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美高和中国高中有啥不一样?

虽说国内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美高的申请也卷得能把各位爸妈卷出抑郁症(bushi)。家长和学生需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升学路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美高中到底有啥不同,您会怎么选呢

中美高中教育体系

中国高中强调应试教育,学生通过高强度的学科训练备考高考,课程安排以语数英等核心学科为主,评价体系主要依赖考试成绩。

美国高中则采用学分制,课程选择较为灵活,提供APIB等课程,并强调学术与课外活动并重。除课堂学习外,学生还需参与体育、社团、社区服务、科研项目等,以培养综合素质。美高的评价体系更为多元,GPA、标化成绩、推荐信、活动经历、个人文书等都影响申请结果。

一文详解美高和中国高中有啥不一样?

美高的GPA也跟国内学生不太一样,是学生在所选课程中所获得成绩的加权平均。它通常由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小测、课堂表现、作业等多个因素构成。

在大部分情况下,GPA的满分为4.0,通常以下列方式计算:

加权GPA:美高有些学校GPA是有加权分的。

加权GPA是在标准GPA基础上,根据课程难度(如AP课程、IB课程、荣誉课程等)进行加权后的成绩

通常,难度较大的课程会有额外的加分,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加权GPA高于4.0。简单来说,如果学生选的课程是比较有难度的,那么就有一定的额外分数。举个例子,像美高 The Hill 的荣誉课程加权分是0.5分,AP课程加权分是1分。

这意味着:如果选了多门AP课程,那最后的GPA分数会高于4分;

如果AP课程成绩也很好,那可能最后GPA总分会变成4.89、4.7等。

当然很多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会重新计算GPA。他们先看不加权GPA,再看加权后的GPA,还会综合考虑学生在班级和年级的排名,以及学校整体的学术情况。

高中申请的三种类别

私立美高、国际高中、公立学校国际部是三种常见的高中申请类别,各有优劣势。

私立美高:提供顶尖资源,但费用较高。

优势包括全英文环境、丰富的课程资源、专业的升学指导,适合希望接受美式教育、并有较高预算的家庭。

劣势在于学费昂贵,文化适应可能存在困难,部分学生需要较长时间融入当地环境。

举例来说,顶尖的菲利普斯安多福,寄宿的学费是7.37美元,加上其他,教育的费用大约是9万美元。菲利普斯安多福的费用显然已经属于昂贵的行列了。平均来看,在寄宿学校上的花费(学费+生活)基本上是一年7-10万美元。

一文详解美高和中国高中有啥不一样?

https://www.andover.edu/admission/tuition-and-financial-aid

国际高中:离家近,资源丰富,但竞争激烈。

优势在于课程体系与美本衔接较好,课外活动丰富,心理适应压力小。

劣势包括学校质量参差不齐,英语环境不足,部分课程难度较低,导致竞争力可能不如美高。

公立学校国际部:费用低,但资源有限。

优势是费用较低,文化适应无压力,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

劣势则在于语言环境较弱,课外活动较少,升学指导不完善,需要额外寻找资源提升竞争力。

无论选择哪条路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所选环境的资源,提升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在申请中展现出个人优势。

美高适合哪些学生和家庭

自测!如果你符合以下几点,那么你就是美高的天选之人!

01、小时候在体制内,但已经显示出了非常好的潜力,不出意外高考能进211的。如果是有考虑出国的,不妨早一些,美高四年读下来,Top30乃至爬藤的概率是非常可观的。

02、小孩读得非常辛苦,评估下来可能国内能够上大学的门槛都够呛,但家里条件不错,那么不妨换个环境,说不定可以激发出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有一个不错的大学可以上。

选择美高的学生一般具备较强的独立能力、适应能力和语言能力,同时愿意接受美式教育体系,家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对于处在两类中间的大多数(成绩比较摇摆,尤其家庭条件不那么宽裕),选择路径还是一件case by case的事情。

中美高中教育体系的差异

中美高中教育体系存在显著差异,涉及教育理念、班级设置、授课方式、学制与学习时间、成绩评定、排名制度以及假期安排等多个方面。这些差异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对未来的升学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教育理念

中国高中以高考为核心,教学目标主要围绕考试成绩展开,而美国高中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个性化学习,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班级设置

中国高中采用固定班级制,所有学生按照年级统一上课,而美国高中实行选课制,根据学生能力分班,提供AP、IB、荣誉课程等多种选择,更接近大学的教学模式。

授课方式

中国高中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氛围较为严谨,学生主要通过听课和做题获取知识。美国高中则注重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项目研究、演讲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制与学习时间

