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访谈人物亚伯,就读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入学前选择本科专业是 History(历史学),后转专业至 Film & Video(电影和视频制作)。
下面她将和我们分享一些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比如留学的契机、校园初印象、转专业...
01跳出 “牢笼”
本来我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一学生,在学校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但是,我打心里不喜欢软件工程这个专业。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是枯燥的,老师都不会刻意引导我们去思考,我就觉得自己在“照葫芦画瓢”,更别提兴趣和自学的欲望了。
于是,内心并不安分的我,决定做出一些改变,跳出这个“牢笼”。那就出国吧!
美国的大学采用学分制,相比学年制来说,更加的灵活,而且老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我觉得这种教育制度,于我而言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我就选择申请美国的大学了。
在选择学校时,主要考虑的都是美国东海岸的大学,最好离纽约近的。可能是因为那时我喜欢的美剧大部分都是在纽约拍的吧,所以对她产生了一种喜爱之情。而这种喜爱之情在冥冥之中引导了我选择美国东部的学校。
在选择专业时,我考虑了建筑、设计和编导。但是,大部分学校的这些专业,在申请时,都需要有作品集。后来,我就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专业。
但从未料到,开学不久后,我就转了专业。
02跟我想象中不一样的纽约
虽然最后没有去成纽约的学校,但是宾州州立离纽约还好也不算远。
实际上,当我从学校坐了5个小时的巴士,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纽约时,她给我的感觉却是脏、臭和迎面而来的迷之孤独感。
纽约的楼特别特别得高,把原本就不宽阔的街道衬得更加狭窄,傍晚站在马路上,有种这个城市化作两堵巨墙把我困在夹缝挣扎生存的感觉,内心确实没有那么多喜爱了。
初次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我有点寂寞但还不至于难过。就像期待已久的旅行,在启程的前一晚,总是难以入眠,内心既期待又恐惧。只记得当时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我是多么的想家。当我真的躺在宿舍的床上时,这种感觉才没有那么强烈。
03我的欢乐谷
我们主校区university park,是个镇子,也被称为happy valley。对,就是欢乐谷!仿佛生活在里面的学生都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
学校的面积超大,而且风景如画,松鼠野兔遍地走。当你在学校里闲庭漫步时,运气不错的话,还可能被鸭子“追杀”哦。而且,我发现这边的美国人打招呼喜欢用how are you doing,就像《老友记》里面的Joe一样。在道别时,常用have a good one。
海狸大球场
此外,我们学校的橄榄球(美式足球)场——海狸大球场,全美第二大。说起橄榄球,就不得不提曾在我们学校任教46年之久的橄榄球教练——Joe Paterno,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历史上排名第一的橄榄球教练。
说来惭愧,我能记得他的名字,完全是因为我们学校一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冰激凌,是黄桃味儿的哦!另外,我们学校有一个图书馆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就是这个黄桃味儿的冰淇淋
04再一次转专业
后来,参加完学校的orientation(迎新会)之后,我居然转了专业(我们学校如果想转专业的话,在orientation时提出)。
其实,如果我真的去学历史,估计会有点吃力吧!以我那时的英语水平,去理解那些古老的历史文献,还是有难度的。我也一直琢磨着换一个和艺术相关的专业。
Orientation 上,学校里的每个学院都设置了展位,以欢迎新生,并帮助他们初步地了解所在学院的情况。
当我和朋友逛到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传媒学院)的展位时,我了解到,今年的Film & Video专业要求正好改革了。我只要修两门基础的专业课并且拿到B+,就可以转过去。于是,我就愉快地进行了转专业。
虽然我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可是数学并不好。本着大一、大二涉猎的学科广泛一点有助于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的想法,我就选了数学课,因为这门数学课是修物理课的prerequisite(先修课)。
当我带着自己的选课表去见advisor时,她的表情分明就是在说,”Why on earth do you want to learn that?”话毕,她还叫了一群老师来围观我。
因为我们专业其实不要求学数学的,而且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深恶痛绝的。Advisor就建议我选个最简单的数学课,我拒绝了,因为我要学物理。说来也是神奇,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数学水平在这边竟然是极好的。
一般而言,在大二、大三修满要求的学分,就可以declare专业,之后就可以修高阶的专业课程。
05你可能想了解的电影专业
整个专业也就五个班,我们班只有十个人,华人面孔很少见,更别提中国人了。
我们班的氛围特别融洽,同学之间也很团结,连我们教授都说,教了这门课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我们这么connected的班级。主要是我们一个印度裔同学,特别热情活泼,会组织大家一起活动,比如看电影之类的。
我们专业的教学设备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说,最基础款的摄像机,像素是4K(是我们常见的1080P的4倍)。当然,我们不需要自备摄影器材的,学校的都可以租用。
在studio学打光
专业课大多实践性比较强,有一门主要是拍摄作品,包括5个用iphone拍摄的mini project,还有一个partner project、一个rough project和一个final project,平时会有一些开卷的quiz。
用显示器来观察打光后摄像机的效果
之前和同学做了一个partner project,是一个洗衣液的广告。我主要负责写剧本大纲、设计分镜和剪辑。我的搭档George负责编写台词和摄影,印度裔同事友情担任主演。短短几分钟片子,我们拍摄了5个小时。这个作品,我比较满意是背景音乐,其他部分都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只能再接再厉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专业器材室挂了一块板子,路过的人都可以写点什么。记得有一个星期的问题是给一个staff未出生的孩子取名字,但是大都数的时候,都是一些比较奇葩的问题。
专业器材室的板板
06在美国千万别随便拨打911
我在国内长这么大,还从未坐过救护车,但是刚到美国不久,我就体验了一次美国的救护车。
有一次深夜,我一直在流鼻血,流到了凌晨一点多。但是学校的医务室已经关门了,我好心的室友就帮我打了911。没想到5分钟之后,三个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就过来了,把我绑在了轮椅上,推走了……我被推上救护车之后,医护人员在车上就把能测的指标全测了。
在医院躺到凌晨4、5点,还是止不住血。最后医生给我塞了个绷带,就放我回学校了。
当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流鼻血,因为这个医生并不是耳鼻喉科的啊!前前后后花了我500刀,小朋友们,在美国可千万不要随便打911啊!
后续是,鼻血三天之后止住了,我不放心又预约了耳鼻喉科的医生。这一等就是一星期啊。终于见到了医生。没想到医生说:“你没毛病!”嗯,没毛病,但是收了我300刀。好在最后报销了100多刀。
看病实在是又贵又麻烦啊,等你预约到了,病已经好了。所以,留学在外,一定要注意身体。
07let pridebe yourguide
在美国的这段时间,我变得更加独立自主了。很多事情我都会尽量自己去处理,比如自己办签证,找房租房,到处联系人拍作业,自己去看病,也学会了如何写一封措辞得当的邮件。一个全新的我,更加成熟的我,正在慢慢养成。
在美国留学,除了要照顾好自己尽量不生病之外,还需要的是自信。美国人比较接受自信的人,所以不要过分的humble,适当地表现自己也是赢得他人尊重的一种方式。
总之,let pride be your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