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三月,各大高校都纷纷发来了offer,也恭喜各位同学来到了丰收的时刻。今年我们有五位来自NYU或者NYU Shanghai的同学,平均都获得了5枚左右的offer,其中不乏哈佛,哥大,康奈尔等名校。在回顾我们本申请季度纽约大学同学的申请情况,也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虽然各位同学的经历和申请方向以及就业目标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申请经验也让我们对这个学校的申请思路有了更好的了解。
L同学
本科:NYU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s
标化成绩:GPA 3.7+,GRE 325+
录取:
- Columbia QMSS;
- JHU MIEF;
- HKUST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 JHU MSF;
- Brown PRIME;
- Columbia MPA.
B同学
本科:NYU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s
标化成绩:GPA 3.8+,GRE 320+
录取:
- UCB Master of Analytics;
- Cornell Tech MEng Data Science and Decision Analysis;
- CMU MSBA;
- Duke MEng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 Columbia QMSS;
- JHU MSBA.
L同学
本科:NYU Data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标化成绩:GPA 3.8+,GRE 330+
录取:
- Cornell University MEng in ORIE;
- Cornell Tech MEng in ORIE
- JHU MSE in Data Science
W同学
本科:NYU Economics
标化成绩:GPA 3.6+,GRE 325+
录取:
- Columbia QMSS;
- Columbia MSBA;
- Columbia Applied Statistics;
- Columbia Applied Analytics;
- JHU MSBA;
- JHU MIEF;
- Brown PRIME;
- Columbia MPA.
L同学
本科:NYU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s
标化成绩:GPA 3.3+,GRE 330
录取:
- LBS Master in Management;
- JHU MS in Financial Economics;
- University of Chicago MPP.
W同学
本科:NYU Shanghai
标化成绩:GPA 3.5+,GRE 330
录取:
- Harvard MS in Biostatistics;
- NYU Shanghai Quantitative Finance;
- CMU MISM-BIDA;
- Columbia Stats.
NYU Joint Major,是好是坏?
回顾我们的学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选择的是NYU文理学院的joint major,大部分选择的是Economics & Mathematics的专业,一位同学选择的是Data Science & Mathematics。Joint Major也是NYU很有特色的一个设置,但这些同学在选择Joint Major的时候也都会存有同样的疑虑:这样的选择是否会导致两个专业方向学的都不专精,影响申请结果?
其实,NYU的Economics & Mathematics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更多,经济的要求相对少。经济只需要修五门课,其中有一门也是从三门非常量化的课程里选择一个完成(分析统计,数学统计,计量经济学)。数学则有九门课的要求,包括五门必修和四门可以自由选择的选修。可以说这个Joint Major,实际对数理方面的训练是非常深入的。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必修课课程的选择和选修课的选择,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同学的申请结果。NYU的微积分必修课有两种选择:一种是Mathematics for Economics系列,一种是最常见的微积分系列(Calculus I, II, III)。这两个课程虽然都可以满足专业需求,但在课程内容上有所不同。Mathematics for Economics系列课程会更注重数学知识在经济的应用,课上的举例也更偏向于经济政策/经济趋势等。
而Calculus课程则教授的是基础的数学微积分知识,更偏向理论。因此,我们会发现,当申请金工金数/DS这类强量化专业时,同学选择常见的微积分系列会有更好的结果。
而申请量化成分没有那么重的比如金融,商业分析类,则两种选择都没有影响。而申请MPP/MPA或经济等和政策制定相关的专业,则选择Mathematics for Economics会有更好的优势。
另外,该专业的选修课方面也可以称得上是“丰俭由人”。学生既可以选择实践更强专业性更强的课程如Mathematics of Finance,也可以选择更为理论深入的课程如Analysis,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等。这个专业的选修课,也都可以满足申请强量化项目的高阶推荐先修课的需求。
总之,我认为NYU的Joint Major的课程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的,可以照顾到不同方向申请人的选课需求。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更高阶的或者更为实践的课程。
独特的地理优势?
在NYU同学的录取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哥大不同专业的offer。除了NYU的同学本身对纽约有更强的情感联系和熟悉度的选校原因之外,我们也似乎可以感觉到哥大本身对于NYU同学更多的青睐。
其实,在美国的录取体系中,确实有地理优势这样的一条。高校会对自己州内的大学给予更多的青睐,这也是因为他们对州内的学校更为熟悉,也常常有紧密的合作。比如,加州系的学校之间就有一定的合作关系,而来自加州系本科的同学也通常更容易被UCLA,UCB等学校录取。
NYU地铁半小时,就会到达Columbia。两个学校也有着一些联系,比如,NYU和哥大会分享一些语言课程。学生可以随意在这两个选校register指定的课程,如西班牙语等,并在自己的学校获得学分。NYU和Columbia还联合举办了一个Columbia-NYU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lloquium,每个月会联合举行一次seminar。这些紧密的联系都让哥大更了解NYU的学生群体,因此NYU的同学在申请时,的确对比其他非纽约州学校的同学有一定的优势。
同质化严重,如何破局?
实际上,在看到这些NYU同学的背景时,想必大家也有一个共同的顾虑:在专业,GPA,标化都如此类似的情况,且申请方向也相同的情况下,是否会造成背景过于同质化,无法区分学生优势的情况?
但是,就我的观察和经验,我会发现,NYU多元的课外活动资源以及实习帮助,是同质化背景的破局之法。我们也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和可以接触到的资源,设计独特的申请之路。比如,一位学习经济的同学就选择了一门非常特别的课程:Service Learning Through Community。
这节课程会要求学生在纽约地区线下去帮助弱势群体,而他分配到的项目是去法拉盛调查immigrants英文水平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的特殊的项目经历让我们决定把他的申请思路定在关注经济和教育这样一个细分方向,帮助他从一众经济专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
又比如,其实NYU也有很多额外学习的机会。一位同学为了补充更多的量化技能,选择完成NYU SPS提供的一个certificate program,学习了People Analytics等实践性课程,助力他申请量化方向的项目。而一位同学则是积极参与了学校的Quantitative Finance Society社团,获得了很多股票投资,制作投资方案的知识,帮助她在文书中展示出她量化的技能。
因此,合理利用校内资源,根据自己申请方向打造独特的关注点和申请思路,就可以从同质化的背景中顺利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