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 IB五月大考考前必看知识点:价格歧视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高频考点——“价格歧视”。别误会,这里的“歧视”可不是让我们真的去歧视别人,而是指同一种产品针对不同人群定不同的价格。

比如你去环球影城,儿童票、成人票、长者票,价格都不一样,这就是价格歧视的典型例子。以前这个考点比较冷门,但最近两年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只要掌握了以下三部分内容,任何关于价格歧视的题都难不倒你了。首先就是价格歧视的三个级别,我们考试重点在第一级(完全歧视)和第三级(群体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说的是商家对每个消费者收取他最高愿付价格,比如拍卖行拍卖。这种情况下所有的consumer surplus都会转换成企业的收入。

AL IB五月大考考前必看知识点: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生活中比较常见,就是按群体特征定价,比如学生电影票折扣、酒店淡旺季住宿费,航空公司对不同时间购票乘客定不同价格,这些都属于三级价格歧视。

AL IB五月大考考前必看知识点:价格歧视

第二块就是价格歧视的三个前提条件。

条件1是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市场控制力,也就是说,它不能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一个小企业。

条件2是企业必须能够区分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知道他们的PED。这点可以通过年龄、职业、购买时间等信息获得。

条件3是消费者之间不能有套利行为,也就是说,低价购买的消费者不能把产品转卖给高价购买的消费者。最后,我们要理解价格歧视对于企业和消费者的正负面影响。对企业来说,价格歧视能让他们赚得更多。

通过分割市场,企业能向高支付意愿群体(如成人)收取高价,向价格敏感群体(如学生)收取低价,赚多个群体的钱,最大化总收益。缺点就是实施成本高,要做市场调查。还可能引发多花钱了的消费者不满,影响品牌形象。

对消费者来说,价格歧视的优点是部分群体受益。你要是被企业归类到支付意愿低的人群,那么你就能花更少的钱买到产品。

海底捞之前不就有针对大学生69折的优惠吗?看得我是真羡慕。但相对的,要是消费者要是发现自己买同样的产品花了比别人更多的钱的话,肯定会觉得十分不爽,很不公平。

价格歧视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其利弊。对企业来说,它是一种有效的利润最大化工具,但实施成本高且可能引发消费者不满;对消费者来说,它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低的价格,但也可能带来不公平感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理解这些优缺点,不仅有助于你考试,也能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小托福和托福区别大吗?哪些适合考小托福?哪些适合考托福?

下一篇

北京师范大学顶尖教授课题组(经验攻略分享)申请攻略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