中国高中为三年制,学生每天上课时间较长,课程安排紧凑,部分学校还设有晚自习。美国高中为四年制,每天上课时间相对较短,但课程多样,课业任务依然繁重。

成绩评定与排名

中国高中采用百分制,成绩排名对学生影响较大。美国高中采用GPA(平均成绩点数)制度,成绩以A、B、C、D、F等级划分,且排名通常不公开,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表现。

假期安排

中国高中寒暑假较长,但学生通常需要参加补习班或提前学习新课程。美国高中暑假长达两个月,学生通常利用这段时间参与夏校、实习或社会活动,以丰富申请背景。

选择中国高中或美国高中,取决于学生的个人目标、学习方式以及家庭的教育规划。对于计划申请美本的学生而言,适应美国高中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未来的学业发展,但也需要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社团与课外活动

美国高中在社团活动和体育方面相较于中国高中更加丰富多样,并且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大学申请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高中社团和课外活动相对较少,部分国际学校可能会提供更多选择,但整体而言,课余时间仍以学业为主。

美国高中则拥有大量社团和活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积极参与,例如全国荣誉协会、数学队、模拟联合国、语言俱乐部等。此外,许多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科研、实习和志愿者机会,使学生能在政府、科研机构、大学或企业中积累经验。部分学生甚至能在大学选修课程,提前修得学分。

体育运动

美国高中非常重视体育,体育不仅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招生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学校通常设有篮球、橄榄球、排球、游泳、击剑等多个运动队,并按秋、冬、春三个赛季进行比赛。每天课程结束后,学生有专门的时间进行体育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增强体能、缓解学业压力。

对于想要申请美本的学生来说,丰富的课外活动和体育参与能够有效提升申请竞争力。因此,在选择就读美高时,学生和家长需要充分考虑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些资源。

在美高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位美高老师的分享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视角,展现了美国私立高中的学术压力、社交网络以及中国学生的适应情况。

对于计划申请美高的中国家庭来说,这些信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私立高中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轻松,反而学业压力很大。学生通常每年选修七到八门课程,每门课程的GPA都会影响大学申请。课业负担较重,尤其是英语和历史科目,阅读和写作任务繁多。许多学生的作息紧张,高年级学生通常在十一点以后睡觉,有些甚至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每周至少有两到三门考试或论文提交,期中期末阶段压力更大。

美国高中十分重视体育和艺术,几乎所有学生在放学后都会参加相关活动。绝大多数学生会参加体育训练,有的加入校队,有的前往更高级的俱乐部训练和比赛。训练时间较长,校内训练通常在五六点结束,若是客场比赛可能要到七八点才能回家。

运动强度大,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骨折、轻微脑震荡、皮外伤等。选择艺术方向的学生则可能投入大量时间在舞蹈、音乐或戏剧课程上。课外活动几乎是刚需,很少有学生直接放学回家。

在私立高中,学生家庭背景整体较好,许多家长是企业家、医生、律师或教授。一部分家长在政府或法律领域工作,还有一小部分属于普通中产阶级。也有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通过助学金进入学校,但比例较低。

优质家庭往往会形成稳固的社交网络,互相提供实习、推荐信等资源,例如律师事务所为想成为律师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学教授为学生安排实验室研究职位,政府官员为学生提供推荐信或竞选志愿者机会。

中国学生在美高的适应情况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学生能够迅速融入社交圈,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甚至在英语写作竞赛中获奖,成为备受老师认可的学生。

但也有一些学生因语言和文化障碍而难以融入,课上不敢发言,与同学交流较少,甚至拒绝学校提供的餐饮,影响整体的留学体验。

对于计划送孩子去美高的家庭来说,除了关注学校排名和升学情况,更要考虑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个性特点

一文详解美高和中国高中有啥不一样?

美高的高强度学习节奏、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对自主性的要求,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时间管理和自我驱动力。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不仅要看硬件设施和师资水平,更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适应美高的学习和生活模式。

对于即将出去美高留学孩子家长的建议

首先,对一个准备家庭来说,一定要事先做好规划,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宜孩子的道路,适宜孩子的学校。因为适宜比别人眼里的排名或者所谓的“好“要重要得多!

其次,出国之前做好准备,尤其是英语。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出国后能尽快融入国外的环境,那么语言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物理碗报名即将截止!物理碗考试高频考点、答题技巧梳理!

下一篇

麻省理工学院新开设音乐技术与计算研究生项目2025Fall正式招生启动!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