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国香港作为留学热门地,凭借其教学质量高、交通便利、学费低等优点,深受喜爱。
申请人数增加,申请难度也越来越大。
对于一个目前处于9年级/IGCSE阶段的国际学校学生而言,目标港大,可以开始规划哪些准备?
01、标化成绩是重中之重
不管是走高考生还是国际生路线,港校,尤其是港大都非常看重标化分数。
此前港大更新了25Fall申请成绩要求:
Alevel:三门3A-3A*,四门3A*1A-4A*
IB:32-43分
实际申请人/录取学生的成绩,远超这一标准:
(*只统计标化成绩,非港籍不一定就是大陆籍,具体籍贯未知,数据有限,仅供同学们参考)
学生1(非港籍):
科学专业offer(4年本硕),Alevel 5A*
学生2(港籍):
金融类专业offer,Alevel实考1A*预估4A*
学生3(非港籍):
社会科学offer,Alevel实考2A*预估2A*
学生4(大陆学生):
牙科offer,IB实考43分
学生5(大陆学生):
新闻学offer,IB预估41分
如果以Alevel成绩进行申请,考生应至少提交3A*,已知过去几年录取的考生所取得的zui高成绩是6A*1A。
港大虽然没有在官网上明确表示对IGCSE成绩的要求,但作为Alevel/IB的过渡课程,IGCSE成绩实则是学生学术潜力与学习能力的关键隐性评判标准,蕴含着诸多优势。
从知识储备维度来看,IGCSE体系全面且基础扎实,覆盖多门核心学科。
以数学学科为例,IGCSE数学为后续Alevel或IB数学的高阶学习筑牢根基;
比如在代数、几何等基础板块深度打磨,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规则与图形特性,像IGCSE数学得A*的学生,后续学习Alevel数学时,普遍对复杂函数、微积分初步知识的接受速度明显更快,理解程度也更为深刻,这在申请港大理工科、商科等相关专业时,能凸显出扎实的数理思维优势。
CIE考试局,IGCSE数学学习主题
学习能力培养上,IGCSE课程注重多维度能力塑造。其课程作业与考试形式多样,着重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探索以及时间管理能力。
以实验报告撰写为例,学生需要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这一过程极大提升学生的动手实操与逻辑分析能力。
在IGCSE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备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在Alevel或IB课程繁重学业压力下,更能有条不紊地安排学习计划,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在港大招生官眼中,可以作为学生能够适应大学高强度学术节奏的有力证明。
从课程衔接视角出发,IGCSE课程与Alevel、IB课程有着紧密联系。IGCSE体系的学科知识广度,也能辅助学生在Alevel/IB阶段精准选择擅长与感兴趣的学科组合,明确未来专业方向,在申请港大时,展现出对自身学术路径的清晰规划,契合港大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期待。
除港大外,部分港校明确对学生的IGCSE成绩提出了要求。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官网表示,IGCSE成绩是参考申请人整体学术能力的有用信息↓:
科技大学官网
02、语言也不能拖后腿
国际生路线申请港大需要额外提交语言标化成绩。
除了常见的雅思/托福,部分港校还接受IGCSE英语语言成绩作为英语能力的证明,以代替满足语言标化要求。
香港大学官网表示可以使用IGCSE相关语言成绩代替满足要求↓:
香港大学官网
03、用课外背提锦上添花
如果课内标化和语言学习没有较大压力,同学们可以考虑参加一些课外学术类背提活动,增加整体学术优势。
尤其是还没确定专业方向的同学,IGCSE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未来专业方向的时期,可以开始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如AMC/UKMT/CCC等符合IGCSE阶段学术需求的竞赛项目,另外还有科研项目如EPQ;或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此外,每年各大港区院校的政策都有可能出现改变,扩招,开设新专业,更改考核方式等,所以也需要同学和家长朋友们随时关注目标港校的新变化,做好一切准备,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