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海各区相继公布了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政策。随后,各个学校也纷纷发布了今年的招生简章,正式拉开了上海新一轮教育升学季的大幕。
米特第一时间整理出了《2025上海纯民办学校招生变化名单》(点击链接)。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体制外“双语学校”的招生情况。
今年双语学校幼升小、小升初的行情怎么样?统招名额充足吗?摇号入学的几率大不大?赶紧跟着机构看看吧!
统招名额占7成,转轨暖春来了?
上海有多少民办双语学校?
目前,除了静安、虹口、杨浦3区之外,其他几个区都有双语学校分布。尤其是浦东、闵行两个人口大区,占据了上海半数的双语学校。
不过大部分双语学校都是全市招生,家长们倒不用担心报名的资格问题。
那这些双语学校今年一共放出了多少招生名额呢?我们整理了出了上海民办双语学校招生详情表(小学版)。
今年,上海44所双语学校在小升初阶段的招生名额共计6124个。其中,直升名额1648个,向外部生源开放的统招名额达到4476个,占所有名额的73%。
看到这个招生比例,不少家长觉得转轨体制外的春天来了。
但是,双语学校真的容易进吗?
一些热门的双语学校,早已把绝大多数名额留给了内部直升生源。
比如“四校”之一的平和,统招人数占比不到30%;包玉刚、星河湾则更少,仅有20%、17.7%。
毕竟对于这些学校来说,自己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思想理念上,都具备天然优势。外部生源想从中突围,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要是绕开“大热门”,去报考统招名额更多的学校,是不是就稳入学了?
比如,和平和同为“四校”的世外,今年就放出438个招生名额,其中44.5%都是统招。
但统招名额多,并不代表就能“稳进”。世外的普通班、双语班、融合班年年触发摇号。有消息称,其摇号比例达到20:1,即每20个人才能摇中1个,成功入学的概率相当低。
而在这些双语学校中,近60%都触发了2024年的统招摇号。具体摇号情况,米特也做了统计:2025上海16区摇号来了!平和/世外/包玉刚/星河湾很难进?(点击链接)
对剩下的40%不摇号的冷门学校来说,入学机会确实相对稳定。如协和教科,从2021年到2024年,4年全录,从未触发摇号。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往年都能全部录取,也不能代表今年一定同样可以做到。假设一所学校放出99个名额,即使只有100个人报名,也会触发摇号。虽然录取率达到99%,落在没摇中的孩子身上,仍旧是100%。
万一摇不上,只能“认命”去对口的公办学校了吗?
你还可以通过转插班的方式“曲线救国”!
但家长们要知道,转插班的名额向来供不应求,往往只有个位数!主要原因是学校只会在有学生已经转学/退学、出现名额空缺的情况下,重新对外招生。
因此,很多时候招生通知刚一发出,立刻就被收到消息提前蹲守的家长秒杀一空。还有些热门TOP校,甚至不会对外公布相关消息,只会悄悄通知有内部渠道的家长。
其次,转插班还要比孩子的条件。生源背景上,部分转插班只向本区民办学校的学生开放。公办学校、政府采购学位的学生,都只能直接“出局”。
学术能力方面,要求更高!毕竟摇号看运气,转插班拼实力!要是孩子成绩平平,还不提前准备,几乎没可能在热门学校的转插班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