:格罗宁根&乌特勒支都只con了三个c,拉德堡德反而要求更高要三个b;
- 211本科bg,申请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方向硕士:格罗宁根、乌特勒支以“课程不匹配”为理由双拒,但排名更高的阿姆斯特丹大学给了录取;
- 双非商科申请荷兰财务管理类硕士:阿自由&乌特勒支拒信,阿大给offer;
……
荷兰大学对商业性排名的「不重视」同样反馈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老师这里也要给各位家长敲个警钟:在申请荷兰大学时,不能简单以排名高低来判断具体项目的申请难度。
荷兰一共有13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不同大学有自己的优势学科,而这些优势学科收到的申请量更大,录取门槛自然也更高!
🤔能进名校就能顺利毕业吗?
相信很多家长都已经对欧洲大学「严进严出」的名声有所了解,社交媒体上的荷兰大学是出了名的“欧洲衡水”,“在德国读书的三年将是你未来人生五年中最难忘的八年”……🫠
入读只是留学的第一步,能否顺利毕业对很多留学生来说才是更大的挑战。
🇩🇪 德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DZHW)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8%的本科学生无法顺利完成本科学业;
🇳🇱 荷兰教育参与者登记册(ROD)更新到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荷兰U类大学本科生的BSA通过率仅有74%;
……
那么,为什么德国“毕业难”,荷兰“小衡水”呢?是学业深度大吗?🤔根据我们团队老师的亲身留学经历和十余年2000+学院案例的追踪,得出的结论是“并不是”!🙅♀️
主要是两种学习模式的切换。再加上完全不同的语言环境、独自一人兼顾生活和学习……等等因素都加剧了出国留学的学业压力,学生往往需要具备更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留学陷阱二:留学=高薪就业
曾经的“镀金”留学时代已经过去,绝大多数的留学生毕业后并不会有高薪名企的橄榄枝纷至沓来,而依然会面临着求职的现实问题🥲。
求职、尤其是计划留在海外求职是一个需要提前规划的过程(不仅仅是求职准备,留学生们还要提前规划申请求职签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就业市场中,制定合理的求职时间线,尽早开始求职规划与准备才能确保毕业后顺利开启欧洲职场之路✨。
🙋 想要了解荷兰本科&硕士入读后的求职黄金时间线,欢迎一键催更~
除了提前进行时间规划,更有远见的家长和留学生们早在留学申请时就开始布局未来的求职:提前了解欧洲本地的就业市场与真实行业数据,选择未来更就业机会更多的专业。
荷兰教育国际交流协会(Nuffic)更新了不同专业的国际学生毕业五年后在荷兰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到:教育类、理工类和商科类目前仍然是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方向。
留学陷阱三:砸了100万留学,留在欧洲就稳了
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欧陆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原因之一就是「好拿身份」。但拿到大学offer和绿卡之间还隔着“千沟万壑”~🙈
“先留学,身份问题以后再说”的拖延症不可取🙅 有行动力的家长们,已经在出国前就“扒”清楚了不同国家的移民永居政策,帮助孩子做好了未来的长期身份规划!
Q:欧陆真的“好拿绿卡”吗?
A:🤔 某种程度上来说:欧陆国家的永居政策确实「比较友好」!
荷兰、德国、瑞典、丹麦等西北欧国家都会为在本国留学的国际学生提供求职签证:即毕业后通过求职签证保留在本国的合法居留身份,留在当地找工作👍
顺利找到工作后,就可以进一步申请工作签证,进一步满足了年限、薪资、语言等其他要求后,就可以进而申请永居了✅
避开🙅♀️上面“三大陷阱”,重新审视「出国留学」真正的价值,才能帮助孩子在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