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DSE英文卷常考学术论文或新闻报道,今年却用明星绯闻作切入点,探讨公众对名人隐私的态度。这种转变并非偶然: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教授指出,"明星八卦是Z世代的共同语言,考试借此培养学生从现象中提炼观点的能力。"
考生Lego在柴湾考场分享:"看到泰勒・斯威夫特的题目时,我突然意识到平时刷社交媒体的习惯,也能转化为答题素材!"
深卷B2讨论的 "按章工作" 现象,要求学生分析职场文化变迁。这类题目不再满足于 "是什么",而是追问 "为什么":
卷二写作要求考生 "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如针对咖啡店、快餐店进行补习活动,生需从环境、效率、影响等多方面分析,清晰阐述观点并给出具体论据。
种种迹象都说明:DSE考试变难了!!都说DSE是升学名校的跳板“进可攻香港,退可守内地”但今年试题难度上升,人数也有所上涨不少家长、同学都在担心:“内地生转轨DSE还有无性价比可言...?”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DSE和高考的区别。
相比高考,DSE确实是避开高考内卷、低门槛升读名校的黄金跳板。但任何考试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选择DSE同样需要适应不同的考试体系和教学模式,因而,DSE也未必全然适合每一个学生。
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人数每年以百万人数递增,并在2035年达到顶峰。而1️⃣DSE每年仅有5万人,就算在考试难度有所上升的情况下,竞争压力也要相对高考小得多。而且,2️⃣DSE考题难度相当于内地初三到高一水平,比高考简单。加之考试安排人性化,3️⃣DSE考试时长为一个多月,科目还可以分开考,有利于复习,更易拿高分。
那么DSE适合哪些学生呢?
1、目前是初三到初二阶段
2、有香港身份或者计划取得香港身份的学生
*DSE虽好,却都是偏向港籍生的。内地生考DSE和港籍生考DSE,难度、学费、学额以及录取要求上会有差异。
为什么考DSE要尽量取得港籍身份呢?
不是没有港籍不能考,一个是名额太少,竞争惨烈,最后家长百分之95会选择留在体制放弃DSE,如果继续选择出国,没有港籍的同学比起DSE更适合Alevel,选择面会大很多。
建议学生和家长提前做好规划,充分了解DSE考试相关信息,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