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一月赛季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目前各科目的备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部分考生或许会对新模块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还需注意清晰梳理逻辑走向,把握考核要点才是关键。
以物理 U2模块中的波专题为例,与 U1模块中的基础力学不同,知识点相对抽象,若在讲解过程中缺乏与现实体验的联系,「看不见」、「摸不着」的波很容易就会让部分刚接触的考生摸不着头脑。
本篇将由理综教研部的老师针对该专题的易失分考点做简要分析,助力各位考生全力备战。
由浅及深
主次把控
对于波的入门考点,光的折射 (Refraction),理综教研部着重结合生活实际帮助考生把握底层逻辑。结合实验现象,将筷子放入水中,视觉上会感觉筷子像是被折断了一样。也正是因为物理理论与现实体验的结合,通过举例以及实验展示,考生会更容易理解折射的实际含义。
来源:理综教研部折射专题讲义截图
同时折射的相关知识点架构以及考察形式相对固定,通过系统性的集训与讲练结合,考生也会更易上手,适合在模块学习的初期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为相对抽象的波专题学习做好准备。
折射主要包括三大考点,分别是折射的定义、斯奈尔定律 (Snell's Law)以及全内反射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发生的条件。折射定义中考频最高的就是频率 (Frequency)不变的性质,也是普遍考生的易错点,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例如下题中光在空气中的频率为f,提问在透明介质中的频率。部分考生就容易被题目迷惑,下意识认为频率会发生改变,反而选错。
来源:理综教研部模拟作答过程图
全内反射,是折射专题最易失分的部分,考察形式也相对多样,选择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均可涉及。全内反射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其发生条件:首先入射角 (Angle of Incidence)要大于临界角 (Critical Angle);其次须从光密介质(Optically Denser Medium)打到光疏介质 (Optically Less Dense Medium),或者说从高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的介质打到低折射率的介质。两个条件需同时满足,全内反射才会发生。
来源:理综教研部模拟作答过程图
问答题的考察大多数要求定义默写。在以上理综教研部的模拟作答中,该考生有提到其中一个条件,但对于光密和光疏介质的描述不够规范,导致最后未得分。因此在学习全内反射的初期时,理综教研部就会要求考生理解背记相关定义,确保此类基础题型能在一开始就掌握。
计算题部分,经常会和斯奈尔定律结合连同作图一起考察。如下题,要求通过计算补全图像中的光线路径 (Path of Ray of Light)。所以,首先需通过运算判断在边界 (Boundary)上是发生全内反射还是折射,此处使用的就是斯奈尔定律,接着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作图。虽然听起来步骤繁多,搭配理综教研部在前期设置的多轮次集训演练,充分的刷题讲练以确保在真题模拟时,考生能够对作答方向和规范清晰把握。
来源:理综教研部模拟作答过程图
折射部分在历年真题中往往占到 6-10分,也是波专题中不容失分的考点。因此在学习初期就需严格要求达到熟练掌握,这样在复习时即可着重攻克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偏振等相对复杂的题型。
以上就是理综教研部切片物理 U2模块中波专题中的折射考点入门解析,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能够有效助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背记,主次清晰的逻辑梳理则是确保学习和备战进度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