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会大学(HKMU)博士(PhD)申请攻略及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香港都会大学语言学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香港都会大学Prof.Wong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博士(PhD)申请攻略 | 香港都会大学(HKMU)导师简介(304)

导师现任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同时担任英语研究中心主任。作为一位资深的语言学家,导师在语料库语言学、话语分析和应用语言学等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导师拥有香港大学的博士学位,曾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研究领域

导师的教学领域主要涵盖语料库语言学、话语分析、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法等。她的研究兴趣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语料库语言学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 学术话语分析,特别是学术写作和口头表达
  • 专业英语(ESP)和学术英语(EAP)的教学与研究
  • 世界英语变体研究,尤其是香港英语
  • 多模态话语分析
  • 数字媒体语言研究

研究分析

1."Evaluating English Writing Courses in Asian Contexts: A Corpus-Based Approach"发表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方法评估了亚洲背景下的英语写作课程。导师收集了来自多个亚洲国家的学生在写作课程前后的作文样本,建立了一个大规模语料库。通过对比分析课程前后的语料,研究考察了学生在词汇使用、语法准确性、文本结构和学术风格等方面的变化。

这项研究为亚洲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实证依据,强调了针对不同语言背景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同时,研究也展示了语料库方法在评估语言课程效果方面的潜力。

2.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Hong Kong English: A Corpus-Based Study"发表期刊:World Englishes

这项研究聚焦于香港英语中的隐喻和转喻使用。导师构建了一个包含香港本地英语报纸、杂志和社交媒体内容的大规模语料库,系统分析了香港英语中特有的隐喻和转喻表达。研究探讨了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反映香港的文化特征和语言变异。

这项研究丰富了世界英语研究,特别是亚洲英语变体的研究内容。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香港英语特征的理解,也为研究语言变异中的认知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3."Stance-taking in Academic Presentations: A Multimodal Analysis"发表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这项研究采用多模态分析方法,考察了学术演讲中的立场表达。导师收集了来自不同学科的学术会议演讲视频,分析了语言、声音、手势和视觉辅助材料如何协同构建演讲者的立场。

这项研究拓展了学术话语分析的范围,强调了在分析学术交流时考虑多模态因素的重要性。它为学术演讲培训和跨文化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4."Lexical Bundles in Digital Marketing Discourse: A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发表期刊: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英语和中文数字营销话语中的词块(lexical bundles)使用。导师建立了一个包含两种语言的数字营销文本语料库,包括社交媒体帖子、电子邮件营销和网站内容等。研究考察了两种语言中高频词块的结构、功能和语用特征。

这项研究为跨语言、跨文化的数字营销提供了语言学视角的洞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字营销文案的翻译质量,也为专业英语教学,特别是商务英语和营销英语的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5. "Discourse Markers in Online Academic Forums: A Corpus-Based Study"发表期刊:Discourse Studies

这项研究考察了在线学术论坛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导师收集了来自多个学科的在线学术讨论数据,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语料库。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话语标记语的分布、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在线学术交流的效果。

这项研究深化了我们对在线学术交流特征的理解,为设计和改进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语言学依据。同时,它也为学术英语教学,特别是在线学术交流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6."Multimodal Metaphors in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发表期刊:Visual Communication

这项研究分析了公共卫生宣传活动中多模态隐喻的使用。导师收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共卫生宣传材料,包括海报、视频和社交媒体内容。研究考察了视觉和语言元素如何协同构建隐喻意义,以及这些隐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效果差异。

这项研究为公共卫生传播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了考虑文化因素和多模态表达在健康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它也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实际应用领域的价值提供了有力证明。

项目分析

1."Developing a Corpus-based Academic Writing Assistant fo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这个项目旨在开发一个基于语料库的学术写作辅助工具,专门针对非英语母语的学者和学生。该工具利用大规模学术英语语料库,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写作建议,包括词汇选择、句法结构、学术表达等方面。

这个项目展示了语料库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语言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潜力。它为非英语母语学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写作支持工具,有望提高国际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效率。

2."Mapping the Evolution of Hong Kong English: A Diachronic Corpus Study"

这个长期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和分析一个跨越几十年的香港英语语料库,追踪香港英语的演变过程。项目收集了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的各类香港英语文本,包括报纸、文学作品、官方文件等,系统分析了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变化。

这个项目为世界英语研究,特别是后殖民地英语变体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纵向数据。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香港英语发展的理解,也为研究语言变异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案例。

3.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Online Educational Platforms"

这个项目对主流在线教育平台(如Coursera、edX、Udacity等)的课程内容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考察了这些平台如何通过文字、图像、视频和交互式元素等多模态资源来构建教学内容和促进学习。

这个项目为在线教育的内容设计和平台开发提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在线课程的质量和吸引力,也为研究数字时代的教学话语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想法

1.多模态口译认知过程研究:

• 利用眼动追踪和脑电图(EEG)技术,探究口译员在不同模态(视觉、听觉)输入下的认知加工过程

• 研究多模态信息整合对口译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 设计基于多模态认知理论的口译训练方法

2.人工智能辅助口译研究:

• 探索深度学习算法在实时语音识别和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口译员的影响

• 研究人机协作口译模式,评估其在不同场景下的效果

• 设计和评估基于AI的口译员训练系统

3.跨语言和跨文化语用能力研究:

• 探究口译员的跨语言语用能力发展过程

• 研究文化特定语用知识在口译中的转化机制

• 设计提升口译员跨文化语用能力的训练方案

4.口译中的情感和压力管理:

• 研究高压情境下口译员的情绪调节策略

• 探索压力对口译质量的影响机制

• 开发和评估针对口译员的心理韧性培训项目

5.口译教育中的虚拟现实应用:

• 设计并评估基于VR技术的口译实践环境

• 研究虚拟现实口译训练对学习者焦虑水平和表现的影响

• 探索VR技术在模拟不同口译场景和文化环境中的应用

申请建议

  1. 强化语言学和翻译理论基础:• 深入学习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理论• 掌握口译研究的核心概念和最新理论发展• 熟悉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2. 提升研究方法论技能:• 学习实验设计方法,特别是针对口译研究的实验范式• 掌握定量研究方法,如统计分析和语料库研究• 培养定性研究能力,如话语分析和访谈技巧
  3. 发展技术应用能力:• 学习使用语音分析软件(如Praat)和眼动追踪设备• 掌握语料库分析工具(如AntConc)的使用• 了解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原理
  4. 积累研究和实践经验:• 参与或独立开展小型口译研究项目• 尝试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获取实际的口译工作经验,建立对行业的深入了解
  5. 培养跨学科视野:• 关注认知科学、神经语言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了解人工智能和语言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探索口译研究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的交叉点
  6. 关注黄教授的研究重点:• 仔细研读黄教授的发表论文,特别是近期的研究• 思考如何延续和拓展他的研究方向,如口译认知过程、口译教学等• 准备一个与黄教授研究兴趣相契合的研究提案

博士背景

Syntax,985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专注于计算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研究。擅长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汉语语音、语法的历史演变规律和现代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在研究上古汉语语音系统重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曾获国家奖学金和中国语言学会青年学者奖。研究成果发表于《语言学报》和《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等重要期刊。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AMC8竞赛高频考点及备考规划

下一篇

为什么袋鼠数学是低龄数竞入门首选?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